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慈城鎮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
車牌號碼:浙B | 行政代碼:330205 | |
隸屬政區: 寧波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江北區位于寧波市區西北部,東南臨甬江與江東區相望,南瀕姚江,與海曙區、鄞州區連接,東北毗鄰鎮海區,西接余姚市。總面積208.7平方千米。2005年末全區總人口2297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1306人。
區人民政府駐新馬路61弄,郵編:315020。代碼:330205。區號:0574。拼音:Jiangbei Qu。
行政區劃
江北區轄7個街道、1個鎮: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洪塘街道、莊橋街道;慈城鎮。
歷史沿革
1994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1995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1996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1997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1998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1999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
2000年,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71223人,其中:中馬街道 28075人、白沙街道 20261人、孔浦街道 31004人、文教街道 32816人、甬江鎮 27528人、莊橋鎮 33244人、洪塘鎮 25514人、慈城鎮 43457人、乍浦鄉 15009人、寧波大學虛擬街道 14315人。
2001年9月12日,浙政函[2001]181號批復同意寧波市江北區撤銷乍浦鄉擴大慈城鎮行政區域:撤銷乍浦鄉建制,并入慈城鎮;慈城鎮轄41村、15居,駐尚書路60號(原址)。10月27日,江北區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乍浦鄉,并入慈城鎮。調整后的慈城鎮下轄15個居委會,41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5.90萬人,成為市區第一大鎮。
至2001年底,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下設居委會56個,行政村110個。全區面積208.7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22.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1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新義路61弄。
2002年9月,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26個社區、30個居民區、110個行政村: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鎮、莊橋鎮、洪塘鎮、慈城鎮。
至2002年底,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下設社區56個、行政村110個。全區面積208.7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23.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37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新馬路61弄。
