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朗湖村委會[340322111200]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馬廠村委會[340322111201]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西營村委會[340322111202]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皇廟村委會[340322111203]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徐橋村委會[340322111204]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盛橋村委會[340322111205]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白徐村委會[340322111206]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桑廟村委會[340322111207]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楊集村委會[340322111208]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黃圩村委會[340322111209]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肖許劉村委會[340322111210]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李莊村委會[340322111211]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裴家村委會[340322111212]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朱袁村委會[340322111213]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安子口村委會[340322111214]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年廟村委會[340322111215]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沙灣村委會[340322111216]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彭圩村委會[340322111217]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園集村委會[340322111218]
- 安徽省五河縣澮南鎮郭廟村委會[340322111219]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
車牌號碼:皖C | 行政代碼:340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五河縣 | 行政級別:鎮 |
澮南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與五河縣城之間,相距各25公里。北臨澮河,南接306省道。西與固鎮縣接壤;距在建的蚌寧(蚌埠至南京)高速公路沫河口道口10公里。境內韓沫路、三王路、新信路、泗臨路四條柏油路在全鎮呈“井”字狀,縱橫貫穿。全鎮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13.2萬畝。20個村,5.5萬人。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職能,真抓實干,加快發展,提出了“工業強鎮,抓工促農”的發展目標。在發展思路上,堅持“工業面向外,農業重調整”;在發展的重點上,工業上著力抓好糧食加工、建材、化工等重點項目;農業上以無公害水稻、優質花生、水產養殖三個規模化生產養殖基地為亮點,全面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在發展的措施上,努力打造強勢政府,建立起“重發展,強目標,嚴考核”的工作機制,全鎮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澮南鎮是糧食生產基地,主要以水稻、小麥、花生為主,兼種大豆、玉米、西瓜等優質作物。全鎮水稻作物面積達10萬畝,是省財政重點扶持的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糧食市場全面放開,廣大糧農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產量成倍增長。作為糧食資源豐富的澮南鎮,為貫徹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切實增加農民收入,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產品的購銷及加工轉化勢在必行。為此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全鎮先后建起了“安徽省漢白玉貢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圣健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點招商項目)、“安徽省萬民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等為支柱的一批糧食深加工大中型企業。品牌有“漢白玉貢”、“圣健”、“皇墩”、“谷為天”等,產品遠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四川等地,供不應求。據縣志記載: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劉邦追項羽駐軍于澮南鎮皇墩廟,屯兵數十萬,當地群眾把本地盛產的大米獻于漢軍,此米晶瑩剔透,宛如珍珠白玉,煮熟后更加亮麗,食后香甜爽口,粘而不膩,將士食后個個贊不絕口,劉邦更贊譽為“白玉”。登基后,仍念念不忘。令地方官員歲歲進貢此地生產的大米,由此該鎮大米聞名于世。
澮南鎮不但糧食資源豐富,而且水產資源也極為豐富,可謂漁米之鄉。境內的澮河河畔有謝家湖、蓮花湖、朱家湖、漳洲湖、香澗湖等天然湖泊,可養水面3萬畝,水草茂盛,湖水清澈,蘆葦蕩此起彼伏、綿延數里。盛產各種野生魚類、龍蝦和螃蟹等,是旅游觀光、假日休閑的理想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