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葉店居委會[33070210300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馬海地居委會[33070210300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洞溪居委會[33070210300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三聯村[33070210320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高橋村[33070210320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怡村[33070210320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筱溪村[330702103204]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東俞村[330702103205]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金竹園村[330702103206]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黃堰頭村[330702103207]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白龍橋村[330702103208]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后童村[330702103209]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虹路村[330702103210]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聯豐村[33070210321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臨江村[33070210321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下窯村[33070210321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古城范村[330702103214]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擇住鄰村[330702103215]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尤歷村[330702103216]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西園村[330702103217]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馬徐村[330702103218]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鄭崗山村[330702103219]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樓家村[330702103220]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王路蕩村[33070210322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潘村壟村[33070210322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雅蘇村[33070210322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倪家村[330702103224]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讓長村[330702103225]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鄭陽村[330702103227]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橫大路村[330702103228]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大圩村[330702103229]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黃碧塘村[330702103230]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天姆山村[330702103235]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姜豐村[330702103236]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龍蟠村[330702103237]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雅繞村[330702103238]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清塘下村[330702103239]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井頭村[330702103240]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古方一村[33070210324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古方二村[33070210324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盧頭村[33070210324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翁家山頭村[330702103244]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大德壟村[330702103245]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后杜村[330702103246]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新昌橋村[330702103247]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東周村[330702103248]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上邵村[330702103249]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下邵村[330702103250]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下楊村[330702103251]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新周家村[330702103252]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雙牌村[330702103253]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泰祥[330702103400]
長途區號:0579 | 郵政編碼:321000 | |
車牌號碼:浙G | 行政代碼:3307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婺城區 | 行政級別:鎮 |
白龍橋鎮地處金華市區西南城郊結合部,區位優勢明顯,是金華市“一個中心、兩翼、兩三角”城市發展戰略總框架中的一翼,婺城區“一城五鎮”發展格局中的第一大鎮,是婺城區政府所在地,也是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域面積86.9平方公里,轄51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7.2萬,集鎮人口2.4萬。境內交通便捷,浙贛鐵路貫穿鎮南,330國道溝通鎮北,杭金衢高速公路在鎮北設有互通口,城市二環線傍鎮而過,是浙中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年來,白龍橋鎮黨委、鎮政府依托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工強鎮、科教興鎮、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戰略,切實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扎實推進“平安白龍橋”建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協調健康發展,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得到全面提升。2003年躋身全國千強鎮行列,2004年成為市本級首個財政稅收超億元鄉鎮,2005年財政稅收達到1.65億元。工業經濟的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強化。2005年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5.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3.8億元,同比增長25.3%;以汽車配件、五金工具、醫藥化工三大產業為主導的區域特色經濟集聚應日益明顯,實現產值13.4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56.3%;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增長后勁十分明顯,2005年產值超500萬元的規模企業達到43家,占全區的1/5,年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7家,占全區的1/4,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2家。三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初具規模,其中臨江分區6.7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醫藥、工量具、機電、印刷、食品等行業;洞溪工業分區為15平方公里,以生產經營汽配、塑料機械行業為主,目前已經聚集了省內外100多家汽摩配生產企業,所在的洞溪村被譽為“華東汽配第一村”;后童科技孵化園規劃為1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高新技術、外資企業項目為主。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工業園區共有工業企業383家。鎮區面貌日新月異。 “四橫七縱一環”的道路框架已拉開,建成區面積由原來的3.5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14.5平方公里。區內水、電等配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擁有日處理5萬噸、投資1200萬元的自來水廠一座。同時建有11萬伏變電所,中心廣場、生態公園等一批具有現代化城鎮氣息的公共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