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街東村委會[610528107200]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街西村委會[610528107201]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程鄭村委會[610528107202]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孝義村委會[610528107203]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汝林村委會[610528107204]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皇甫村委會[610528107205]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三寨村委會[610528107206]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郭喬村委會[610528107207]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南川村委會[610528107208]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高堂村委會[610528107209]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賀蘭村委會[610528107210]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西河村委會[610528107211]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聯合村委會[610528107212]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義合村委會[610528107213]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呂蘭村委會[610528107214]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惠劉村委會[610528107215]
- 陜西省富平縣留古鎮大眾村委會[610528107216]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
車牌號碼:陜E | 行政代碼:610528(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富平縣 | 行政級別:鎮 |
留古鎮位于富平縣城東南10公里處,溫泉河東岸,南接演兩康橋,東鄰張橋鎮。東西南北寬約7公里,總面積49平方公里。轄程鄭、孝義、大眾、呂蘭、義合、聯合、高堂、惠劉、西河、賀蘭、南川、三寨、郭喬、皇甫、街西、街東、汝林17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業人口3.2萬人,耕地面積6.5萬畝。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富平縣農業大鎮之一。
交通便利,吝富路橫穿東西,由康路縱貫南北,西禹高速公路、西韓鐵路穿境而過,惠劉火車站距鎮政府4公里,鎮內村村道路暢通無阻。
水利發達,鎮內南北二塬分別為抽黃、抽渭灌區,
交口抽渭灌區八級站十支渠一條,抽水站四處,機井280眼。由荷蘭、三寨兩大水庫,庫容350萬立方米。全鎮有效灌溉面積5萬畝占可耕地面積90%。
通訊快捷,程控電話普及全鎮,寬帶網接入,移動通訊發達,信息交流暢通快捷,留古人民已邁入信息時代。
文化繁榮,留古鎮以保留古衣集貿之風而得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清代的劉恒業,系街西村人,入選翰林院,以繪畫聞名于世,現存名作《五貓圖》一幅,被后人稱為“貓翰林”。近代的劉子范(1897—1968)于1927年捐資創建東壁小學(現留古初中),是富平縣新式教育的倡導者。
鎮內有文物古跡多處,其中位于大眾村的西魏文帝永陵遠近聞名,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豐富的文化旅游開發資源。
新時期的留古人建起了富平縣最早的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全鎮各村也建立了社火隊,其中孝義村的“卞家龍”享譽省內外,群眾的文化生活十分豐富,逢年過節熱熱鬧鬧。
近年來,留古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特色優勢產業調整步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城鎮建設力度;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提高多元經濟發展,不斷推廣規;a業化經營;努力推動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加快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經濟增長;積極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政府服務職能,調動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南菜北移”工程,平衡區域經濟發展,著力培育瓜菜、果業、畜牧、農產品加工、勞務輸出五大產業,圍繞“三個文明”建設,全方位多層次領導留古人民邁向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