中馬街道 轄:外灘、咸寧、板橋、鹽倉、新馬、槐樹、浮石7個社區。
白沙街道 轄:白沙、北站、大慶、正大、桃源5個社區。
孔浦街道 轄:綠梅、紅梅、孔浦一村、孔浦二村、紫竹、白楊、百合、文竹8個社區。
文教街道 轄:育才、雙東坊、翠東、繁景、范江岸、大閘6個社區。
甬江鎮 轄:灣頭、北郊2個居委會;永紅、甄界、下江、包家、姚江、壓賽、孔浦、路林、聯成、雙橋、河東、河西、夏家、外漕、畈里塘15個村委會。
莊橋鎮 轄:河東、河西、馬徑、鎮北、鎮南、火車站、袁陳、上邵、費市9個居委會;孔家、葛家、李家、馬徑、西衛橋、童家、姚家、東邵、西邵、袁陳、謝家、顏家、后姜、邵家、馮家、費市、居陸、靈山、胡家、蘇馮、上邵、邵余、應家、洪家、聯群、塘民26個村委會。
洪塘鎮 轄:洪塘、振興、洋市、裘市4個居委會;洪塘、蓀湖、鞍山、周陳、后張、上沈、舊宅、趙家、下沈、宅前張、前后潘、林家、劉馬湖、薦江、郎家、葉家斗、洋市、孫家、上宅、舊宅徐、西江、橫山、郎家、方界、裘市、朱界、邵家渡、西洪28個村委會。
慈城鎮 轄:新民、和平、東街、尚志、北門、慈東、解放、中山、新生、德勝、支援、妙山、云湖、半浦、乍山15個居委會;北門、勤豐、東鎮、東門、南門、慈湖、東山、山西、白米灣、山東、觀莊、湖心、新聯、上岙、毛力、毛岙、國慶、浦豐、民豐、向上、三聯、妙山、五湖、八字、五星、金沙、公有、五聯、南聯、揚陳、洪陳、雙頂山、三勤、王家壩、黃山、龔馮、半浦、虹星、新華、前洋、后洋41個村委會。
至2003年底,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下設居委會48個、行政村110個。全區面積208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23.0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4.31萬。區人民政府駐新馬路61弄。
2004年6月4日,浙政函[2004]90號批復同意撤銷寧波市江北區甬江鎮、莊橋鎮、洪塘鎮建制,其行政區域改由江北區政府直轄。6月24日,甬政發[2004]54號批復同意寧波市江北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組建甬江街道,管理原甬江鎮4社區、10村,駐環城北路東段335號。(2)調整孔浦街道,劃入3村,劃出2社區,管理6社區、3村,駐文匯路118號。(3)調整文教街道,劃入1村,管理6社區、1村,駐文教路150號。(4)調整白沙街道,劃入1村,管理5社區、1村,駐福興巷9號。(5)組建莊橋街道,管理9社區、26村,駐莊橋李家西路。(6)組建洪塘街道,管理4社區、28村,駐洪塘中路228號。
具體調整情況:撤銷甬江鎮建制,將其所轄的包家村成建制劃歸白沙街道管轄;永紅村成建制劃歸文教街道管轄;路林、聯成、雙橋3個村成建制劃歸孔浦街道管轄;劃入原孔浦街道的百合、白楊2個社區,與其余的2個社區、10個建制村組建甬江街道;孔浦街道在原基礎上劃入原甬江鎮的路林、聯成、雙橋3個建制村,將原所轄的百合、白楊2個社區劃歸甬江街道管轄,組建新的孔浦街道;文教街道在原來基礎上劃入原甬江鎮的永紅村,組建新的文教街道。白沙街道在原基礎上劃入原甬江鎮的包家村,組建新的白沙街道;撤銷莊橋鎮建制,以原莊橋鎮區域組建莊橋街道;撤銷洪塘鎮建制,以原洪塘鎮區域組建洪塘街道;中馬街道保持現狀,保留慈城鎮。
截至2004年12月,江北區面積208.4平方千米,人口27.16萬,轄7個街道、1個鎮: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莊橋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鎮。共有40個社區、15個居民區、110個行政村。(數據根據“寧波市地名網”)(寧波年鑒數據為:至2004年底,江北區面積208平方千米,總人口23.01萬人。轄7個街道和1個鎮,下設50個社區、110個行政村。)
中馬街道 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2.81萬人。辦事處駐新馬路178號。轄:浮石、新馬、槐樹、鹽倉、咸寧、外灘、板橋7個社區。
