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1-02-20
唐河縣介紹
行政區(qū)劃:上屯鎮(zhèn) 源潭鎮(zhèn) 張店鎮(zhèn) 郭灘鎮(zhèn) 湖陽鎮(zhèn) 黑龍鎮(zhèn) 大河屯鎮(zhèn) 龍?zhí)舵?zhèn) 城關(guān)鎮(zhèn) 蒼臺鎮(zhèn) 東王集鄉(xiāng) 畢店鎮(zhèn) 少拜寺鎮(zhèn) 城郊鄉(xiāng) 桐河鄉(xiāng) 昝崗鄉(xiāng) 祁儀鄉(xiāng) 馬振撫鄉(xiāng) 古城鄉(xiāng) 桐寨鋪鎮(zhèn) |
長途區(qū)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
車牌號碼:豫R | 行政代碼:411328 | |
隸屬政區(qū): 南陽 | 行政級別:縣 |
唐河縣地圖唐河縣豫西南南陽盆地東部,東鄰?fù)┌、泌陽,西接新野、南陽,北與社旗毗連,南同湖北棗陽接壤。地處北緯32°21′—32°55′,東經(jīng)112°28′—112°16′,東西長74.3公里,南北寬63公里,總土地面積2512.4平方公里。
該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qū),屬北亞熱帶季風(fēng)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日照總時(shí)數(shù)平均為2187.8小時(shí),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5.2℃,歷年月平均氣溫最低1.4℃,最高28.0℃。全年無霜期233天,≥0活動積溫5500℃,≥10℃活動積溫4939。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
行政區(qū)劃
唐河縣轄2個街道、12個鎮(zhèn)、7個鄉(xiāng):濱河街道、文峰街道、源潭鎮(zhèn)、張店鎮(zhèn)、郭灘鎮(zhèn)、湖陽鎮(zhèn)、黑龍鎮(zhèn)、大河屯鎮(zhèn)、龍?zhí)舵?zhèn)、桐寨鋪鎮(zhèn)、蒼臺鎮(zhèn)、上屯鎮(zhèn)、畢店鎮(zhèn)、少拜寺鎮(zhèn)、城郊鄉(xiāng)、桐河鄉(xiāng)、昝崗鄉(xiāng)、祁儀鄉(xiāng)、馬振撫鄉(xiāng)、古城鄉(xiāng)、東王集鄉(xiāng)。縣人民政府駐城關(guān)鎮(zhèn)。
城關(guān)鎮(zhèn) 面積:26.28平方千米 人口:8.2萬人 代碼:411328100
是全縣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交通中心。2006年,轄4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新春街居委會、新民街居委會、新安街居委會、新華街居委會、常花園村、郭莊村、焦莊村、謝莊村。
2007年1月4日,正式撤銷城關(guān)鎮(zhèn),分別成立濱河街道辦事處和文峰街道辦事處。
源潭鎮(zhèn) 代碼:411328101
2006年,轄42個村委會:馬灣村、代店村、齊湖村、竹元村、田莊村、黨坡村、劉崗村、張建莊村、小李店村、姬莊村、黨老莊村、良于莊村、黨莊村、崔莊村、白廟馮村、夭莊村、劉莊村、閆莊村、張樓村、袁樓村、三王莊村、賈營村、春樹李村、齊莊村、仝莊村、北門村、倉庫村、源中村、袁莊村、宋溝村、王灣村、何莊村、蔡莊村、龔崗村、徐崗村、春坡村、焦崗村、曹崗村、李灣村、張崗村、馬埂村、源潭村。
張店鎮(zhèn) 代碼:411328102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張店村、牛莊村、北馬莊村、曾莊村、喬莊村、桃元寨村、馬坡村、胡集村、黑龍廟村、吳宅村、牛園村、秦劉莊村、馬店村、后崗村、同堂村、同樂村、王營村、陳崗村、韓趙灣村、喬崗村、白秋村、楊營村、崗村、付崗村、南馬莊村、孫店村、李宅村、宋莊村、牛三門村、牛二門村、牛五門村。
