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王咀村委會[340406200200]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陳集村委會[340406200201]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轉塘村委會[340406200202]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蔡郢村委會[340406200203]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劉集村委會[340406200204]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東王村委會[340406200205]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鴿籠村委會[340406200206]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老廟村委會[340406200207]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華李村委會[340406200208]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廟前村委會[340406200209]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夾溝村委會[340406200210]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林場村委會[340406200211]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北武村委會[340406200212]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新集村委會[340406200213]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鄉薛集村委會[340406200214]
長途區號:0554 | 郵政編碼:232000 | |
車牌號碼:皖D | 行政代碼:34040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潘集區 | 行政級別:鄉 |
夾溝鄉南以泥河為界,北與懷遠相鄰,泥河、黑河、伊河自西向東橫貫其境,幅員56.44平方公里,2.95萬人口,轄15個村(含1個鄉林場)。
夾溝鄉有“魚米之鄉”的俗稱,水土資源充足,耕地4.4萬畝,淡水面積1萬畝,盛產大米、青蝦、河蟹,以質優味美暢銷全國,發展水產得天獨厚。逐步形成了以“水產、雜交豬、家禽、山羊、優質糧、林木、蔬菜”為主的七大產業。一年一度的“四.二0”農民文化體育節開展得轟轟烈烈,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曾受到了國家文化部的表彰,為擴大開放、對外交流搭建了一個大舞臺。
村鎮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泥淮路、孫店路兩條主干道縱橫交錯,將夾溝鄉連為整體,距淮潘公路僅6公里,距市區16公里;自辦農業灌溉站8座,裝機總量達1345千瓦。供電設施完備,建有電容2600千瓦變電所1座;省“農網”專線、有線電視已經開通,電話裝機總量達1500門,移動信號塔已建成2座。境內農村集鎮5處,民營企業84個,鄉新林建材有限公司下屬企業華元商場座落在市中心繁華地帶,成為全鄉對外聯絡的窗口。隨著國家投資:農業開發、萬畝土地整理、世界銀行貸款等一批上規模項目的實施,至2005年8月,全鄉15個村可全面實現互通水泥路(瀝青路面),2006年將全面完成農業干渠防滲渠改造。日益完善的設施把渴望發展的夾溝人民同外部更緊密地聯系了起來。
夾溝人識大體、樂奉獻、顧大局、敢爭先,夾溝的黨政領導班子思想解放、勇于創新、團結拼搏,各項工作都處于全區先進位置。2004年,榮獲市綜治模范鄉鎮、市農網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區綜治工作先進鄉鎮、區防控體系建設先進單位、區勞務輸出先進鄉鎮、區工會先進單位、人武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為了加快發展,全面推進小康事業。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進一步理清了今后發展的思路是: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抓好招商引資、勞務輸出、民營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建設、村鎮建設六大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努力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尋求新突破、開創新局面,不斷推進夾溝沿著“富強、生態、文明、平安、和諧”的康莊大道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