白沙街道 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2.03萬人。辦事處駐福興巷9號。轄:北站、白沙、大慶、正大、桃源5個社區,包家1個村。
孔浦街道 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辦事處駐文匯路118號。轄:文竹、孔浦一村、孔浦二村、紫竹、紅梅、綠梅6個社區,路林、聯成、雙橋3個村。xzqh.org
文教街道 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辦事處駐文教路150號。轄:雙東坊、范江岸、育才、翠東、大閘、繁景6個社區,永紅1個村。
甬江街道 面積18.4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辦事處駐環城北路東段335號。轄:白楊、百合、北郊、灣頭4社區,10村。
莊橋街道 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3.32萬人。辦事處駐北環西路500號。轄:河東、河西、廣廈、鎮北、費市、馬徑、鎮南、上邵、火車站9社區,26村。
洪塘街道 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2.55萬人。辦事處駐洪塘中路228號。轄:洪塘、裘市、洋市、振興4社區,28村。
慈城鎮 面積102.3平方千米,人口5.85萬人。鎮政府駐解放路8號。轄:景明、望京、浮碧、古井4個社區,15個居民區,41個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北區轄7個街道、1個鎮,35個社區、110個村委會: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洪塘街道、莊橋街道;慈城鎮。2005年末全區總人口2297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1306人。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江北區面積208.4平方千米,人口23.01萬,轄7個街道、1個鎮:中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莊橋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鎮。共有38個社區、16個居民區、110個行政村。:數據根據“寧波市地名網”
中馬街道 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2.38萬人。辦事處駐新馬路178號。轄:浮石、新馬、槐樹、鹽倉、外灘5個社區。
白沙街道 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1.99萬人。辦事處駐福興巷9號。轄:北站、白沙、大慶、正大、桃源5個社區,包家1個村。
孔浦街道 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4.09萬人。辦事處駐文匯路118號。轄:文竹、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怡江、紅梅、綠梅6個社區,路林、聯成、雙橋3個村。xzqh.org
文教街道 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辦事處駐文教路150號。轄:雙東坊、范江岸、育才、翠柏、大閘、繁景、北岸琴森7個社區,永紅1個村。
甬江街道 面積18.4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辦事處駐環城北路東段335號。轄:白楊、百合、梅堰3個社區、北郊、灣頭2個居民點,甄界、下江、姚江、壓賽、孔浦、河東、河西、夏家、外漕、畈里塘10個村委會。
莊橋街道 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2.72萬人。辦事處駐北環西路500號。轄:河東、河西、廣廈、廣庭、天水5個社區,車站、鎮北、費市、馬徑、鎮南、上邵、袁陳7個居民點,26村。
