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果子園村委會[341524208200]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吳灣村委會[341524208201]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白果村委會[341524208202]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彭畈村委會[341524208203]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佛堂村委會[341524208204]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姚沖村委會[341524208205]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龍墩村委會[341524208206]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佛元村委會[341524208207]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牛畈村委會[341524208208]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栗灣村委會[341524208209]
- 安徽省金寨縣果子園鄉白棚村委會[341524208210]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
車牌號碼:皖N | 行政代碼:3415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金寨縣 | 行政級別:鄉 |
果子園鄉位于皖鄂毗鄰金(寨)羅(田)交界的大別山腹地,紅色革命圣地?將軍的搖籃,金寨縣的西南部、東界花城市,北鄰金寨的南溪鎮,距縣城梅山88公里,與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吳楚東南第一關的天堂寨一巔之隔,新改建的茶松公路接210省道穿鄉而過。成為南通武漢、北通合肥的交通要道。這里氣候溫和,土地廣袤肥沃。所平均氣溫15°C,平均海拔400多米。全鄉總面積84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3500戶,15123人,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全鄉有1萬畝耕地,8萬多畝山場,資源豐富,蘊藏著巨大開發潛力。
果子園人杰地靈,從開國將軍方子翼等到遍及全國各地的數百名人志士和創業有成人員,他們是國家建設的棟梁,是果子園最寶貴,最豐富的財富,果子園資源豐富,境內擁有高品位大儲量的花崗巖石礦4萬多立方米,彭畈、吳灣鐵礦已經勘測,可望開采,歷史上盛產糧、桑、竹、木、茶、果、藥。素有“蠶鄉”之譽,50年代,這里作為全縣蠶桑生產的重點發展基地,發展至今,蠶桑仍為全鄉支柱產業之一。
本界鄉黨委、政府認真總結經驗,針對果子園實際,研究確立了“開拓大市場,培育新支柱;一手抓吃糧,一手抓山林;長抓林電礦,短抓栗和桑,快抓菌藥茶,綜合開發奔小康”的發展戰略,現已初顯成效。天麻、香菇、菊花、瓜萎、桔梗、西洋參等中藥材項目已初具規模,葛粉、金針、木耳、珍珠菜、天香菜、蕨菜等特色山珍都有發展,糧食自給有余,群眾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
近年來,果子園鄉黨委、政府力至于優化環境、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帶動境內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目前已有湖北黃州三祥石材公司投資數百萬元在境內開采礦點三處;南京體育用品加工(羽毛球、足球、排球)已在果子園落戶;湖北武穴竹制品加工已在果子園開始投入生產;數位外出創業有成人員意向家鄉建立中藥材收購加工公司;鄉內建有各種苗木基地500畝。總之果子園自然資源豐富、投資環境優越,并有充足的剩余勞動力和大批的閑置廠房,適應密集型企業的投資。
果子園鄉川秀美,人民熱情樸實。改革開放繁榮春風吹遍果子園大地,果子園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和百倍的努力。迎接光明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