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桐灘村委會[140722101200]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中莊村委會[140722101201]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下武村委會[140722101202]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武家峧村委會[140722101203]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隘口村委會[140722101204]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上武村委會[140722101205]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南峧溝村委會[140722101206]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白家莊村委會[140722101207]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葦則村委會[140722101208]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前山村委會[140722101209]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西交村委會[140722101210]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馬家坪村委會[140722101211]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活巖村委會[140722101212]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碾草渠村委會[140722101213]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南冶村委會[140722101214]
- 山西省左權縣桐峪鎮橋上村委會[140722101215]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
車牌號碼:晉K | 行政代碼:1407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左權縣 | 行政級別:鎮 |
左權縣桐峪鎮位于左權縣城東南35公里處,207國道貫穿全鎮,國土總面積154平方公里,共有29個行政村,3345戶,10815口人,勞力5130個,耕地面積13009.6畝,糧食播種面積9296畝。2001年度農民人均收入1680元,糧食總產2396噸。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薯類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磁石、鎂礦、蘭晶石、花崗巖、石棉等,207國道沿線為農耕區,桐粟沿線為礦區。
抗戰時期,這里曾是一二九師司令部和八路軍總部 機關所在地,劉伯承、鄧小平、劉華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長達四年之久。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的十三年來,全 鎮 上下大力實施“區塊開發、科教興鎮、大戶帶動”三大戰略,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全鎮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全鎮農村經濟綜合排名連續三年名列全縣第一,鎮黨委連續五年被縣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二年被市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1994年獲省政府“科學技術工作先進鄉(鎮)”獎,1995年獲省科協“優秀科普文明鄉(鎮)”獎,2000年省農業廳、省農科院、山西農大在這里建立了農業新科技術示范基地。
農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 在調整產業結構工作中,桐峪鎮緊密結合自身實際,以科技為先導,在更新觀念的前提下,積極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在優質核桃栽植、蔬菜種植、名特優水果種植、特種養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全鎮共有優質核桃苗木基地5個,栽植優質核桃苗15萬株,涌現出了以下武村為代表的核桃生產專業村16村。全鎮發展日光溫室大棚100棟,小拱棚300畝,涌現出了以上武村李現偉、任鎖明和灘里村申海紅、李七鎖等為代表的蔬菜種植專業戶160個。名特優水果在紅堤葡萄種植的基礎上,又引進了金太陽杏,凱特杏和智利油桃等新品種。以小尾寒羊為主的特種養殖初具規模,全鎮培育出小尾寒羊養殖大戶5戶,共養殖小尾寒羊1000只,涌現出了以市人代表徐麗琴為代表的綜合農業開發示范戶5戶。另外,按照各政府的安排布署,退耕還林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現已退出耕地700畝,完成造林1000畝,與華德公司聯營開發耕地2000畝,栽植核桃樹500畝,酸棗嫁接大棗1500畝,成為桐峪調產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