洪塘街道 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2.32萬人。辦事處駐洪塘中路228號。轄:洪塘、姚江2個社區,裘市、洋市2個居民點,28村。
慈城鎮 面積102.3平方千米,人口5.63萬人。鎮政府駐解放路8號。轄:古巷、景明、望京、浮碧、慈湖場5個社區,慈東、妙山、云湖、乍山、半浦5個居民區,41個村。
街道、鎮簡介 (:綜合“江北區政府網站”“寧波市地名網”等資料)
中馬街道
位于寧波市三江口的北岸,江北區的東南面,西南傍姚江,西與文教街道接壤,北與白沙街道毗鄰,俗稱“江北岸”。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2.81萬人(2004年)。轄浮石、新馬、槐樹、鹽倉、外灘5個社區,辦事處駐新馬路178號。
槐樹社區 位于槐樹路中段,北臨西草馬路,西臨槐樹路,包括槐樹路、楊家巷、盧家巷、蔡家邊和西草馬路等5個責任地段共43幢居民樓,108個樓道。有住戶1760戶,人口4400人。居委會駐楊家巷18號。
新馬社區 居委會駐西草馬路55號。
浮石社區 居委會駐新馬路287弄37號。
外灘社區 居委會駐大慶南路170號。
鹽倉社區 位于解放橋北堍,東起槐樹路1號(中泰學校)南至槐樹路139號(勞動保險公司),西至大慶南路79號北至大慶南路江北花園?偯娣e20.1萬平方米,社區有居民樓28幢,常住戶1489戶,總人口4464人。居委會駐槐樹路12號(海虹樓)。
孔浦街道
地處寧波市區北大門,東到寧波大學、南臨甬江、西至大通橋、北接莊橋機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2004年)。辦事處駐文匯路118號。轄:文竹、孔浦一村、孔浦二村、紫竹、紅梅、綠梅6個社區,路林、聯成、雙橋3個村。
成立于1984年。辦事處環城北路東段699號,有居委會13個:孔浦一村(寧漁路20-10)、孔浦二村(大慶北路12號)、綠梅(綠梅新村29號)、文匯(文匯路寧大宿舍門口)、下白沙(大慶北路52號)、壓賽(壓賽堰67-2號)、文萃(寧大文萃小區內)、里夏(里夏新村)、紫竹(怡北街19號)、紅梅(環北東段378弄65號)、春梅(環北東段348弄44號)、西管(倪家堰路37號)、白楊(華業街58弄)。
。2004年行政區劃調整之前) 孔浦街道地處寧波市老城區的東北角,東鄰鎮海區,西接白沙街道,南瀕甬江,北鑲甬江街道,整個街道呈帶狀分布。街道面積8.4平方千米,下屬有綠梅、怡江、紅梅、百合、白楊、孔浦一村、孔浦二村、文竹8個社區,共有居民住戶2萬多戶,常住人口5.2萬,流動人口1.8萬人。
2004年,孔浦街道在原基礎上劃入原甬江鎮的路林、聯成、雙橋3個建制村,將原所轄的百合、白楊2個社區劃歸甬江街道管轄,組建新的孔浦街道。
孔浦一村社區成立于2001年8月,地處于孔浦街道的中心區域城鄉結合部,總面積約31萬平方米,有樓群52幢,常住人口5638人。社區的居民住房基本上脫胎于原寧波海洋漁業公司職工宿舍,是個典型的單位型社區。
孔浦二村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一個農居混合開放式的社區,東起怡江社區,西至孔浦一村社區,南至甬江外江,北至甬江鎮苗根村。總面積99.8萬平方米,自然村8個,人口6752人。
綠梅社區位于寧波市東北部城鄉結合部,社區總面積7.1萬平方米,由文匯、綠梅、蓮荷三個住宅小區組成,樓群47幢,人口約3800人。
紅梅社區位于孔浦街道中心區域,面積33.04萬平方米,南臨甬江,北接甬江街道,東連綠梅社區,西至下白沙鐵路。有樓群60幢,常住人口9000余人。xzqh.org
白沙街道
位于寧波市江北區城區中心,東臨甬江,南北西方向分別與新馬路、環城北路、清河路相隔。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2.03萬人(2004年)。轄白沙社區、北站社區、大慶社區、正大社區、桃源社區、包家村。辦事處駐福興巷9號。郵編315020。
街道成立于1956年2月!∶娣e2.5平方千米,人口2.3萬。9個居委會:草馬(新馬路54弄2號110)、泗洲(德記巷3號)、北站(人民路354號)、桃源(西草馬路91弄)、貝家巷(新馬巷5號)、隆興(貝家邊35號102)、新涼(大吉巷39號)、正苑(正大巷35號)、白沙(人民路377號)。 2004年,原甬江鎮的包家村劃入。