郭灘鎮(zhèn) 代碼:411328103
2006年,轄30個村委會:王張營村、楊店村、謝莊村、喬灣村、許崗村、楊橋村、蒿莊村、李樓村、孟莊村、柴灣村、李莊村、郭灘村、后灣村、前灣村、董營村、張關(guān)營村、馬崗村、喬崗村、劉莊村、后崗村、老崗村、吳莊村、馬莊村、大樹趙村、羅灘村、荊北李村、板橋王村、穆莊村、遂王村、清河村。
湖陽鎮(zhèn) 代碼:411328104
2006年,轄3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武崗村、仝灣村、馬洼村、葉山村、周安村、張灣村、荊爬溝村、馬灣村、郭莊村、前胡村、陳樹元村、大王莊村、大橋符村、亢寨村、候大廟村、曲溝村、陳樓村、邢莊村、常莊村、新店村、楊寨村、活水溝村。
黑龍鎮(zhèn) 代碼:411328105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黑龍村、王樓村、三官廟村、栗樹程村、鄭營村、謝莊村、湖東村、湖西村、張莊村、郝莊村、李店村、尚莊村、廣佛寺村、許莊村、小李營村、尹田村、石灰窯村、趙莊村、趙郎莊村、楊莊村、水泉村、朱莊村。
大河屯鎮(zhèn) 代碼:411328106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大河屯村、五里埠村、牛莊村、劉樓村、糞堆王村、褚莊村、王老莊村、李灣村、秦崗村、郝馬莊村、馬莊寨村、邢李莊村、郝樓村、喬莊村、肖莊村、趙寨村、申沖村、下崗村、付莊村、法云寺村、陳莊村、車廂店村、前張灣村、后張灣村。
龍?zhí)舵?zhèn) 代碼:411328107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龍?zhí)洞、太山村、小張莊村、崗陳村、白莊村、高營村、王謝莊村、找子莊村、嚴(yán)營村、小井楊村、小河陳村、中徐村、史橋村、楊廟村、段莊村、趙河村、李油坊村、鐘莊村、吊橋村、龔莊村、何莊村。
桐寨鋪鎮(zhèn) 代碼:411328108
2006年,轄37個村委會:桐寨鋪村、雷莊村、栗園村、陳園村、唐崗村、東張營村、高營村、高莊村、司莊村、史莊村、代河村、劉堂村、肖堰村、大許沖村、王莊村、李崗頂村、李營村、趙中鋪村、范莊村、王茨園村、劉斌橋村、邱觀村、十八里黨村、曹莊村、張莊村、碾盤橋村、惠老營村、東崔莊村、趙冢村、大毛莊村、周莊村、宋營村、劉圪瘩村、李松莊村、闞營村、新莊村、李營寨村。
蒼臺鎮(zhèn) 代碼:411328109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宋灣村、三皇鎮(zhèn)村、后灣村、陳排灣村、丁灣村、常寨村、蒼臺村、朱李灣村、栗湖趙村、于灣村、郭莊村、趙橋村、五里陳村、郜河村、高彭村、謝家莊村、丁崗村、邵莊村、康莊村、閆莊村。
上屯鎮(zhèn) 代碼:411328110
2006年,轄32個村委會:楊背村、茨元村、劉元村、馬屯村、叟劉村、楊崗村、房灣村、河套村、趙吉屯村、長秋村、下屯村、高莊村、南馮莊村、柳莊村、郭店村、常灣村、馬營村、張清寨村、三基屯村、卜其王村、熊莊村、小陳莊村、甘河灣村、丁崗村、上屯村、靖灣村、北馮莊村、五美屯村、井崗?fù)痛、齊莊村、關(guān)莊村、白湖村。
畢店鎮(zhèn) 代碼:411328111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西古城村、肖棚村、鄭崗村、靳崗村、王西甫村、張心一村、常趙莊村、張延令村、沙河鋪村、陳馬莊村、大姚崗村、楊家柳村、鳳凰樹村、洪廟村、老謝莊村、大阮莊村、仝崗村、柿樹元村、老店村、夏莊村、王李棚村、畢店村。
少拜寺鎮(zhèn) 代碼:411328112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少拜寺村、黃莊村、李崗村、彭寨村、大田莊村、小河李村、小河劉村、郝常莊村、七臺村、楊樓村、邢莊村、后牛溝村、南田莊村、澗嶺店村、東坡村、董崗村、胡洼村、鄧崗村、韓莊村、棗莊村。
