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毛泥嶺居民委員會[430626108001]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花坪居民委員會[430626108002]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白獲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0]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填德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1]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小沅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2]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稻田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3]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新霞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4]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團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5]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玳璋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6]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高古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7]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三里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8]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三坪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09]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張韓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0]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竹嶺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1]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胡舟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2]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九坳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3]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石塘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4]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石嶺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5]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青橋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6]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招賢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7]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鐘家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8]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板口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19]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鳳形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0]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松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1]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高義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2]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東皋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3]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柘沖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4]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雁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5]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東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6]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天鵝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7]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尖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8]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下白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29]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柘莊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0]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萬谷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1]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黃泥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2]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吉山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3]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哲寮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4]
- 湖南省平江縣梅仙鎮姜沅嶺村民委員會[430626108235]
長途區號:0730 | 郵政編碼:414000 | |
車牌號碼:湘F | 行政代碼:4306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平江縣 | 行政級別:鎮 |
梅仙鎮位于縣境東北部,地處幕阜山南麓,距平江縣城15公里,東鄰鐘洞,南抵城關鎮,西接余坪,北連南江,106國道貫穿南北,昌江河由東北斜插西南。境內有山名梧桐山。“其木多梧桐”,故名。平江八景之一的風景勝地“梧桐夜雨”即此。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時,南昌尉梅福棄官隱居于此,鑿九井,引清泉,煉丹成仙;一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念其忠誠,敕封為“梅仙”。后人遂以其隱居之地為梅仙。
梅仙鎮域清代為南江鄉11都,民國時期為梅仙區梅福鄉。建國后初隸4區,后置梅仙辦事處,1958年為梅仙人民公社,后改為鄉,1984年建鎮為梅仙鎮,1995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團山鄉、柘莊鄉、梅仙鎮合并建為梅仙鎮。轄36個村,2個居委會,6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0489人,集雨面積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664畝,總山林面積199866畝。鎮域工業產品以長石粉、鋁銀粉、石英粉、石灰、鞭炮為主,農副產品以黑山羊、牲豬、土雞、茶葉、柑橘、板栗為主。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0548萬元,各類稅收640萬元,財政總收入為875萬元,人平純收入1650元,人均產糧325公斤。
鎮區梅仙位于鎮域中部。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形成集市,清代稱梅仙市。民國21年(1932)即有常住人口1200余人。1949年有房屋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1984年建鎮時鎮 區建成區面積0.8平方公里。2000年,鎮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齊全,現有常住人口5800多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20人。
鎮區各種行政機構齊全,有縣直部門4個,鎮直部門23個。個體經濟蓬勃發展,有個體私營企業35家,個體工商戶568家,從業人員1530人。2000年鎮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250萬元,各類稅收總額280萬元,財政收入310萬元。文衛事業蒸蒸日上,集鎮內有縣辦中學和鎮辦中學各1所,中心小學1 所,幼兒園2所,共有教職工115人。近幾年來,教學硬、軟件設施得到了大大改善,教育教學質量居全縣前列,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2000年投資40萬元建立的中心衛生院,有醫護人員60人,其主治醫生5人,能開展內、外、婦、幼、五官等中西臨床業務和照片、透視、檢驗等醫療項目。鎮區有醫療分點10個,鄉村醫生15人,為居民就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車輛繁多,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