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大山村委會[522322200200]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上務村委會[522322200201]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大野場村委會[522322200202]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爾期村委會[522322200203]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河壩村委會[522322200204]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嘎納村委會[522322200205]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啟白村委會[522322200206]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黃角樹村委會[522322200207]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新莊村委會[522322200208]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豬槽箐村委會[522322200209]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馬店村委會[522322200210]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三腳地村委會[522322200211]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高寨村委會[522322200212]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老屋基村委會[522322200213]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白墳村委會[522322200214]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麻窩村委會[522322200215]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野納村委會[522322200216]
-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鄉老里齊村委會[522322200217]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62300 | |
車牌號碼:貴E | 行政代碼:522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興仁縣 | 行政級別:鄉 |
大山鄉地處興仁東北,距縣城約42公里,鄰民建鄉、巴鈴鎮、回龍鎮、新馬場鄉、百德鎮、田灣鄉,與晴隆縣紫馬鄉隔河相望,北盤江支流麻沙河流經我鄉邊界,最低海拔780米(平均1188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山地地貌,氣候溫和,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全鄉土地面積112.4平方公里,大部是石山半石山,耕地面積3.5萬畝(其中田0.3萬畝)。全鄉轄18個村3萬人,以布依、苗、彝為主的少數民族占11.7%,野場村是貴州最大的彝族村寨,貴州省彝文化藝術之鄉。全鄉村村通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移動通信覆蓋80%,水源奇缺,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大山是興仁縣經濟相對落后地區,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扶持鄉,有15個村是1—3類國家級貧困村,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扶持,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為邊遠貧窮的大山鄉帶來了無限希望。
大山,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明朝安營土司修建的城堡至今清晰可見,大地主陳伯祥的莊園規模宏大,是100多年前勞動人民建筑藝術的結晶,二道箐石林和白墳仙人洞的動人傳說深深地隱埋在大山深處,先進的文化致人才倍出,是有名的干部生長地,精湛的石工技術聞名省內外,可謂石匠之鄉。大山,是一塊亟待開發的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熱土。雖然基礎薄弱,但在發展上有很大的潛在優勢。大山豐產優質味香玉米,以生豬為主的家庭養殖業已初形規模,年出欄可達5萬頭。烤煙歷史悠久,有種煙的優質土壤1萬畝,煙質良好,是興仁縣西煙東移的最好基地。大量的石山和溫和的氣候可成規模種植優質核桃等干果,發展石山經濟林。沿河沿邊一帶的高寨、黃角、上務村有豐富的草山資源近3萬畝,可大力發展草地畜牧業。待開發的新橋電站,是興仁麻沙河流域水電梯級開發的第四級,可裝機1.6萬千瓦,是可觀的小水電資源。待改造建設的東風水庫,庫容量達180萬方,可徹底解決全鄉16個村和田灣鄉3個村的生產生活用水,大面積提高糧食產量。大山,不僅具有土地資源優勢,還有豐富的勞動力優勢,每年勞務輸出達5000人,收入兩千萬元以上。貴州獨一無二的彝族文化之地,值得發揚光大,走出省門。勤勞的大山人民,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在西部大開發的春風中,一定會創造出燦爛與輝煌,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加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