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加朗阿什加爾村[65432220520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正格勒德托別村[65432220520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喀拉塔斯村[65432220520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克孜勒庫木村[654322205203]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喀拉蘇村[65432220520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薩爾喀仁村[654322205205]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喀拉卓勒村[654322205206]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闊克鐵熱克村[654322205208]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巴拉爾茨村[654322205209]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吉別特村[65432220521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加木克村[65432220521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喀拉恰海村[654322205212]
長途區號:0906 | 郵政編碼:836500 | |
車牌號碼:新H | 行政代碼:654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富蘊縣 | 行政級別:鄉 |
一、概況
喀拉布勒根鄉地處準葛爾盆地北緣,距離富蘊縣城區110公里,在烏倫古河河谷中段。烏倫古河從其中間流過,將全鄉分為南北兩部分。它東鄰庫爾特鄉,西與杜熱鄉相鄰,北依阿勒泰山東段。南麓與蒙古國交界,南延準葛爾盆地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北狹長近400公里,而東西最窄處僅17.5公里。全鄉行政總面積 為7000平方公里,地勢由北向南傾斜,由北向南地貌類型依次為山區、戈壁、河谷、沙漠四類。鄉政府立于烏河中段河谷北岸,全鄉共轄11村,鄉境內駐有---聯合商業牧場,2001年冬,全鄉共有人口49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41人,總人口中有漢、哈、回、苗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3818人,占總人口76%以上。
二、歷史沿革
1953年適立鄉政權,時屬當時二區吐爾洪區下轄四鄉之一,喀拉布勒根鄉。在1958年---1959年,公社化運動中成立五社兩場,即:吐爾洪鄉公社、高潮公社、紅旗、幸福公社、杜熱公社(文革時稱永紅)。公私合營第一牧場,第二牧場,即為二牧場。在世1960年,全縣七個場合并為四個公社,第二牧場合并于杜熱公社內(幸福,第二牧場),1961年2月又新分為七個牧場,仍為第二牧場,1969年各級人民委員會改稱為革命委員會,即為第二牧場革命委員會,1972年引水開墾第二牧場沙灘高地,發展了種植業,1974年以第一、第二牧場支邊青年為骨干,在杜熱公社的巴拉額爾齊斯建立良種繁育場,直屬縣領導,1975年場部機關隨遷于現處。1980年縣鎮兩級恢復人民政府建置社場改稱管理委員會,同年新命名的社場一律用原地名,第二牧場為喀拉布勒根牧場(即為喀拉布勒根鄉)延用至今。
三、自然地貌
全鄉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按其地貌特征可分為山區、戈壁、河谷、沙漠四類,山區中有冰雪帶、高山帶、中山帶、低山帶。其中:高山帶、中山帶海拔高2400--3100米,1400--2400米,是我鄉優良的夏牧場,戈壁由南至北,以烏倫古河為界,可分為南戈壁、北戈壁。其中南戈壁為我鄉優良的冬牧場,北戈壁為春秋牧場。河谷主要是烏倫古河河谷地帶,海拔500--900米,開發較早,多已開發成農田和打草場,是我鄉乃至我縣重要的經濟活動區,其沙漠地帶多以烏倫古河以南部位,是無草、琵琶草等,是本鄉主要冬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