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岔上村委會[610829201200]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郭家山村委會[610829201201]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丁家圪坨村委會[610829201202]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樊家圪坨村委會[610829201203]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樊家畔村委會[610829201204]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坪灣村委會[610829201205]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丁家梁村委會[610829201206]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穆家溝村委會[610829201207]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川口村委會[610829201208]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任家莊村委會[610829201209]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赤沐浴村委會[610829201210]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高尚墕村委會[610829201211]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劉家里村委會[610829201212]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宋家條村委會[610829201213]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薛家峁村委會[610829201214]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井峁上村委會[610829201215]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康家墕村委會[610829201216]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東張家溝村委會[610829201217]
- 陜西省吳堡縣岔上鄉崖窯上村委會[610829201218]
長途區號:0912 | 郵政編碼:719000 | |
車牌號碼:陜K | 行政代碼:610829(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吳堡縣 | 行政級別:鄉 |
岔上鄉位于吳堡縣北部,傍依盤龍之山,地處黃河之濱。東部與山西省臨縣隔河相望,北部與佳縣接壤,為吳堡最古老的集鎮之一,故而又稱“盤龍鎮”。全鄉轄19個行政村,人口5918人。總面積39.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3萬畝。2002年農業總產值361萬元,糧食產量918噸,紅棗產量92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864元。
紅棗是岔上鄉的主導產業,現有棗園1.5萬畝,年產鮮棗1000余噸。群眾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于紅棗。羊子是該鄉的又一支柱產業,近兩年得到了大量發展。全鄉實行了封山禁牧、舍飼養羊。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大力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分離出來,從事打工、經商、運輸等非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達800多人,占到農村勞動力總數的一半以上。
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全鄉“三田”(梯田、壩田、水地)面積1.2萬畝,25度以下坡地實現梯田化,25度以上坡地實現了林草化。全鄉村村通電、通公路,一半以上村安裝了程控電話。
科教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全鄉電視入戶率達到80%以上,有完全小學6所,初級小學2所,簡易小學2所。有地段醫院1所,個體醫療診所3所,B超、心電圖等現代化診療手段應用于臨床。
岔上鄉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率中央機關經該鄉川口村東渡黃河,離開陜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1998年3月23日,吳堡縣委、縣政府在川口村立碑以作紀念,“川口”成為陜北的“紅色”景點之一。
為了實現鄉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岔上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按照“長期抓紅棗,中期抓羊草,短期抓勞務”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紅棗、羊子產業和勞務輸出,狠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0年全鄉人民過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