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胡橋村委會[341323102200]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雙橋村委會[341323102201]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王橋村委會[341323102202]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三橋村委會[341323102203]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單營村委會[341323102204]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晏路村委會[341323102205]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張龍村委會[341323102206]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宋河村委會[341323102207]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紅星村委會[341323102208]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陸集村委會[341323102209]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柯湖村委會[341323102210]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朱圩村委會[341323102211]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砂壩村委會[341323102212]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廟李村委會[341323102213]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綠肥廠[341323102400]
- 安徽省靈璧縣黃灣鎮大山林廠[341323102401]
長途區號:0557 | 郵政編碼:234000 | |
車牌號碼:皖L | 行政代碼:3413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靈璧縣 | 行政級別:鎮 |
黃灣鎮位于靈城西南22公里處,南隔沱河與固鎮縣相望,東與該下楚漢相爭的古戰場相連,靈固路中穿而過。23個行政村(居),204個村民組,129個自然莊,總面積為17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5萬畝,可養殖水面1.2萬畝。到2000年底,全鎮“五普”后總戶數達到9680戶,總人口為46982人,男23281人,女23701人。該鎮土壤肥沃,土質主要有砂礓土、黑土、粘黃土。地形顯示,西北高,東南凹。適宜于各種農作物生長和機械化生產。年降雨量分布不均,是一個易澇易早自然災害較為頻繁的平原地帶。境內有南北兩條沱河過境,總長為18.6公里。主要大、中溝有朱砂溝、戈溝、靈中運河、姚溝、黑泥溝、靈西運河貫穿南北,承擔著所有農田儲水灌溉與排澇防洪。地下水系分布均勻,蓄水量豐富,水質好,保障全鎮人畜飲水、農田灌溉。到2000年,全鎮共實現機井配套1200余眼,農田噴灌面積達100%。
農業經濟。該鎮是個農業大鎮,種植業和養殖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幾年來。鎮委、鎮政府緊緊圍繞市場狠抓作物結構調整和科技服務兩大工程,使種植業向特色型、高效型、規模型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0年底,全鎮花生發展面積上升到6.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近一半。全鎮新涌現出靠種花生走上致富路的一大批典型大戶。實現了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花生帶動工程的戰略目標。2000年,全鎮糧油總產量在嚴重受到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仍達到33859.3噸,總產值達到1.3億元,其中,高效型的瓜果、菜、煙、麻、藥、林等經濟作物產值約占30%。養殖業向良種化、規模化、特種養殖方面發展。兩年來,全鎮新增規模養殖場、戶150余個。2000年,場、戶中生豬出欄8752萬頭,大牲畜出欄3245頭,家禽年末出欄291萬只,肉蛋產量1325噸,特種養殖達5萬只(頭)。水產量25.8噸,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所下達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
2000年,是執行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稅費改革的第一年,鎮委、鎮政府嚴格按照省、市、縣所下達的稅費改革一系列政策,抓好農業稅征收工作,全鎮午秋兩季征收農業稅入庫達384.6萬元,工商稅收入庫36.7萬元。鎮委、鎮政府還出臺了稅費改革的配套措施,大力精減機構,壓縮一切不合理的費用開支,基本實現了保工資發放、保正常工作運轉、保社會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