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仁歐村[542322100201]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雪堆村[542322100202]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崗巴村[542322100203]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恰娃村[542322100204]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崗嘎村[542322100205]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雪麥村[542322100206]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嘎布村[542322100207]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孔阿村[542322100208]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米如村[542322100209]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白瑪當村[542322100210]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吉龍村[542322100211]
- 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多龍村[542322100212]
長途區號:0892 | 郵政編碼:857000 | |
車牌號碼:藏D | 行政代碼:542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南木林縣 | 行政級別:鎮 |
南木林鎮位于南木林縣中西部,四周與秋木、卡孜、達那、甲措、謝通門等交界,轄區面積3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115.23畝,人口1340戶7797人。鎮政府駐地仁歐村,海拔4000米左右,毗鄰縣城,鎮政府住房面積450平方米。
“南木林”藏語意為“全勝洲”。在吐蕃王朝時期稱為“扎西孜”、“湘”,清朝初期改稱“南木林雪”、“朗”、“朗告嶺”,后來達賴嘎廈政府于此設立宗政府,故又稱“南木林宗”。1960年成立南木林區,下轄南木林、達那、崗巴、米洳、白瑪當、吹鄉等6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設為單列鄉,直接隸屬南木林縣人民政府領導。管轄原南木林區的南木林鄉、崗巴鄉、米洳鄉。1989年3月撤銷鄉政府,改建鎮政府,管轄范圍不變。1999年8月,撤銷原單列鄉白瑪當鄉,將其區域合并入南木林鎮。至2000年,南木林鎮管轄仁歐、雪堆、嘎布、崗巴、孔阿、卡娃、米洳、白瑪當、多龍、崗嘎、吉龍12個村委會。
南木林鎮地處湘河流域中心地區,全鎮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適宜冬小麥、青稞、豌豆、油菜的種植,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大鎮。近幾年農牧民群眾積極引進蔬菜種植技術,積極向外輸出勞務,大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副業收入和現金收入。2000年,全鎮糧油總產量7986332斤,牲畜存欄數29692頭(只、匹),農村經濟總收入10077935元,人均收入991.19元。
南木林鎮政府處于毗鄰縣城的特殊位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聯接各鄉的交通樞紐。鎮內有歷史悠久的自治區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湘河鐵索橋,有1992年修建通車的湘河公路大橋,有1995年擴建總裝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拉崗電站,2000年6月峻工的裝機容量為150千瓦的南木林鎮提灌站,尤其毗鄰鎮政府的南木林縣城,在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大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修建有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漢式風格的建筑物,有銀行、醫院、郵電、學校等公共設施。城市布局已初具雛形,城市設施已較為齊全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