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和平村委會[620981102200]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營田村委會[620981102201]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東湖村委會[620981102202]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朝陽村委會[620981102203]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金峽村委會[620981102204]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新風村委會[620981102205]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光明村委會[620981102206]
- 甘肅省玉門市赤金鎮西湖村委會[620981102207]
長途區號:0937 | 郵政編碼:735000 | |
車牌號碼:甘F | 行政代碼:6209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玉門市 | 行政級別:鎮 |
赤金鎮原名赤金堡,座落在層巒疊嶂的赤金峽和水足草豐的赤金湖之間,南望祁連雪山,北臨走廊平原,左肩紅山白塔,右連絲綢古道,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鐵人”王進喜就出生在這里。據史料記載,赤金堡最早在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即為酒泉郡玉門縣地,沿革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設赤金所,解放后歷設赤金人民公社、赤金鄉,1985年撤鄉建鎮。赤金一名的由來,傳說跟康熙帝有關,相傳,康熙西征準葛爾后,途經赤金準備回朝,看到當年曾為玉門縣地的城池已面目全非,只留些殘垣頹壁,不由十分傷感,偶揀得一塊血紅色的赤金。約模有一斤重,正面還刻著四個篆字“固若金湯”,下面兩個小字是“赤斤”,背面盤龍臥鳳圍著一幅宏偉的城廓圖樣。康熙帝當即下令按此圖建城,并御賜赤金。
赤金鎮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現轄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3344戶,13700人,耕地面積37190畝。2005年赤金鎮財政收入2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2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深化農村改革,以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和二三產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持續增長的目標。各項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農業產業化圍繞結構調整,以設施養殖業、溫室蔬菜業、制種業、飼草業為主的各項重點產業形成了規模。連片種植的紫花苜面積達到了17650畝,建成了萬畝飼草種植基地;全鎮羊飼養量達到了7.8萬只,建成連片規模20戶以上的設施養殖專業組15個,飼養量在100只以上的大場大戶13個,草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在溫室蔬菜業的發展上,共建成一代日光溫室617座,二代日光溫室390座,總面積達到1350畝,形成了全市最大的有機質無土栽培蔬菜生產基地和韭菜專業生產基地,畝均效益達到萬元以上。在龍頭項目的發展上,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的思路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先后建成了年產15萬立方的石料加工廠;與玉門石油管理局科達公司合作建成玉門市鐵人故鄉油田助劑有限公司,引資1680萬元建成年加工2萬噸的草顆粒廠和年產量達500噸的脫水蔬菜廠,年產量12萬噸的水泥廠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鄉鎮企業,產品通過了國家ISO9000質量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