城郊鄉(xiāng) 代碼:411328300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陳莊村、后洼村、大井村、王崗村、楊莊村、周廟村、太山村、曾溝村、果園村、謝沖村、朱莊村、秦沖村、王莊村、劉洼村、劉莊村、常崗頭村、呂灣村、馮崗村、權(quán)莊村、謝崗村、段灣村、景莊村、邢莊村、南張灣村、牛莊村、七里井村、大張莊村、徐莊村、四里橋村、七里溝村、八里崗村、劉馬洼村、仝營村、北張灣村、小羅灣村、牛園村、方莊村。
桐河鄉(xiāng) 代碼:411328301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桐一村、桐二村、桐三村、桐四村、陳莊村、李營村、范營村、邱莊村、吳莊村、申老家村、官園村、硯河村、小郭莊村、耿莊村、大郭莊村、沈橋村、年莊村、清河村、李司莊村。
昝崗鄉(xiāng) 代碼:411328306
2006年,轄26個村委會:昝崗村、趙建莊村、蘇店村、前楊店村、蔡崗村、丁莊村、房云寺村、大樹李村、黃樓村、徐莊村、白坡村、白崗村、劉馬店村、二宅村、胡莊村、滿崗村、閩營村、申菜園村、王屯村、趙崗村、溝西村、棗林屯村、付洼村、朱店村、大方莊村、崗柳村。
祁儀鄉(xiāng) 代碼:411328307
2006年,轄26個村委會:祁儀村、許河村、常莊村、尚沖村、臨泉村、南崗村、杜門樓村、王油坊村、王田村、興堂村、孫莊村、元山村、張馬店村、萬莊村、大張莊村、古溝村、羅山村、板蒼村、寨橋村、老河村、前棚村、郭樓村、蔣崗村、油坊崗村、孫崗村、朱元村。
馬振撫鄉(xiāng) 代碼:411328308
2006年,轄23個村委會:馬振撫村、姚湖村、郭橋村、關(guān)地村、前莊村、姚崗村、栗棚村、八里沖村、牛寨村、雙河村、郝莊村、胡營村、簡莊村、賈莊村、冷近溝村、李莊村、二烈村、綿羊山村、下沖村、逯崗村、上劉莊村、太章村、王莊村。
古城鄉(xiāng) 代碼:411328309
2006年,轄26個村委會:付灣村、郭其茂村、黃店村、柳樹莊村、大許沖村、風(fēng)凰臺村、羅崗村、王惠村、魏莊村、姚老莊村、杜莊村、方莊村、溫莊村、小常莊村、古城村、張沖村、米莊村、倪河村、徐崗村、曲百科村、前王崗村、長橋村、井樓村、夭莊村、黃宅村、闞莊村。
東王集鄉(xiāng) 代碼:411328311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草場村、前崗村、藏崗村、李莊村、王寨村、李華村、黃棚村、王集村、郝莊村、牛莊村、王莊村、邱坡村、郝店村、羅莊村、安店村、鄭溝村、楊莊村、朱廟村、安莊村。
歷史沿革
唐虞三代
為禹貢豫州的疆域。
春秋
為楚國疆域。
戰(zhàn)國
為韓國疆域。
秦
屬南陽郡。
漢
今縣地在湖陽(今唐河縣湖陽)、棘陽(今新野栗河一帶)、比陽(今泌陽)、平氏(今桐柏平氏)、春陵(今唐子山一帶)五縣境內(nèi)。歸南陽郡。
三國
屬魏國
晉
今縣境在南陽國的比陽(今泌陽縣,古縣城在今泌陽縣城東,已不存)。秒義陽郡的棘陽、平氏三縣境內(nèi)。屬荊州。
南北朝
宋(公元四二0——四七九年),比陽屬廣平郡,棘陽屬河南僑郡,湖陽屬新野郡兼河南僑郡境。今縣地在三縣境內(nèi)。齊、梁、陳均無考。
北魏(公元三八六——五三四年)設(shè)陳陽、上馬二縣屬南襄州襄城郡。今縣地大部在上馬、比陽二縣境內(nèi),兼有漢廣郡、舞陽郡境。
西魏(公元五三五——五五六年)比陽屬淮州,上馬屬湖州。
隋
開皇(隋文帝年號)五年(公元五八五年),改淮州為顯州。大業(yè)(隋武帝年號)三年(公元六0七年)廢顯州為淮安郡,管轄比陽、平氏(今桐柏縣平氏)、慈丘(今縣東七十里,故址已不存)等七縣。湖陽、上馬二縣屬春陵郡,后入淅陽郡。今縣地在五縣境內(nèi)。
唐
