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新城鄉 白河鄉 灣塘鄉 白云鄉 新現鄉 玉屏鎮 |
長途區號:0873 | 郵政編碼:661200 | |
車牌號碼:云G | 行政代碼:532523 | |
隸屬政區: 紅河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南部,紅河州東南部,東與文山州文山縣、馬關縣相連,西南與個舊市相望,南同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縣接壤,北與省級經濟開發區蒙自縣毗鄰。滇越鐵路、昆河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陸上交通要道。全縣國土面積1906平方公里,轄6鄉1鎮,76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94個自然村,895個村民小組。縣內居住著苗、漢、彝、壯、瑤等民族,總人口149101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0%,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62%,是一個典型的集“民族、邊疆、山區、貧窮”于一體的苗族自治縣。境內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00%,屬典型的山區縣。由于海拔高差較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加之地處低緯,受東南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境內濕潤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動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條件。
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郵編:661200。代碼:532523。區號:0873。拼音:Pingbian Miaozu Zizhiian。
行政區劃
屏邊苗族自治縣轄1個鎮、6個鄉:玉屏鎮、新現鄉、和平鄉、白河鄉、白云鄉、新華鄉、灣塘鄉。
歷史沿革
1913年設靖邊行政委員會。1933年設屏邊縣。1963年改屏邊苗族自治縣。
2000年,屏邊苗族自治縣轄1個鎮、7個鄉:玉屏鎮、滴水層鄉、新現鄉、和平鄉、白河鄉、白云鄉、新華鄉、灣塘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908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玉屏鎮 17542 滴水層鄉 13252 新現鄉 20506 和平鄉 27502 白河鄉 22468 白云鄉 16740 新華鄉 17859 灣塘鄉 13219
2001年,全縣轄1個鎮、7個鄉:玉屏鎮、滴水層鄉、新現鄉、和平鄉、白河鄉、白云鄉、新華鄉、灣塘鄉。
2003年3月28日,云政復[2003]25號:撤銷屏邊縣玉屏鎮、滴水層鄉,設立玉屏鎮。
2005年,灣塘鄉政府駐地從水果隊遷移至沙壩。
自然資源
屏邊資源豐富,全縣有森林面積130余萬畝,其中人工林40余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0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5.4%。南溪河、新現河、綠水河、那么果河縱貫全境,水能理論蘊藏量56.94萬千瓦,可開發利用近30萬千瓦。目前已開發11萬余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銻、鉛、鋅、鎢、錳等有色金屬和大理石、硅石、花崗石、無煙煤、磷等非金屬礦。熱區(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可開發利用的荒山荒披50 余萬畝,適宜種植荔枝、龍眼、肉桂、香(芭)蕉、菠蘿等熱帶水果,目前已種植優質龍眼、荔枝、芒果3萬余畝,香蕉、菠蘿5萬余畝。境內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許多古老而珍稀的野生植物。現有野生植物188科3619種,其中國家保護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有115種,各種動物有35目111科555種。屏邊蘇鐵、多頭桫欏、中華蜂猴、中華赤面猴堪稱世界四絕。以大圍山原始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旅游業開發前景廣闊,大圍山原始森林和縣內的珍珠洞、白河溫泉、火山遺址、靈寶山石窟藝術、人字橋、烈士陵園、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瑰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