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秦東社區居委會[610522101001]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南街村委會[610522101200]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西廒村委會[610522101201]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金盆村委會[610522101202]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蘇家村委會[610522101203]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南劉村委會[610522101204]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寺角營村委會[610522101205]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荒移村委會[610522101206]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楊家莊村委會[610522101207]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十里鋪村委會[610522101208]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西北村委會[610522101209]
- 陜西省潼關縣秦東鎮凹里村委會[610522101210]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
車牌號碼:陜E | 行政代碼:6105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潼關縣 | 行政級別:鎮 |
潼關縣秦東鎮原名港口鎮,2002年元月并鄉建鎮后,由原港口、秦東鎮合并而成,并正式更名為秦東鎮。該鎮北隔黃河與山西省風陵渡相望,東出秦地與河南靈寶為鄰,西接華陰市,現南靠潼關縣城,素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美譽。全鎮區域面積64.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18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7981人。
秦東鎮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電力供應充足,通訊設施發達,交通便捷。310國道、西潼高速公路、同蒲鐵路、207省道穿境而過、交錯通行。鎮政府所在地為潼關舊城舊址,歷史遺存豐厚,人文景觀獨特,發展特色旅游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勤勞、智慧、勇于拼搏的秦東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帶領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圍繞黨的富民政策,努力開拓新視野,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動了農村經濟快速,健康地向前發展。截止2002年底,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6573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0360萬元;財政收入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08元。
農業生產堅持“科技興農”的戰略思想,著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近幾年,全鎮累計投入農業建設獎金146.9萬元。建成南塬農業綜合開區1個,新打、修復機井22眼,整修渠道19公里。現已初步形成了以荒移村為主的黃姜經濟藥材種植基地;南劉古城醬菜廠為龍頭的潼洛川萵筍種植基地;以家畜散養,規模經營為主的西塬牛羊養殖基地;以秦東肉牛養殖廠為龍頭,以公司+農戶模式運營的肉牛養殖基地。以退耕還林為主要形式的生態環境建設初見成效。目前,全鎮退耕還林面積已達7471畝,占總面積的48%。完成黃河灘涂防護林帶12公里,以及軍民共建小流域治理了平方公里。使往日的荒溝荒坡披上了綠裝,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
鎮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恒發冶煉廠是1997年引資1200萬元興建的大型冶金企業,生產以粗鉛選煉為主。建成投產以來,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100余人,年利潤400多萬元。古城醬菜廠是農民企業家屈堪美創辦的私營企業。采用潼關醬菜傳統工藝,生產的古潼牌系列槳菜馳名中外。2001年,該企業新建真空軟包裝生產線,實現了醬菜的小袋真空包裝,儲運時間更長,品質更佳,曾先后榮獲楊凌農業博覽會后稷金像獎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