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會昌社區居委會[330304103001]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橋下村[330304103200]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瞿溪村[330304103201]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埭頭村[330304103202]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河頭村[330304103203]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林橋村[330304103204]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瞿岙村[330304103205]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溪頭街村[330304103206]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雄溪村[330304103207]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雄岙村[330304103208]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蛟垟村[330304103209]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肇山村[330304103210]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北坦村[330304103211]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大岙村[330304103212]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大同村[330304103213]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泉東川村[330304103214]
-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鎮雄河村[330304103215]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
車牌號碼:浙C | 行政代碼:33030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甌海區 | 行政級別:鎮 |
瞿溪鎮素稱浙南古鎮,位于溫州市區中西部,距市中心13.7公里,鎮域面積35.34平方公里。現轄16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4萬,是著名的僑鄉,900多名的瞿溪人足跡遍布東南亞、東西歐、北美洲等地區。1999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9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6.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6.1億元,農業總產值2097萬元,財政稅收達到2026萬元,人均收入6280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瞿溪鎮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解放思想,抓住機遇,發揮優勢,開拓創新,使兩個文明建設比翼齊飛,蒸蒸日上,呈現了一派勃勃的發展生機。根據大商業、大流通、大市場、大服務的基本思路,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實現城鎮農業結構合理化,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根據“穩制活田、三權分離”的原則,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占地1530畝的瞿溪、埭頭、雄溪三個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形成“田成方、路成線、渠成網、樹成行”的新興現代農業格局。積極開展資源,發展多種經營,建成食用筍、柑桔、楊梅、肉鴿、山羊、生豬等基地。工業經濟以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為目標,按照“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和“抓大、促中、放小、制散”的產業導向,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扶持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形成了以制革、預制機械、汽車配件等三大支持產業為主的產業體系。目前,全鎮已有年產值超億元企業1家,超5000萬元企業3家,超2000萬元企業9家,溫州市力西特企業集團被評為市一級明星企業、最佳經濟效益工業企業;甌海汽車開關廠連續兩年被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評為產品質量優秀單位,我鎮連續五年榮獲省星級星火科技示范鎮稱號。實施三產活鎮戰略,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初步完善了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勞務市場,鞏固了瞿溪重要生產資料市場、農貿市場、建筑機械市場、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建設。鎮內賓館1酒家、娛樂中心服務配套,使第三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 古鎮開創源遠流長。鎮以三溪河主流瞿溪河而得名,民國時期始稱瞿溪鎮,自古就是能人云集、經商意識濃厚、文化積淀深厚。曾以盛產竹筍、生產衛生紙而聲名遠播,在上海至今尚有瞿溪街、瞿溪村之名。獨具地方風情的“二月初一”民間交易集市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名聞浙南地區。始建于晉的普明猶得晚清風貌;筑于明中斯的分水城位于瞿溪與瑞安湖嶺交蜀處,城墻塊石、條石壘筑,全長五百多米。此外,建于宋時的八仙巖呂祖殿,建于明朝的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