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普文鎮 勐罕鎮 勐旺鄉 勐養鎮 嘎灑鎮 大渡崗鄉 景哈鄉 景訥鄉 基諾山鄉 勐龍鎮 |
長途區號:0691 | 郵政編碼:666100 | |
車牌號碼:云K | 行政代碼:532801 | |
隸屬政區: 西雙版納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遠眺景洪景洪市位于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部。地跨東經100°25’—101°31’,北緯21°27’—22°36’之間。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長夏無冬,干濕季分明,基本無霜。年平均氣溫在18.6°—21.9°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12.39公里。總面積7003.1平方公里。下轄13個鄉鎮,86個行政村,44萬人,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穿流而過,是中國進入東南亞各國的主要通道。
歷史文化
景洪 ,傣語意為“黎明之城”,古稱“勐泐”、“景隴”,舊稱“徹里”、“車里”。從古至今一直是西雙版納州的政治、
旖旎的傣鄉風光經濟、文化中心。橡膠、砂仁、依蘭香的總產量、畝產量居中國各縣(市)前位,是云南省有名的商品糧、生豬、甲魚生產基地,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27.56億元。動植物、地熱、礦產、水資源極其豐富,有“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之稱,建有亞洲最大的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出口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蝴蝶養殖場;風光風情旖旎濃郁,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每年的國內外旅客達200多萬人次,首批入選“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景洪市城市名片:雨林景洪,柔情傣鄉
通過50年的發展,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區位優勢日漸顯現,云南省政府把其定為參與中、泰、緬、老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國際合作經濟區計劃的中心城市。
景洪市地圖
景洪市交通地圖
熱作寶庫
景洪以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擁有較典型的熱帶面積280萬畝,其余屬亞熱帶面積,成為中國不可多得的熱帶作物寶庫。幾十年來,在國家的幫助下,市委、政府堅持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并重,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在全面規劃論證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產業已成為全市重要的經濟支柱。
橡膠基地
景洪的橡膠種植始于1948年,泰國華僑錢仿周等在人橄欖壩創建 華膠園。1953年初,國家組織專家來景洪進行橡膠可行性考察,同年9月正式成立特種林木試驗場和橄欖壩分場。1956年,為打破國外對橡膠的封鎖,一批科技工作者、復員退伍軍人和支邊青年前往景洪。組建國營農場,發展生產。1963年,在國家和農場的幫助下,當地農民開始試種橡膠。從此,景洪的低丘嶺上,出現了一坡又一坡橡膠樹。
景洪的橡膠林,不僅年年涌翠,裝點關山,并還不遺余力地奉獻膠乳,貢獻人類。
普洱茶的故鄉
普洱茶已馳名中外,但您知道嗎?普洱茶的故鄉在版納,在景洪。《滇海虞衡志》中寫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日攸樂、二日革登”。攸樂即今景洪基諾山鄉。只因當時普洱是茶葉的一個集散地而得名普洱茶。
在景洪、西雙版納的深山密林中,生長著許多野生茶樹,有的樹齡已年逾千年,主干樹圍達3.8米,樹高34米,使茶壇震驚。
除野生大茶樹外,還發現了樹齡達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樹王”,此樹主干直徑達1.38米,樹高僅5.5米。當地哈伲族茶農稱其為“沙歸八瑪”。栽培型“茶樹王”的發現,說明當地植茶歷史的悠久。
