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委會[620122103201]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長坡村委會[620122103202]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南莊村委會[620122103203]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北莊村委會[620122103204]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上泥灣村委會[620122103205]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下泥灣村委會[620122103206]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河口村委會[620122103207]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打磨溝村委會[620122103208]
- 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接官亭村委會[620122103209]
長途區號:0931 | 郵政編碼:730000 | |
車牌號碼:甘A | 行政代碼:6201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皋蘭縣 | 行政級別:鎮 |
地理環境:
什川鎮位于皋蘭縣城南部,東南與榆中縣接壤,西南鄰蘭州市城關區,西連忠和鎮,北接水阜鄉、石洞鎮。東西長32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40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上車村,距縣城20公里,距蘭州城關區21公里。
什川原名什字川堡,因明弘治八年(1495)所筑堡位于上峽至河口,東山至泥灣的什字交叉處,故稱什字川堡,后人簡稱什川。境內東南為山區,占總面積的90%,什川鎮四面環山,黃河從中游過,形成一個河谷盆地,極象太極圖形。地勢平坦,海拔1500米,黃河兩岸土地肥沃,氣候濕潤,盛產瓜果、蔬菜。
歷史沿革:
什川為蘭州東南部,距市區約20公里,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甘肅巡撫在今什字中心修筑""什字川堡""而得名。什川歷史悠久,曾是黃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漢代就已經很有名氣,人文景觀星羅棋布,歷史傳說優美動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風光秀麗的萬畝梨園,美麗動人的神化傳說,使之成為蘭州近郊的一處“世外梨園”。大小峽水電工程的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又為什川憑添了新的發展契機。一位歷史名人游覽什川后賦詩贊美:""一席地兮一帶川,樹木花區四季妍。駝石古、水車園,朝暮人爭峽口般。樓臺美如畫 ,魁閣聳山巔。誰言此地無神仙,桃園猶不遠,仿佛在眼前""。把什川的秀麗風光表現的淋漓盡致,使人產生無限遐想和向往。原甘肅省委書記李子奇觀賞什川梨花會后贊不絕口即興賦詩:“誰說清明雨紛紛,什川梨園香雪云。春風過處銀箔降,梨園頓勝聚寶盆”。省委書記宋照肅于2001年3月25 日來什川視察,觀看全景后贊不絕口的說到:“這兒離蘭州很近,蘭州鬧、什川靜,有鬧有靜的;真是世外桃源-什川鎮”!并囑咐隨行的甘肅日報和甘肅電視臺記者“要全方位、多角度、大篇幅的將世外桃源介紹給世人,讓大家都能來看看”。臺灣的一位客商曾感嘆:“太美了,來到什川仿佛置身于江南,使人留戀忘返”。由此可見,開發什川迎合了眾多人的愿望,是什川人民走向富裕的希望。因此,開發旅游資源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必須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使之在西部大開發的建設中顯示其因有的價值與奉獻。2004年已被國家六部委和省體改委確定為全國、全省重點小城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