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白螺中心居委會[421023114001]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引港村委會[421023114200]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鳳凰村委會[421023114201]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先鋒村委會[421023114202]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新民村委會[421023114203]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聯盟村委會[421023114204]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鄒碼頭村委會[421023114205]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工農村委會[421023114206]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陽光村委會[421023114207]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韓埠村委會[421023114208]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支許村委會[421023114209]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賀沈村委會[421023114210]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王李村委會[421023114211]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毛橋村委會[421023114212]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賀劉村委會[421023114213]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五里廟村委會[421023114214]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瞿李村委會[421023114215]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紅燈村委會[421023114216]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張先村委會[421023114217]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雷劉村委會[421023114218]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高黃村委會[421023114219]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朱田王村委會[421023114220]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荊紅村委會[421023114221]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荊江村委會[421023114222]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薛橋村委會[421023114223]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六弓州村委會[421023114224]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萬馬村委會[421023114225]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紅山村委會[421023114226]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楊林山村委會[421023114227]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大城池漁場[421023114500]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九大河漁場[421023114501]
- 湖北省監利縣白螺鎮么河口漁場[421023114502]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
車牌號碼:鄂D | 行政代碼:4210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監利縣 | 行政級別:鎮 |
五千年歷史的風云凝聚在這里。
白螺磯──一部中華民族的英雄卷。
封面一幅畫:江漢平原一馬平川,突兀兀冒出兩座山,山不算高,可端的氣宇不凡,獅子山拔地而起,楊林山龍虎相望,俯視八百里洞庭浩蕩蕩奔向長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不是赤壁,同是雄關。
雄關會英才。民族的祖先軒轅皇帝在這里大戰蚩尤,白螺磯正是他煉丹鑄劍的地方,獅子山碑石有記:“軒轅掘井取水,云霞自井出,后人銘之軒井流霞。”軒井流霞作為華夏第一戰的標志已成為荊楚名景之一。軒井旁有一“望郢亭”,那是為紀念一代騷翁屈原佇立雄關,極目山河,“哀民生之多艱,吾愴然而淚下”而建。
雄關當然有英雄落馬。當年曹孟德率八十三萬大軍下江南,“醉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不期被龐統鎖船、黃蓋騙計、也明借風、周瑜縱火,可嘆一世梟雄夢斷赤壁口,亡命華容道。據權威學者考證,楊林山是曹操敗走華容道的起跑線。而今楊林山頭那塊“子龍崗”牌坊作證,曹大哥在這里被“斜刺里”沖出來的趙子龍驚得險些落馬,殺得狼狽不堪。
岳飛奉王命在這里征剿洞庭湖楊么農民起義軍,獅子山前的“宗公古剎”就是他得勝回朝時為紀念導師宗澤而修建的。
陳友諒在這里追逐朱元璋;張之洞在這里總督兩湖軍馬......;白螺磯,千古英雄知多少!
當大革命的星星火種燃燒在神州大地的時候,賀老總來了,彭大將軍來了。賀老總從白螺磯上岸,打響第一槍,創建洪湖革命根據地;彭大將軍更是以獅子山、楊林山為紅色海關,為新生的革命政權籌措資金。
雄關好用武。日本侵略者正是看中了這塊天然戰土。他們在獅子山楊林山上建炮樓、筑地堡,扼守三江,狼顧中原。又在兩山之下鋪建兩個大飛機場,楊林山飛機場保存至今,作戰備機場在使用,歸武空管理。獅子山收音機場規模宏大,長8公里寬500米的跑道,全部用水泥澆灌。當年日本人占領長沙,就是憑借從白螺磯起飛的戰斗機群輪秋轟炸才得手的。山川砂遭受距踏,雄磁有難受蹂躪。
一九四九年,白螺磯回到人民的懷抱,飽經戰亂的雄平從此沐浴在和平的陽光里。
白螺磯,解放前叫白螺鄉,解放后改成白螺區,轄柘木、白螺、螺山和尺八部分地區,而自身境內的新圩洲、六弓洲等地又歸湖南管,五二年土地改革是才劃過來,螺山和尺八同時劃出去;五八年改白螺區為白螺人民公社,七五年分成白螺、柘木兩個公社;七八年又合并為一個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