武德(唐高祖年號)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廢顯州、湖州,以唐城山(即今湖陽南唐子山)更名唐州(此時(shí)的唐州即原來的昌州,州治在棗陽)。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將州治遷移到比陽(泌陽縣)。
開元(唐玄宗年號)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重設(shè)上馬縣。
天寶(唐玄宗年號)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改唐州稱淮安郡;改上馬縣為泌陽縣(即今唐河縣),歸山南東道管。
乾元(唐肅宗年號)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又改淮安郡為唐州,管轄比陽、慈丘、方城、桐柏、湖陽、平氏、泌陽七縣。州治在比陽。
天佑(唐昭宗年號,唐哀帝襲用)三年(公元九0六年)分比陽以西今縣地為唐州,州治遷移到泌陽(即今唐河縣城),更名泌州。
五代
后梁(公元九0七——九二三年),泌陽為泌州州治。
后唐(公元九二三——九三六年)改泌州為唐州。
后晉(公元九三六——九四七年)又改唐州為泌州。
后漢(公元九四七——九五0年)又改泌州為唐州。
后周(公元九五一——九六0年)仍為唐州,去慈丘縣入比陽(今泌陽縣)。
宋
唐州管轄泌陽(為州治)、湖陽、比陽、桐柏、方城五縣,歸京西南路。
紹興(高宗年號)十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唐州割給金,二十年復(fù)歸宋。
金
大定(金世宗年號)四年(公元一一****年,也是宋隆興二年),宋與金議和,金割得唐州,改名裕州,仍管泌陽、湖陽、比陽、方城、桐柏五縣,歸南京路。
貞佑(金宣宗年號)元年(公元一二三年)廢湖陽縣。
元
元初復(fù)設(shè)湖陽縣。
至元(元世祖年號)八年(公元一二七一年)
唐州管轄泌陽、比陽、湖陽、桐柏四縣,改屬南陽府。
。ê螅┲猎樀勰晏枺┤辏ü蝗吣辏⿵U湖陽、比陽、桐柏三縣,唐州只管轄泌陽一縣、倚郭。
明
洪武(明太祖年號)初(公元一三六八年)仍為唐州。
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改唐州為縣。
洪武十二年(公元一三七九年)設(shè)泌陽縣(即今泌陽縣)。
成化(明憲宗年號)十二年(公元一四七六年)設(shè)桐柏縣,唐、桐、泌三縣統(tǒng)屬南陽府,歸河南江北行省管轄。
清
仍叫唐縣。
中華民國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改唐縣為沘源縣。
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改為唐河縣,屬河南省第六行政區(qū)(即南陽專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七年秋唐河縣解放后,分為唐南縣(政府在祁儀);唐西縣(政府在白秋);唐北縣(政府在縣城)。屬中原解放區(qū)桐柏軍區(qū)。
一九四九年三月又并三縣為唐河縣。屬南陽專區(qū)。
唐河縣歷史悠久,境內(nèi)有多處仰韶、屈家?guī)X文化遺存。城郊寨茨崗和湖陽影坑新石器時(shí)期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表明,唐河一帶具有黃河流域仰韶文化與江漢平原屈家?guī)X文化互相融合的明顯特征。唐河縣夏、商時(shí)代為《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申、謝、唐、蓼國地。秦置湖陽縣,屬南陽郡。西漢、東漢和三國時(shí)為湖陽縣(邑),屬南陽郡。晉為棘陽縣地,屬義陽郡。南北朝時(shí)北魏于縣境置鐘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guān)鎮(zhèn)為當(dāng)時(shí)的襄城縣治,以后歷為州治、縣治。隋朝境內(nèi)為上馬、湖陽2縣,屬舂陵郡。唐為泌陽縣,先后屬唐州、泌州。五代十國時(shí),縣屬泌州。宋代屬唐州。金沿宋制。元代廢湖陽縣入泌陽縣仍屬唐州。明清降唐州為唐縣,屬南陽府。民國13年改作為唐河縣,屬汝陽道,后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1947—1948年境內(nèi)設(shè)唐河(北)、唐南、唐西3縣。1949年3月“三唐”合并為唐河縣,屬河南省南陽行政區(qū)。