“云霧山中出好茶”,景洪的茶葉,以味釅、質優而聞名,史書記載:“倚邦,蠻專茶葉較勝”,而被清廷規定將其列為貢茶。六大茶山每年上繳的貢茶達6.6萬斤,既得“京師尤重之”,又受客商歡迎,因此方有“入山作茶者十萬人”之眾。如今景洪的茶葉種植已遍布全市各鄉鎮,千山萬谷之中處處都有茶園,面積達 萬畝,年產茶葉 萬擔。已成為景洪的又一支柱產業。市內不僅有大渡崗茶廠著名型茶廠,主產茶鄉鎮也建立了一批精制和初制廠。使您不僅可以品嘗傳統名茶——普洱茶,還可品嘗新研制出來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版納銀峰等名茶。茶鄉一定會讓您“品盡古今版納茗,帶走茶農一片心”。
熱帶水果的產地
“頭頂香蕉、腳踩菠蘿、跌倒抓把野生果”。景洪作為我國有限的幾個熱帶水果生產地,特殊的氣候和優越的自然環境,為熱帶水果的種植與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野生水果種類繁多,為水果品種起源、生物進化、植物群落和遺傳育種的研究提供了物種資源。景洪的熱帶水果種植歷史悠久,在《普洱府志》、《十二版納志》中有記載。解放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過對土生土長的果木的篩選、培育和引進熱帶優質水果,現全市已有椰子、香蕉、無眼菠蘿、荔枝、龍眼、菠蘿蜜、紅毛、蛋黃果、牛心果、人心果、芒果(生吃芒、三年芒、呂宋芒、椰香芒、大青芒、臺灣芒等十多個品種)、反季西瓜、甜瓜、沙田柚、曼賽龍、勐侖早西番蓮等數以百計的優良品種。山坡、溝里、馬路邊、街道邊、村寨內、庭院中處處是水果,形成景洪之游的又一風景。
在眾多熱帶水果中,早、中晚熟品種齊全,加之有的果木常年開花、四季結果,使得景洪春有鮮果品,冬有鮮果嘗,月月嘗新果,全年果不斷。不論您什么季節踏上景洪的樂土,均可品嘗到無污染的原產地水果鮮品,見識一個重3公斤以上的無眼菠蘿,一個重1公斤的巨型芒果和小巧如西施的美人指香蕉。
藥用植物的樂土
“進山摔一跤、坐倒三棵藥”形象地說明了景洪藥用植物的豐富。景洪廣闊的山場、肥沃的土地、高溫多濕和冬無嚴寒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藥物的生長。現全市種有陽春砂仁、白豆蔻等南藥 萬畝。景洪這個“植物王國”內的5000多種植物中,包含著豐富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如檳榔、云南樟、革葉樟、兒茶、金雞納、綠殼砂仁、蘿芙木、三椏苦、檀香、腎茶、絞股蘭、美登木……。經有關部門鑒別,確認的藥用植物139科782種,占全國已知藥用植物的14.2%,占云南的38.5%其中景洪、版納特有的“麻罕”、“雅叫哈頓”等種藥物已載入《中國藥典》,另有24種藥物被收入《云南省藥品標準》。
除土生土長的當地品種外,還有大批人工引種的品種在此落籍。其中現已形成產業優勢的有陽春砂仁、爪哇白豆蔻、砂仁。除此之外,現已成為商品的藥材還有蔓芙木、兒茶、檳榔、肉桂、益智仁、大楓子、草果、蘇木、黃草、腎茶、絞股蘭等。
“山上多有治病樹,沒有慧眼不解識”。成為商品的藥材,僅僅是景洪藥用植物樂土上生長的藥材的極少部分。更多的僅是民間自采自用,尚未進行開發應用。
另外,在景洪這介“綠色寶庫”中,有著兩大名貴香王——以花香著稱的番荔科常綠喬木依蘭鮮花提取的香精,就是配制高級化裝品的有名香精依蘭香料。香莢蘭不僅用于制作高級香水,更主要用于調味。香莢蘭干果莢在國際市場上每4千克售價60-70美元。
【交通】
飛機
西雙版納景洪市嘎灑國際機場昆明第天均有數次航班通過自治州首府景洪,空中飛行時間約45分。西雙版納機場于1990年4月建成通航,距景洪市區5公里。昆明至西雙版納航線520公里,飛行時間45分鐘,單程票價450元。每天有6~10個航班,為國內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線,西雙版納機場還先后開辟了至成都、廣州、重慶、天津的國內航線。2000年2月,景洪至泰國曼谷航線正式開通,為省內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昆明至景洪機票價格為:780元(不含機場稅) 機票3、5、7折不等。
汽車
西雙版納景洪市至昆明市的公路里程為692公里,全州一市二縣40個鄉鎮全部通公路,全州總通車里程為3670公里。景洪至勐海、勐臘、大勐龍、打洛等主要干線均為柏油路,現已開通景洪到勐海、勐臘的高速公路,景洪至昆明乘坐臥鋪班車需要9個小時左右。此外,從景洪市到全州的各旅游景點和公園,都可以在汽車站購票上車,票價均按照國家規定,不必有顧慮。但是如果你不在車站上車,注意要和司機討價還價。行車20--24小時,車資在100-170元之間。昆明火車站旁的昆明汽車站有長途汽車(含臥鋪車)前往景洪,旅行社也有專車前往。
輪船
景洪港為水運口岸,現已開辟了至老撾萬象的國際水運航線,中老瀾滄江至湄公河上段多次載貨,載客試航成功。橄欖壩和關累碼頭正在建設中。在景洪市區北部的瀾滄江邊,可乘船前往橄欖壩觀光。
出租車
景洪市區內打車均為5元(一般不打計程表),江北7元、南過境公路7元、機場7—10元、曼弄楓片區7—10元,景洪出租車司機大多為外地人,且經常出現宰客情況,包用租出車去景區談好價錢并告訴司機全程不進店(司機有回扣,且游覽時間會被壓縮),無論去哪里講好價錢再上車。版納國際機場距離市區約4公里,從機場搭乘出租車,一定要講好價。出行時可以要求司機打表計程,計程車市區起步價:7元。
