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鎮居委會[420322103001]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張家坪村[420322103200]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七里溝村[420322103201]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李家坡村[420322103202]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大壩唐村[420322103203]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北山溝村[420322103204]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鐵山寺村[420322103205]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店子村[420322103206]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天寶山村[420322103207]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前莊村[420322103208]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南坡村[420322103209]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瓦架子村[420322103210]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馬鹿坪村[420322103211]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牌樓村[420322103212]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小壩河村[420322103213]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檀樹河村[420322103214]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姜家溝村委會[420322103215]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歡喜嶺村委會[420322103216]
- 湖北省鄖西縣店子鎮二龍山村委會[420322103217]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
車牌號碼:鄂C | 行政代碼:420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鄖西縣 | 行政級別:鎮 |
夾河鎮地處鄂陜界,鄖西縣南部的金錢河與漢水交匯處。鎮轄20個行政村,148個組,10128戶,38326人。版圖面積197.5平方公里。境內金錢河與漢江交匯,形成了“三山夾兩河”的壯麗自然景觀,故而得名夾河。
夾河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據《隋書地理志》記載:西魏置 陽郡,后周改郡置縣,曰“長罔”,后省 陽入甲郡,甲郡在今夾河關。明正德年間,屬上津縣轄區,清乾隆三十八年屬鄖西縣轄堡,嘉慶年間為夾河關鎮。民國時期曾設區署、區公所、鄉公所。
夾河水陸交通便利,自古為南北商品交換要地之一。“兩江千帆過,小街商貿興”是其歷史上商貿繁榮興盛的真實寫照,素有“小漢口”之稱。夾漫古道(南起夾河關沿金錢河岸經六朗、上津至漫川關)系陜西山陽至白河縣水陸聯運必經古道,同時也是古代兵家南下必經兵道,如曹魏、金人、元初蒙古兵經此至漢江流域。而今,羊大路(羊尾至大壩口),夾景路(夾河至景陽)交匯穿境,集鎮對面便是襄渝鐵路和316國道,從集鎮至麻虎車站僅2公里,距白河車站8公里。
山借水的靈秀,水憑山的巍峨,大自然造就了山川秀美的夾河關。這里有依山臨水、櫛比鱗次的千年古鎮風貌,也有臨江新建的具有夾河特色的鋼筋水泥“吊腳樓”;有香火不斷、云霧繚繞的金鑾山古廟宇,也有一目千里的“望江樓”等江邊新景;有石墩、板石建造的古“龍鳳橋”,也有新建的雄偉、壯麗金錢河大橋;有鬼斧神工的自然奇山妙水,也有人造奇觀的陡嶺大壩,孫家灘電站等高峽平湖。這里有與武當一脈相承的底蘊豐厚道教文化,亦有清乾隆年間流入的伊斯蘭教文化;有傳統的“三月三”、“六月六”等風俗,亦有“齋日”等穆斯林習俗;這有算命、卦、拜神、過陰等陋俗,亦有樂善好施,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有川、陜、鄂小吃、大菜,亦有穆斯林的風味菜肴;有龍燈、蚌殼、賽龍舟等傳統節日活動,亦有拔河、街頭對奕等民間娛樂活動;有待尸歌、八叉子等民間小調,亦有戰歌、號子等鄉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