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山陽縣葛條鄉和平村委會[611024202201]
- 陜西省山陽縣葛條鄉廟溝口村委會[611024202202]
- 陜西省山陽縣葛條鄉三岔口村委會[611024202206]
- 陜西省山陽縣葛條鄉杜家河村委會[611024202207]
- 陜西省山陽縣葛條鄉龍山村委會[611024202208]
長途區號:0914 | 郵政編碼:711400 | |
車牌號碼:陜H | 行政代碼:6110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山陽縣 | 行政級別:鄉 |
葛條鄉位于山陽以北甘溝腦,向北至流嶺與商洲市接壤。鄉政府駐地三合村,距縣城15公里,全鄉轄龍山村、杜河村、三合村、廟溝村、和平村共5個行政村,26個村民小組,1363戶、5721人,耕地面積4101畝。鄉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2人。
歷史沿革 以境內葛條坪盛產葛條而得名。民主革命時期,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游擊區。1949年初即成立農會組織,1950年2月建立葛條坪鄉人民政府,隸屬城郊區。1955年4月改鄉人民政府為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11月,撤銷葛條坪鄉,設葛條生產管理區,隸屬紅旗人民公社。1961年8月,在調整人民公社規模中,改為葛條人民公社,隸屬城郊區。1967年6月,更名葛條鄉人民公社為“反帝”人民公社,1969年6月,改管理委員會為革命委員會。1971年秋,取消“反帝”公社名稱,恢復葛條鄉人民公社名稱。1980年,再次改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恢復葛條鄉人民政府。1997年4月撤區并鄉建鎮,仍保留葛條鄉。
自然環境 地處流嶺南麓,轄區群峰環繞,山高溝深,地勢北高南低。山地占總面積的95%,河谷、溝臺地占5%。土壤以棕黃土為主,間有紅粘土、黃沙土、黑沙土。
為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海拔一般為1100—1300米,最高1928米。年平均氣溫7.1—10.3℃,年降雨量894毫米以上,無霜期175—194天,按農業氣候劃分屬高寒山區,農作物多為一年一熟。
境內主要山脈為流嶺中段支脈。
西廬山,位于葛條鄉以北,山勢巍峨高聳,林木茂盛,海拔最高1928米。
天橋山,位于葛條鄉以西,南北走向,山上有天然石橋一座,故名天橋山,海拔1429米。
紅豆彬。葛條鄉三合村老虎仗組北坡根長有一棵紅豆彬,樹齡1600余年,腰圍12米,樹高11米,屬稀有珍貴樹種,藥用價值極高,有防癌抗癌功效。
甘溝河為鄉內主干河流,發源于流嶺南麓,由一溝三岔溪水匯集而成,至城關鎮甘溝口村匯入縣河,鄉內流長12公里,長年清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