自行車
西雙版納景洪市區不大,騎自行車觀光是很好的旅游方式,版納賓館等處可租車出行(但須每輛車交納200元左右的押金)。
【歷史文化】
潑水節傳說
民間傳說,遠古時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一場災難。夏無雨,春無風,秋無艷陽,淫雨滿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莊稼無法種,田荒地蕪,人畜遭 疫,人類面臨滅頂之災。
那個被人們稱為帕雅晚的人,見到如此光景,決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稟告天王英達提拉。他以4塊木板作成翅膀,騰空而起,沖入天庭,將 人間遇到的災難報告了天王英達提拉。項達提瓣聞狀一查,知道是負責掌管風、雷、電、雨、晴、陰的天神捧瑪點達拉乍無視捧瑪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規,憑借廣大神通,蓄意作亂。而這個捧瑪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天神均對他無可奈何。
為懲處這個亂施淫威的天神,英達提拉裝扮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到捧瑪點達拉乍 家里去串姑娘。被捧瑪點達拉乍長期禁閉在深宮中的7位女兒,對這位英俊伙子一見鐘情。英達提拉便將捧瑪點達拉乍降災人間,使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的實情相告, 7位平日已對父王心情憤懣的善良姑娘,,決心大義滅親,拯救人類。她們天天圍在父王身邊撒嬌,探查他的生死秘訣。面對 嬌女,捧瑪點達拉乍終于吐露了秘密:他不怕刀砍、箭射、也不怕火燒水淹,他怕的是自己頭上的發絲。 姑娘們探得秘密之后,將自己的父親灌得酩酊大醉,乘機 剪下他的一撮頭發,制作了一張“弓賽宰”(直譯為心弦弓,褸必弦弓),他們剛把弓弦對準捧瑪點達拉乍的脖子,他的頭顱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瑪點達拉乍的頭是 只魔頭,落地噴頭,火勢沖天。7位姑娘見狀,不顧安危撲向頭顱抱于情中,魔火頓滅。為撲滅魔火,7位姑娘只好將魔頭抱在懷中,不斷輪換,直到頭顱腐爛。姐 妹每輪換一次,便互相潑一次水沖洗身上污跡,消除遺臭。
捧瑪點達拉乍死后,樹魯巴的麻哈捧重修歷法,執掌風雨,使人間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傳說,修 訂的歷法是由帕雅晚于傣歷六月托夢給他的父親宣布的。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歷法的六月作為辭舊迎新的年節。人們在歡度新年時,相互潑水,以此紀忘那7位大 義滅親的善良姑娘,并寓驅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傳至今。傣歷新年,一般要過三天或四天,通常稱為“宛麥”、“宛惱”、“麥帕雅晚瑪”。“宛麥”是辭舊歲之 日,有些類似農歷的除夕。這天,人們要打掃衛生,準備過年的食品,辭舊歲迎新年。“宛惱”多數年份為一天,有時為兩天,意為空日,不屬于舊年報天數,也不 屬于新年的天數,民間通常把“宛惱”說成是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之日。
傣家
傣族是西雙版納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精巧的竹樓,優美的孔雀舞。傣族少女服飾精美、容姿秀麗、能歌善舞,是西雙迷人的景致之一。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筑。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墻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征。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米裝進新鮮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雙版納特產,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里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正式向外界開放,人們可以親身游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亞熱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