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石東村委會[610125110200]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石中村委會[610125110201]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石西村委會[610125110202]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仝夏村委會[610125110203]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潘家堡村委會[610125110204]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辛力村委會[610125110205]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白云村委會[610125110206]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土門村委會[610125110207]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澇峪口村委會[610125110208]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下莊村委會[610125110209]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直峪口村委會[610125110210]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栗峪口村委會[610125110211]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站馬村委會[610125110212]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栗新村委會[610125110213]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栗元坡村委會[610125110214]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阿姑泉村委會[610125110215]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潭峪口村委會[610125110216]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新興村委會[610125110217]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蔡家坡村委會[610125110218]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皂新村委會[610125110219]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馬家河村委會[610125110220]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曹堡村委會[610125110221]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柿元村委會[610125110222]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朱家堡村委會[610125110223]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馮官寨村委會[610125110224]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曲峪河村委會[610125110225]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潭峪河村委會[610125110226]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紙房村委會[610125110227]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教場村委會[610125110228]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永興村委會[610125110229]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郭清村委會[610125110230]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永聯村委會[610125110231]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沙窩村委會[610125110232]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西河村委會[610125110233]
- 陜西省戶縣石井鎮八里坪村委會[610125110234]
長途區號:0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
車牌號碼:陜A | 行政代碼:6101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戶縣 | 行政級別:鎮 |
石井鎮位于戶縣縣城正南 7 公里,地跨平原及終南山北麓。東與太平旅游管委會、龐光鎮為界,南與澇峪旅游區管委會毗臨,西與天橋鄉相依,北與余下鎮接壤。南北長約 9.5 公里 , 東西寬 8 公里 , 總面積 76 平方公里 ( 其中平原面積 28 平方公里 ) 。
全鎮轄有地處平原和半坡區的石東村、石中村、石西村、仝夏村、辛栗村、潘家堡村、曹家堡村、柿園村、朱家堡村、馮官寨村、馬家河村、新興村、東澇峪口村、土門村、白云村、栗峪口村、下莊村、直峪口村、站馬村、栗元坡村、阿姑泉村、潭峪口村、蔡家坡村等 23 個村民委員會和山區的曲峪、潭峪、栗峪、皂峪等 4 個村民委員會, 27 個行政村, 5993 戶, 23953 人。
全鎮現有耕地面積 21000 畝,果林面積 8100 畝,山林面積 14500 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石井鎮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各項事業發展很快, 2004 年底非公有制企業已發展到 165 個,工業總產值達到 1.85 億元 , 農業總產值達到 2780 萬元。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多種經營發展較快,已形成 “ 一區二園三基地 ” 格局,即栗元坡奶牛養殖小區、食用菌香菇示范園,苗木花卉示范園,獼猴桃生產基地,金太陽杏生產基地,仝夏甲魚生產基地。 2004 年來,奶牛存欄 126 頭,肉牛存欄 800 頭,生豬存欄 6540 頭,羊 1250 只,家禽 20 萬只。
全鎮有初中一所,小學 13 所,在校學生 3446 人,教職工 225 人,入學率 98.2%, 每年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學生 80 人 , 鎮有文化站一所 , 農村文化室 18 個 , 鎮政府駐地有醫院一所 , 醫護人員 13 人 , 病床 4 張 , 各村有醫療站 27 個 , 醫務人員 34 人 , 病床 40 張。
鎮境內交通方便,沿山有寬敞的省 107 道環山旅游路由東至西而過,北部有東西戶蔡公路、縣七號公路,南北有縣城至環山路二級道路及五條主干路貫通。通信設施便捷、靈活,移動和聯通各建有電訊發射塔一座,程控電話遍及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