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皋落鄉 長直鄉 華峰鄉 解峪鄉 英言鄉 蒲掌鄉 毛家鎮 王茅鎮 古城鎮 歷山鎮 新城鎮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
車牌號碼:晉M | 行政代碼:140827 | |
隸屬政區: 運城 | 行政級別:縣 |
垣曲縣位于山西省境南端,北依太行,隔黃河與河南省澠池、新安縣相望。面積117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人口20.3萬,縣政府駐新城鎮。
【名稱由來】
因境內山垣環抱地處黃河九曲之一而由宋朝時定名至今。垣曲縣, 商、周時始稱:亙(gen)方。春秋戰國時稱:東山皋落氏部落。戰國魏地時稱:垣。西漢時稱:垣縣。東漢魏晉時稱:東垣。北魏皇興四年時稱:白水縣。北周武元年時改稱:亳城縣。隋朝時復稱:垣縣。宋朝時稱:垣曲縣至今。
【行政區劃】
垣曲縣轄11個鄉鎮:新城鎮、歷山鎮、古城鎮、王茅鎮、毛家鎮、蒲掌鄉、英言鄉、解峪鄉、華峰鄉、長直鄉、皋落鄉。
【垣曲歷史】
垣曲縣歷史悠久,商周為亙方,春秋為東山皋落氏部族。戰國魏地稱垣,西漢稱垣縣,東漢、魏晉時為東垣。北魏皇興四年改名白水縣,北周武成元年改為毫城縣, 隋復稱垣縣。宋代始稱垣曲縣,至今未改。一九五九年縣治由古城遷至劉張西坡。
2000年,垣曲縣轄17個鄉鎮,總人口219371人,各鄉鎮人口: 新城鎮 66419 同善鎮 10680 古城鎮 15867 王茅鎮 8465 毛家鎮 12378 窯頭鄉 3130 蒲掌鄉 12437 英言鄉 16956 譚家鄉 10810 歷山鄉 1281 望仙鄉 1377 安窩鄉 3293 解峪鄉 3907 陳堡鄉 9182 華峰鄉 10226 長直鄉 12591 皋落鄉 2037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地理地貌】
垣曲縣東跨王屋,西踞中條,南界黃河,北接太行,山環水繞,溝壑縱橫,地貌復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峰東北有舜王坪、鋸齒山、流流山、皇姑漫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舜王坪海拔2321米,為垣曲縣最高峰;北有園谷爐山、天盤山、教尖秸等,海拔均在1650米上下;西有余家山、歪頭山、大凹山、蟻山等,海拔均在1300米左右境內較大河流有毫清河、流西河、板澗河、西陽河、五福澗河等, 均由北而南注入黃河。河流兩岸多為狹窄的河谷平原,灌溉方便,人煙稠密,為主要農作區。
全境地形的水平輪廓近似一個極不規則的四方形。地理坐標為:東經111度31分-112度10分,北緯35度00分-35度39分。東界-西界最寬間距63KM,北界-南界最寬間距58KM。最高海拔2358M(歷山的舜王坪),最低海拔167M(西陽河和黃河的交匯處,窯頭鄉的馬蹄窩)。
【垣曲氣候】
垣曲縣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4℃,一月零下1.5℃,七月27.5℃,年降雨量780毫米,霜凍期在十一月上旬至次年三月上旬,無霜期20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