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廟川村[420322202200]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三天門村[420322202201]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虎頭巖村[420322202202]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大新川村[420322202203]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村[420322202204]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420322202205]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虎坪村[420322202206]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湖北口村[420322202207]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泗峽口村[420322202208]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龍王灘村[420322202209]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東川村[420322202210]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西川村[420322202211]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庵坪村[420322202212]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桃園溝村[420322202213]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塔坪嶺村[420322202214]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三十六巖村[420322202215]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李木溝村委會[420322202216]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寺院溝村委會[420322202217]
- 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大夫嶺村委會[420322202218]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
車牌號碼:鄂C | 行政代碼:420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鄖西縣 | 行政級別:鄉 |
湖北口回族鄉地處鄂西北邊陲,踞于湖北大梁之巔,三面環陜,一面歸鄂,地扼秦楚要沖,東距鄖西縣城145公里,北距西安285公里。全鄉版圖面積為251.62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6710戶,23824人,其中回族918戶,4456人,占總人口的18.7%。境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較大,最高海撥1799米,最低海拔540米,全鄉平均海拔921米。全年平均氣溫10.8℃,無霜期160天,是一個集“老、少、邊、山、窮”于一體的高寒鄉鎮。1984年被省政府劃為革命老蘇區,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民族特色濃厚,回漢雜居,是重要的省際邊貿鄉鎮。
1986年4月3日,湖北口回族鄉宣告成立,成為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湖北省唯一以“湖北”冠名的地方行政機構。從此,湖北口迎來了新的發展的春天。20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著這里的發展。省市領導錢運錄、王生鐵、韓南鵬、朱純宣、李憲生、趙斌等領導先后蒞臨這里視察指導,為這里的發展指引了方向,也為這里的建設增添了動力。鄖西縣委書記盧富昌,縣長馮安龍也多次深入至此指導民族經濟發展。為了建設湖北口,發展湖北口,鄖西縣全面落實民族政策,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在政策、人事、財力、物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重點傾斜。湖北口人民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緊緊抓住民族鄉建設和蘇區扶貧開發機遇,克難戰困,艱苦創業,使全鄉的山場資源、礦產資源、勞動力資源以及邊際口子鎮優勢得到了有效發揮,有力拉動了鄉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湖北口馬頭山羊獨具特色,它以其肉質鮮,皮質優良而聲名遠播,被載入湖北省志。這幾年,湖北口大力開發地方特色畜牧資源,使畜牧產業從分散走向了規模化。他們啟動的千人千戶種草養羊工程,已使全鄉發展馬頭山羊27000余只,加上牲豬和黃牛,年收入達到500萬元。湖北口核桃、油桐、柿子、二花等作物在全省小有名氣;芝麻、綠豆、紅小豆等享譽省內外。通過開發已形成了核桃、柿子為骨干的特色林果基地15000多畝;香椿、權菜、野小蒜等綠色野生菜也打入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