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奧依亞依拉克鄉 庫拉木勒克鄉 阿羌鄉 塔提讓鄉 闊什薩特瑪鄉 阿克提坎墩鄉 英吾斯塘鄉 巴格艾日克鄉 托格拉克勒克鄉 瓊庫勒鄉 阿熱勒鄉 且末鎮 |
長途區號:0996 | 郵政編碼:841000 | 面積:138680平方公里 |
車牌號碼:新M | 行政代碼:652825 | 人口:6萬人 |
隸屬政區: 巴音郭楞 | 行政級別:縣 政府地址:且末鎮 |
且末縣隸屬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位于地處塔里木盆地東南緣,昆侖山、阿爾金山北麓,東與若羌縣交界,西與和田地區的民豐縣毗鄰,南屏阿爾金山與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與尉犁縣和阿克蘇地區的沙雅縣相望,總面積為14.025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縣域面積第二大縣。總面積中,山地面積6.23萬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積5.38萬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傾斜平原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占17.21%。國道315線和塔中沙漠公路橫貫縣境。縣城距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經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全縣轄1個鎮、11個鄉(3個牧業鄉)、1個良種場、2個國營牧場、2個農業綜合開發區,縣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且末工程支隊。2008年總人口62170人,由維、漢、回、蒙、滿、哈薩克等十三個民族組成,其中:維吾爾族占76.95%,漢族占22.77%,其他民族占0.28%。現有耕地面積12.6萬畝,人均耕地2.1畝。
【行政區劃】
且末縣轄1個區公所(阿羌區工所),1鎮、11鄉:且末鎮、阿熱勒鄉、瓊庫勒鄉、托格拉克勒克鄉、巴格艾日克鄉、英吾斯塘鄉、阿克提坎墩鄉、闊什薩特瑪鄉、塔提讓鄉、阿羌鄉、庫拉木勒克鄉、奧依亞依拉克鄉(含石棉礦)。境內有:農二師且末工程支隊。
且末鎮 代碼:652825100 轄5個社區、1個村委會:卻格里買亞社區、古勒科瑞克社區、加哈巴格社區、科臺滿社區、江尕勒薩依村、電視新社區。
阿熱勒鄉 代碼:652825200 轄3個村委會:阿熱勒村、古再勒村、亞喀吾斯塘村。
瓊庫勒鄉 代碼:652825201 轄4個村委會:歐吐拉艾日克村、瓊庫勒村、墩買里村、克亞克勒克村。
托格拉克勒克鄉 代碼:652825202 轄6個村委會:加瓦艾日克村、托格拉克勒克村、扎滾魯克村、蘭干村、阿日希村、闊什艾日克村。
英吾斯塘鄉 代碼:652825204 轄7個村委會:塔格艾日克村、英吾斯塘村、鐵熱格勒克庫勒村、阿瓦提村、科臺買艾日克村、吐排吾斯塘村、艾蓋希鐵熱木村。
巴格艾日克鄉 代碼:652825203 轄6個村委會:巴格艾日克村、阿其瑪艾日克村、江大鐵日木村、科臺買艾日克村、克仁艾日克村、其蓋咯什村。
阿克提坎墩鄉 代碼:652825205 轄4個村委會:阿克提坎墩村、伊斯克吾塔克村、托格拉克艾格勒村、色格孜勒克希龐村。
闊什薩特瑪鄉 代碼:652825206 轄4個村委會:闊什薩特瑪村、蘇尕克布拉克村、阿勒瑪鐵熱木村、托蓋蘇拉克村。
塔提讓鄉 代碼:652825207 轄6個村委會:塔瑪克艾日克村、巴什塔提讓村、臺吐爾闊勒村、阿亞克塔提讓村、堯干墩村、阿德熱斯曼村。
xzqh.org
阿羌區公所(阿羌鄉、庫拉木勒克鄉、奧依亞依拉克鄉)
阿羌鄉 代碼:652825208 轄4個村委會:阿羌村、咯特勒什村、依山干村、薩爾干吉村。
庫拉木勒克鄉 代碼:652825209 轄5個村委會:庫拉木勒克村、其木布拉克村、阿克亞村、巴什克其克村、江尕勒薩依村。
奧依亞依拉克鄉 代碼:652825210 轄4個村委會:奧依亞依拉克村、布古納村、阿爾帕村、色日克闊勒村。
農二師且末工程支隊 代碼:652825400
【歷史沿革】
漢為且末國地,1914年設縣,以古國名命名。維吾爾語稱為“恰爾羌”,有車爾臣、卡墻等譯名。
且末最早出現在《漢書》里,為沮末國。《三國志》寫作“且志”。西漢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將且末情況帶回內地。從此,且末與內地的聯系不斷加強。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因避戰亂,鄯善王率4000余戶西奔且末。隋大業五年(609年),隋朝在且末設郡,統肅寧、伏戎二縣,并嫡天下罪人,配為戍卒,大開屯田。唐貞觀十八年(644年),玄奘自印度取經回國經且末,并在《大唐西域記》中對且末有記載。唐上元三年(676年),且末郡改為“播仙鎮”,屬隴右道沙州。唐貞元年間至大中四年(785-850年),吐藩占據且末。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87年),稱“者里輝”。元朝從內地遷1000余人與元軍新附軍雜居,在且末屯田。明代稱“扯力昌”。清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后稱“卡墻”,并再次設稽查所,設且末縣治。民國三年改為且末二等縣,歸阿克蘇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屬焉耆專區。1954年,屬庫爾勒專區。自1960年至今,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自然資源】
且末縣資源豐富,優勢突出,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主要有:
石油資源━━儲量超億噸、年產原油250萬噸的塔中四油田就在且末境內。
水土資源━━縣境內有7條較大河流,年徑總流量為18億立方米,目前除車爾臣河已部分開發利用外,其余的六條流域均為待開發的處女河,地下水儲量相當豐富。有198 萬畝優質荒地和3400多萬畝的天然草場以及眾多的天然湖泊。有森林面積140.52萬畝,其中胡楊林35.2萬畝。
