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東風居委會[230125104001]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幸福居委會[230125104002]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宏偉居委會[230125104003]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向陽居委會[230125104004]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賓安村村委會[230125104200]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永久村村委會[230125104201]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民有村村委會[230125104202]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永興村村委會[230125104203]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太陽村村委會[230125104204]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致富村村委會[230125104205]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新民村村委會[230125104206]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旭光村村委會[230125104207]
- 黑龍江省賓縣賓安鎮立新村村委會[230125104208]
長途區號:0451 | 郵政編碼:150000 | |
車牌號碼:黑A | 行政代碼:2301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哈爾濱市賓縣 | 行政級別:鎮 |
賓安鎮居縣境中部,東鄰勝利,東南鄰常安,西南鄰三寶,西鄰經建,北靠新甸鎮。鎮政府駐地賓安鎮,距縣城28公里。
賓安開發早,元朝是北方旱路驛站之一。明朝設扎不刺驛站。永樂四年,置嘉河衛。1 760年(清?乾隆25年)改稱色勒佛特庫站。群眾習慣稱枷板站。1878年(清?光緒四年)王紹元踏察設治地址時,曾路經枷板站。1909年,稱賓安區。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劃為第五區,1933——1945年間,稱枷板站保、賓安保、賓安村。1946年初稱賓安區,1948年3月與新甸區合并為新賓區。同年秋恢復賓安區。1949年6月改為第七區。1956年3月改稱賓安鎮,1958年9月改為賓安公社,1984年3月改為賓安鎮。
賓安鎮全境156.8平方公里,轄18個村,98個自然屯(含農科站),住戶6 500余戶,3.2S萬人,99%為漢族,其余為回、滿族。
全鎮南北長,東西窄,南高北低,丘陵夾平原。
鎮東5公里處有虎頭山,面積1.75平方公里,海拔186米。1936年秋發生"虎頭山大戰",抗聯三軍二師殲滅日本討伐隊43人。
境內有枷板河流經本境2公里,馬蛇子河流經南北,匯流大通河注入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