大慶社區地處白沙街道東部,東臨人民路,南至生寶路,西接大慶南路,北與北站社區為為鄰,總面積約8萬8千平方米,3652人。
桃源社區地處白沙街道的西北角,東起人民路,西至清河路,南沿西草馬路與大慶南路相接,北靠江北實驗小學與環城北路毗連,面積46萬平方米,總人口3200多人。
北站社區地處白沙街道的東北部,總面積1平方千米。有居民樓40幢,人口約4350人,其中外來人員1260人。
白沙社區東與甬江街道為鄰,西靠大慶南路,南沿咸寧路穿過人民路至新馬路,北臨白沙路穿過人民路至生寶路,轄區總面積約10.65萬平方米,總人口有4016人。
正大社區于2001年8月由原草一、草二、正苑三小區合并而成,東起大慶南路、南到新馬路,西至西草馬路,北接通途路,總面積為0.4平方千米。人口4812人(不包括外來暫住戶),有兩個新住宅區(正大花園和港監小區),新區均由物業管理,老區則由52個居民小組分管。xzqh.org
甬江街道
面積18.4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2006年底)。辦事處駐環城北路東段335號,郵編315021。轄:白楊、百合、梅堰3個社區、北郊、灣頭2個居民點,甄界、下江、姚江、壓賽、孔浦、河東、河西、夏家、外漕、畈里塘10個村委會。
2004年7月,撤銷甬江鎮建制,將其所轄的包家村成建制劃歸白沙街道管轄;永紅村成建制劃歸文教街道管轄;路林、聯成、雙橋3個村成建制劃歸孔浦街道管轄;劃入原孔浦街道的百合、白楊2個社區,與其余的2個社區、10個建制村組建甬江街道。
原甬江鎮 1992年5月,由原北郊鄉和灣頭鄉合并建鎮,因南臨甬江,故稱甬江鎮。位于寧波市江北區東南部,東與鎮海區莊市相接,南臨甬江,西與海曙區相連,北與莊橋街道接壤,是個城鄉結合鎮?偯娣e20.28平方千米,人口4萬余人(包括外來人口)。鎮政府駐環城北路292號。全鎮轄15個行政村和2個居民會:永紅村(文教路99號)、甄隘村(大閘北路北段)、包家村(清河路北段)、下江村(下江村上趙宅1號)、姚江村(姚江村行門口35號)、壓賽村(壓賽村路51號)、孔浦村(環城北路東段540號)、路林村(路林前吳家1號)、聯成村(聯成村)、雙橋村(雙橋村河里頭)、河東村(梅堰河東自然村)、河西村(梅堰廟跟街)、夏家村(梅堰夏家)、畈里塘村(梅堰畈里塘村)、外漕村(梅堰外漕)、北郊居民會(大慶北路52號)、灣頭居民會(大閘路65號)。
白楊社區成立于2001年7月,東以329國道為界,南以環城北路東段為界,西以江北大河為界,北以寶盛路為界,社區主要由華業大廈、安居恒富苑、中輕花園、萬興小區、德華小區以及賽納麗景6個居民小區組成。轄區面積770800平方米,居民住宅樓54幢,居民3954人。
梅堰社區 2006年6月22日,江北區政府(北區政發[2006]15號)同意甬江街道以梅堰路兩側(隔江北大河)唐弢學校以北兩地塊而建的外來人口集中居住區為主體設立梅堰社區。一期行政區域劃分范圍為:東、南至農田,西至江北大河,北至夏家警務室;二期行政區域劃分范圍為:東至梅堰路,南至唐弢學校,西至農田,北至黃龍江河。于2006年9月26日揭牌成立。
文教街道
地跨姚江兩岸,環城北路橫貫中部,總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2006年)。轄雙東坊、范江岸、育才、翠柏、大閘、繁景、北岸琴森7個社區,永紅1個村。有繁景花園、萊茵堡花園、國際村、康橋經典等4個涉外小區。辦事處駐文教路150號,郵編:315016。
文教街道是1987年9月10日經寧波市政府批準建立的,其范圍以灣頭鄉、永紅村為主體;10月12日江北區政府發文成立文教街道辦事處籌建小組。1988年11月7日區政府正式發文成立文教街道辦事處,建成立了浮石、大閘、矸橋、范江岸、育才5個居委會。1993年區政府批準成立翠東、翠西、翠中、翠竹、翠柏5個居委會,1994年成立了王家邊、繁景、雙東、育苑4個居委會,1999年成立了江花居委會。1999年4月江北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把王家邊居委會與浮石居委會劃歸中馬街道管轄,戶數約1300戶,大閘路口鐵路線東面大閘居委會約100戶居民劃歸中馬街道管轄。2002年,轄:育才、雙東坊、翠東、繁景、范江岸、大閘6個社區。2004年,原甬江鎮的永紅村劃入。