唐河縣是古代京都長安、洛陽通向江漢平原的隘道要沖,物阜民豐,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齊、韓、魏三家聯(lián)軍在今唐河大敗楚軍。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劉邦率兵攻湖陽,據(jù)南陽,入武關(guān),進(jìn)軍咸陽。新莽地皇年間,劉秀起兵新野,攻占湖陽。唐代黃巢起義軍與官兵鏖戰(zhàn)唐州,威逼京都。南宋名將岳飛及其部將王貴、張憲、董先多次在唐州大敗金兵。紹定六年(1233年),宋將孟珙屯田唐州,以拒金兵。明清流域。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shí)期,賀龍率領(lǐng)的紅二軍團(tuán)、徐向前率領(lǐng)的紅四方面軍、程子華率領(lǐng)的紅25軍轉(zhuǎn)戰(zhàn)于唐河。1939年“新唐事變”發(fā)生后,唐河軍民數(shù)度與日軍展開浴血戰(zhàn)斗。1940年5月9日,國民革命軍173師師長鐘毅戰(zhàn)死于蒼臺北丁灣的唐河河灘上。1945年10月,李先念率領(lǐng)的新四軍五師、王樹聲率領(lǐng)的河南軍區(qū)部隊(duì)、王震率領(lǐng)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duì)共6萬余人進(jìn)入桐柏山,組成中原軍區(qū),司令部駐湖陽南新店村。1947年11月,陳(賡)謝(富治)兵團(tuán)解放唐河縣城。1948年中共桐柏區(qū)委關(guān)于支前、土改等重要會議分別在昝崗召開。
唐河這塊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一代代的杰出人物。漢光武帝劉秀的大將馬武、光祿大夫樊宏皆生于湖陽。唐河歷史上的文韜武略還有曲端、李堅(jiān)、曹應(yīng)琦等。近代和現(xiàn)代更是人才輩出,燦苦群星,諸如革命烈士張星江、周邦彩,著名哲學(xué)家馮友蘭、地質(zhì)學(xué)家馮景蘭、文學(xué)家馮沅君、詩人李季、考古學(xué)家徐旭生、園藝學(xué)家郭須靜、植物生態(tài)學(xué)家曲仲湘、飛機(jī)機(jī)械師鐘越、醫(yī)學(xué)家楊慈云以及著名教授馮宗璞等。
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政治、軍事地位,形成了全縣眾多的文物勝跡。唐河縣城內(nèi)的泗洲塔、文筆峰和文廟大成殿、桐河鄉(xiāng)的棘陽關(guān)遺址、上屯鄉(xiāng)的馬武城遺址、湖陽鎮(zhèn)的公主墓、白馬堰、源潭鎮(zhèn)的山陜會館以及80年代在唐河城東修建的張星江烈士陵園等,展示了唐河的文化風(fēng)貌和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
唐河縣現(xiàn)有人口127.7萬人,轄13鎮(zhèn)7鄉(xiāng),206.24萬畝耕地。漢族人口占總?cè)丝诘?8.8%,回、壯、蒙古、滿、土家、藏、布依、朝鮮、苗等12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02%?h人民政府駐地城關(guān)鎮(zhèn)。縣城西距南陽市54公里,東北距省會鄭州市27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