礦產資源━━縣境內的阿爾金山和昆侖山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玉石、黃金、銅、石棉、煤炭、鎳、鋅、云母等。銅礦儲量大、品位高,易于開采。目前已探明卡特里西銅鋅礦儲量為6.2萬噸金屬銅,已發現塞里庫勒銅金礦、秦布拉克銅礦、吐拉金礦、汞礦等礦點。且末還是和闐玉的主產地,素有“和闐美玉,且末為上”的美稱。
旅游資源━━且末歷史悠久,曾為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是“玉石之路”的發祥地和“絲綢之路”南道重鎮。境內自然景觀奇異,有神秘莫測的莽莽昆侖,風光奇異的沙漠勝景,各具姿色的胡楊叢林,充滿豪情的阿爾金山國際狩獵場,還有眾多的歷史遺跡,民風古樸的維吾爾風情。
【地貌氣候】
且末縣南屏高山,地勢逐漸向東北傾斜,綿綿山脈猶如一條長蛇,雪嶺和冰峰如同固體水庫,夏日冰雪消融,流水順山溝由東南向西形成眾多河流(主要有車爾臣河、塔什薩依河、喀拉米蘭河、莫勒切河、米特河、博斯坦托格拉克河、安迪爾河等)灌溉著且末綠洲。總面積中,山地面積6.23萬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積5.38萬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傾斜平原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占17.21%。全縣有耕地面積15萬畝、優質荒地198萬畝。
且末屬溫帶極端干旱大陸性氣候,農區平均氣溫10.1度,極端最低溫度-26.4度,極端最高氣溫41.3度,年平均無霜期為165天,日較差最大可達24攝氏度,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19.2千卡每立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8.6毫米,常年主風向為東北風,7級以上大風天氣日10天左右。
【交通狀況】
且末縣是國道315線西寧至喀什路線入疆繼若羌后的第二大驛站。公路交通已形成了東接若羌,西至民豐和田,北經塔中沙漠公路至庫爾勒的公路交通網絡。同時民航且末機場的復航,使且末客運實現了直飛庫爾勒后至烏魯木齊的目標,從而形成了全縣以公路交通運輸為主、空運快客為輔的交通運輸網絡。且末縣域公路總里程已達1300余公里,其中國道為409公里,通縣沙漠公路為118公里,縣鄉道路為778公里,公路通鄉率為100%,通村率85%。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連接各鄉場的公路交通網。國道315線“若羌至且末段”2003年10月開工改建,2005年底全線貫通。
【旅游特色】
且末縣旅游獨具特色,有浩瀚無垠的沙漠戈壁、多姿多彩的原始胡楊林、終阿爾金山保護區年積雪的冰川、高達6973米的木孜塔格山峰、通往西藏的神秘古道、全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阿爾金山保護區、新疆第一家國家批準的正規野生動物狩獵場—阿爾金山國際狩獵區且末獵場,還有莫勒切河山壁巖畫、希利勒克阿孜列克古城遺址、伊斯克吾塔克麻扎、扎滾魯克古墓群等,獨具西部風情特色,曾創造五項世界吉尼斯之最,吸引了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和探險家。
且末縣利用阿爾金山、昆侖山、沙漠公路、扎滾魯克古墓群等自然、人文景觀發展特種旅游,以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為旅游資源核心,突出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浩瀚大漠風光,以“玉石之路”、“絲綢之路”“沙漠公路”提升旅游文化內涵,以木孜塔格冰峰為頂極目標,突出且末旅游“沙海蜃樓、魔幻綠洲”的理念,打造“綠色且末、生態且末、玉城且末”的品牌。制定優惠政策,通過引進資金,實施資本運作,整合特種旅游資源,推動特色旅游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
2008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4176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29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4755萬元,增長17.6%;第三產業增加值36092萬元,增長13%。按全縣年常住人口62170人計算,人均GDP為13540元。
全縣完成工業增加值7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6%。
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39456萬元,增長42.78%。
2008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2065.5萬元,同比增長34.5%。
2008年全縣接待游客5.06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實現全年旅游總收入410萬元,同比增長18%。旅游景區接待總量1092人次,同比下降18%。營業收入5.5萬元,同比下降15%。
2008年,全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6018萬元,增長2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9個百分點。
年末全縣總人口621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167人,占35.66%;鄉村人口44102人,占70.94%。全年出生人口995人,出生率16.17‰;死亡人口217人,死亡率3.53‰。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117.03元,比上年增加617.18元,增長7.26%。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155元,增加453元,增長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