雙東坊社區位于環城北路的南側、翠柏路西側,由翠柏、翠竹、翠中、翠西4個小區組成。總面積17.6萬平方米,人口11200人,共有樓房95幢。居委會地址:翠柏西巷97號。
育才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東起姚江大橋,西至蕭甬鐵路線,北瀕余姚江,南接環城北路西段。社區由工商紡校住宅區、教師公寓、雙東小區、錦江年華小區、康橋經典、萊茵堡花園、地洋漕、屠家沿、東村、姚漁村組成,總面積40萬平方米,人口10857人。居委會地址:江北區雙東路195弄3號-3。
翠東社區位于環城北路的南側,翠柏路東側,東與國際村隔河相望,南到范江路北側,西至翠柏路,北接環城北路?偯娣e6.5萬平方米,總人口3795人,居委會地址:翠柏東巷18號。
繁景社區位于江北區與海曙區交界處,東起育才路,西至翠柏路,北靠環城北路西段,南與高塘四村隔河相望?偯娣e25.8萬平方米,現有繁景花園、國際村、寧大教師公寓樓3個居民小區?側丝1800余人,居委會地址:育才路288號繁景花園北門。
大閘社區地處大閘路、清河路的中心,東起清河路,西依姚江,南起新馬路,北眺灣頭半島?偯娣e93萬平方米,總人口5216人。社區成立于001年,居委會地址:清河路121弄32-34。
范江岸社區位于環城北路北側,東臨姚江,西至育才路,南起矸橋頭、市社會福利中心,北至環城北路,總面積47.7萬平方米,總人口6508人,樓房26幢,69只墻門,居委會地址:范江岸路21弄22號。
北岸琴森社區
莊橋街道
地處市區城鄉結合部,東緊靠329國道,南臨姚江,西與洪塘街道相接,北與鎮海一山相隔。面積35.15平方千米,人口2.72萬人(2006年)。辦事處駐北環西路500號,郵編315032。轄:河東、河西、廣廈、廣庭、天水、天合、費市7個社區,車站、鎮北、費市、馬徑、鎮南、上邵、袁陳7個居民點,26村。
莊橋解放前屬慈溪縣,設莊橋區公所,轄鄰近鄉村。1964年7月成立莊橋鎮,劃歸寧波市管轄,是全市建鎮較早的23個鎮之一。1983年12月歸寧波市江北區所轄。1984年9月相鄰莊橋鄉并入莊橋鎮。1990年10月洋市鄉撤消,其中4個村并入莊橋鎮。1992年5月擴鎮并鄉中,費市鄉全部并入莊橋鎮。2004年7月撤鎮建街。辦事處駐莊橋李家西路。轄:河東、河西、馬徑、鎮北、鎮南、火車站、袁陳、上邵、費市9個居委會;孔家、葛家、李家、馬徑、西衛橋、童家、姚家、東邵、西邵、袁陳、謝家、顏家、后姜、邵家、馮家、費市、居陸、靈山、胡家、蘇馮、上邵、邵余、應家、洪家、聯群、塘民26個村委會。
河東社區位于莊橋街道城區,莊橋河東岸,轄區內有莊橋中心小學、莊橋文化中心、祥星醫院、莊橋派出所等26家企事業單位。社區現有常住居民1077戶,外來人口261戶,總人口3134人。莊橋街道河東路132號。
河西社區2004年6月成立,位于莊橋街道中心區域,東至莊橋河,南至外環路,西至金家村,北至洪鎮鐵路,共有居民210戶,2500余人。
廣廈社區位于江北大道以西,規劃北外環路以南,規劃路以北,小區于2003年12月份交付使用,由廣廈怡庭南、北兩個全封閉的小區組成,是市政府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等興建的限價經濟適用房,是市重點實事工程之一。社區總占地面積17.4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萬余平方米,商鋪0.53萬平方米,71棟多層樓房,共有2620套住房。社區于2004年8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
廣庭社區 2006年7月24日,江北區政府(北區政發[2006]21號)同意設立廣庭社區。社區的行政區域范圍為東臨廣廈社區,南臨姚江,西臨機場路延伸段,北臨北外環路延伸段。
天水社區 2006年9月20日,江北區政府(北區政發[2006]24號)同意成立天水社區。行政區域范圍:東起規劃中的城莊路,南臨姚江,西至育才路延伸段,北至北二環。總戶數2350戶。
天合社區 2007年6月22日,江北區政府(北區政發[2007]16號)同意位于莊橋街道的天合家園和水尚闌珊兩個新建小區合建成立天合社區。行政區域為:東臨李家南路,南臨天水家園,西至康莊南路,北靠莊橋至火車北站的鐵路支線。新設立的天合社區總建筑面積26萬余平方米,總戶數2207戶(包括天合二期300戶)。
