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東大居委會[341126101001]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太平居委會[341126101002]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菜市居委會[341126101003]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中心居委會[341126101004]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馬灘居委會[341126101005]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西關居委會[341126101006]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車站居委會[341126101007]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濠梁居委會[341126101008]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臨西居委會[341126101009]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農業村委會[341126101200]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蔬菜村委會[341126101201]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漁業村委會[341126101202]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山后村委會[341126101203]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夫子郢村委會[341126101204]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琉璃崗村委會[341126101205]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周圩村委會[341126101206]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勝利村委會[341126101207]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十里鋪村委會[341126101208]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姚西村委會[341126101209]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姚東村委會[341126101210]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五里墩村委會[341126101211]
- 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鎮胡府村委會[341126101212]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
車牌號碼:皖M | 行政代碼:3411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鳳陽縣 | 行政級別:鎮 |
臨淮鎮古成濠州,為歷史通衢要地,是安徽省四大歷史名鎮之一,屬鳳陽縣標準建制鎮,她地處淮河中游,蚌埠市東部。全鎮面積35.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達8平方公里。轄8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一個公安分局,一個派出所,三個民警值班室。全鎮總人口五萬人,農業人口有21235人,耕地面積2萬余畝。
臨淮鎮歷史悠久,早在堯舜時期即為涂山氏國,以后歷代統治者都在臨淮建州設府,立郡置縣,四九年國務院曾暫列為臨淮市,五四年起臨淮鎮定為國家標準建制鎮。臨淮鎮有較多的人文景觀、歷史景點。如:莊子釣魚的觀魚臺;皇廟附近的戚繼光點將臺;古代建過連結淮河兩岸的浮橋,煙鎖浮橋為鳳陽八景之一;唐玄宗在聞賢門內建過開元寺,寺內建有南華樓;入淮口上的廣運橋;馬灘街上的濠梁驛站;霸王城的雄風尤在。這些都記載著古濠梁輝煌的歷史。
臨淮鎮地勢是丘林北端和淮河南岸的平原地帶,處在我國季風氣候區,溫暖帶和亞熱帶的交匯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5度,年平均降雨量達900毫米以上,雨水充沛,緊鄰淮河,水資源非常富足,臨淮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鐵路、省道307線縱貫東西,在省道307線門臨路兩旁投資辦企業,有得天獨厚條件。鳳陽火車站設在鎮內,可北上首都,南接金陵;臨淮鎮港口日吞吐貨物近三千噸,上至華東重要商城蚌埠市,下可達江入海。臨淮鎮不僅是鳳陽縣工、商業重鎮,而且是沿淮水陸重要的交通樞紐。
臨淮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農業穩鎮,工業富鎮,引資活鎮,科教興鎮”的思想,以抓“招商引資”為核心,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全面推動臨淮鎮經濟發展。臨淮鎮工業企業發達,全鎮有工業企業456家。百萬元以上的企業283家,千萬元以上企業8家,東盾木業有限公司、水箱廠、橡膠廠、金達加油站、宏利液化氣站、御膳油脂有限公司、龍興工貿已成為臨淮鎮支柱性企業。農業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開展“雙培雙帶”和“雙百工程”活動,發展“二優一高”農業,建雙孢菇生產示范基地1萬平方米,蔬菜大棚1千畝,精養水面2500畝,農民年人均收入達2400元。2003年臨淮鎮實現企業總產值達6.5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6億元,農業總產值2869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元,財政稅收收入6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