-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常西村委會[410728105201]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馬東村委會[410728105202]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馬西村委會[410728105203]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馬南村委會[410728105204]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前大郭村委會[410728105205]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后大郭村委會[410728105206]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賀莊村委會[410728105207]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呂莊村委會[410728105208]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新建村委會[410728105209]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小郭村委會[410728105210]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東劉莊村委會[410728105211]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柳橋村委會[410728105212]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唐家莊村委會[410728105213]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朱占村委會[410728105214]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李占村村委會[410728105215]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王占村委會[410728105216]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常東村委會[410728105217]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韋莊村委會[410728105218]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岳劉莊村委會[410728105219]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前孫東村委會[410728105220]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后孫東村委會[410728105221]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牛河村委會[410728105222]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司河村委會[410728105223]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高村村委會[410728105224]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營里村委會[410728105225]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郝占村委會[410728105226]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辛興村委會[410728105227]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寧莊村委會[410728105228]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石橋村委會[410728105229]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羅莊村委會[410728105230]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小堤西村委會[410728105231]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大堤西村委會[410728105232]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馬北村委會[410728105233]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大前村村委會[410728105234]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大后村村委會[410728105235]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劉唐村委會[410728105236]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小屯村委會[410728105237]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侯唐村委會[410728105238]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韓莊村委會[410728105239]
- 河南省長垣縣常村鎮油坊占村委會[410728105240]
長途區號:0373 | 郵政編碼:453000 | |
車牌號碼:豫G | 行政代碼:410728(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長垣縣 | 行政級別:鎮 |
常村鎮地處長垣縣、封邱縣、滑縣三縣交界處,總面積75.1平方公里,耕地6.2萬畝,人口4.6萬人,40個行政村。引黃干渠大功河縱貫全鎮,新荷鐵路、省道308線橫穿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
常村鎮是一個農業大鎮。該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瞄準農業市場的前沿陣地,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充分發揮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重點抓好優質小麥、綠色食品、綠化苗木、特色產品等主導產業,以公司制發展農業,建成了“四大園區”:5.6萬畝的優質小麥生產園區,5萬畝的綠色食品生產園區,年產60萬公斤的黃背木耳種植園區,1萬畝的綠化苗木種植園區。同時注重變農產品為工業品,變農民為工人,推動以農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為主轉變,不斷拉長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建立涉農龍頭企業與農戶新型利益分配機制,并實現了規模擴張,把優勢品牌做強做大,形成較高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農副產品加工是使農產品轉化增值的最直接手段。常村鎮以此為突破口,先后建立了以“新鄉市蒲豐制粉有限公司”為龍頭的10個面粉加工廠,使本鎮的糧食實現了就地轉化升值,并消化周邊縣、鄉大量余糧,年創產值2億元。目前,農副產品加工業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名牌產業,隨著它的不斷壯大,還輻射帶動了其他產業,如粉皮加工、畜牧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年創產值5億元。
畜牧養殖業是常村鎮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該鎮黨委、政府以創建沼氣生態鎮為契機,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先后建成了河南富田畜牧發展有限公司、普源科技養殖發展有限公司、新蒲牧業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養殖企業18家。全鎮現存欄肉豬20萬頭,肉雞30萬只,年創產值2.5億元。
常村鎮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該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科學決策,以專業化致富農民,大力開展勞務輸出工作。并創新機制,市場化運作,把勞務輸出工作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成立了“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建立了“勞務輸出服務站”,每年開展一次“十大外出務工杰出有為青年農民”和“勞務輸出功臣”評選表彰活動,并定期對農民工進行“充電擴能式”的專業技術培訓。同時委派優秀青年干部外出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創業鍛煉,積極創建勞務輸出基地。目前,全鎮已在全國各地創建了20余個勞務輸出基地,行業涉及防腐、建筑、服裝、烹飪、裝璜等十余種,每年輸出勞動力達到12000多人次,年創收入超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