費市社區 2007年9月10日,江北區政府(北區政發[2007]26號)同意成立費市社區。行政區域范圍為:東臨東保公路,南與邵余村相鄰,西臨江北大河,北與費市村相接。新建費市社區管轄居民戶數為970戶,(其中一期安置房為270戶,原費市居委會管轄的居民700戶),待費市安置小區建成后,總戶數為1900戶。
洪塘街道
位于寧波市區西北部,南臨姚江,北靠馬鞍山。面積39.2平方千米,人口2.32萬人(2006年)。辦事處駐洪塘中路228號。轄:洪塘、姚江2個社區,裘市、洋市2個居民點,洪塘、蓀湖、鞍山、周陳、后張、上沈、舊宅、趙家、下沈、宅前張、前后潘、林家、劉馬湖、薦江、郎家、葉家斗、洋市、孫家、上宅、舊宅徐、西江、橫山、郎家、方界、裘市、朱界、邵家渡、西洪28個村委會。
相傳漢代筑堤塘,多洪姓聚居,因名。2004年7月1日撤鎮建街道。
洪塘社區 2004年4月經江北區政府批準成立,位于洪塘街道中心區域,由原洪塘居委會和振興居委會合并而成。社區東起洪塘東路,西、南接江北大道,北至蕭甬鐵路。居民約3200人。居委會地址:洪塘中路124號-2。
慈城鎮
位于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距市中心14千米,東與鎮海區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相望。轄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面積102.3平方千米,人口5.63萬人(2006年)。鎮政府駐解放路8號,郵編315031。轄:古巷、景明、望京、浮碧、慈湖場5個社區,慈東、妙山、云湖、乍山、半浦5個居民區,41個村。 慈城鎮政府網
慈城史稱勾、勾余、勾章,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歷1200多年皆為慈溪縣治。村、居委會名稱(辦公地址):和平居委會(光華路14號)、東街居委會(竺巷東路42號)、新民居委會(竺巷東路42號)、尚志居委會(尚志路62-1號)、北門居委會(尚志路62-1號)、慈東居委會(民權路34-1號)、得勝居委會(日新路38號)、支援居委會(中山路82號)、中山居委會(中山路82號)、解放居委會(雷家巷1號)、新生居委會(雷家巷1號)、妙山居委會(妙山衛生院內)、云湖居委會(云湖公有村)、街道辦事處(民權路34-1號);金沙村(后新屋)、五聯村(菜場)、公有村(回龍庵)、南聯村、八字村(石人橋)、五湖村(湖頭)、五星村(山林隊)、妙山村(妙山橋)、三聯村(楊家)、向上村(郭浪橋)、民豐村(高地段)、浦豐村、國慶村(橫碧橋)、勤豐村(雷家弄8號)、新聯村(山沿)、湖山村(湖山)、觀莊村(后觀莊)、山東村(禮睦廟)、山西村(姚家)、白朱灣村、南門村(裘街)、東鎮村(覺民路7號)、北門村(中華路23號)、東門村(東門外路135-1號)、東山村(東山下)、慈湖村(大池頭)、上岙村(梧桐下)、毛岙村(大路下)、毛力村(孔家)。
古巷社區于2003年由原和平居委會、東街居委會合并組建而成,地處慈城鎮老城區東南面,東至東門村,南瀕慈江,西北以解放路、太陽殿路為界,3686人。
浮碧社區于2003年9月成立,位于慈城鎮北城門,轄原尚志、北門、新民三個居委會,北至慈湖村、南至太陽殿路、西至解放路、東至東山村,常住居民3930人。
景明社區位于慈城鎮城區西南側,2003年9月成立,轄原得勝區、支援區、慈東區的華聯新村、南門村、妙山區的國慶村。社區東至解放路,西至妙山國慶村、永明路南段,南瀕慈江,北接中山路、民生路西段。有樓房62幢,老墻門18個,背街小巷7條。常住人口4386人。
望京社區位于慈城鎮城區西北側,于2003年9月組建,東至解放路,由原新生、解放、中山三個居民區組成,西至甬余公路,南至中山路、民生路西段,北至環城北路。常住人口4200余人。居委會駐尚志路132號。
慈湖人家社區于2005年4月28日經江北區政府批準成立,是一個新型拆遷安置小區。位于慈城鎮新聯付家,南臨甬余公路,北至云杉東路,西靠唐家灣路,東至用地界線。一期占地面積為28.1917公頃,總建筑面積達293088平方米,五層普通住宅81幢共2164戶。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