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石市集鎮居委會[360924106001]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潭下村委會[360924106200]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土橋村委會[360924106201]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夏講村委會[360924106202]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石崖灘村委會[360924106203]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何家村委會[360924106204]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竹源村委會[360924106205]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梨樹村委會[360924106206]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凌江村委會[360924106207]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星溪村委會[360924106208]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車溪村委會[360924106209]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樓下村委會[360924106210]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庫里村委會[360924106211]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浪源村委會[360924106212]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黃花村委會[360924106213]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石涌村委會[360924106214]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楓橋村委會[360924106215]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七都村委會[360924106216]
- 江西省宜豐縣石市鎮仁和水庫[360924106501]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
車牌號碼:贛C | 行政代碼:3609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宜豐縣 | 行政級別:鎮 |
石市鎮位于宜豐縣南部,東南與上高縣交界,西與芳溪鎮接壤,北與橋西鄉,新昌鎮毗鄰,是宜豐縣的南大門。全鎮土地總面積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017畝,山林面積119385畝,水面面積14217畝。2005年底,有居民7588戶31566人。石市鎮地處320國道旁,交通便利,鎮村公路四通八達,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石崖灘。古名石崖灘市,因集鎮名鄉。距縣城17公里,離市府宜春70公里,到省城南昌120公里,這里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日為副節,屆時人群會集觀看龍舟競賽,龍舟多時有近50條,觀眾多達萬余人,現已形成物資交流會。
石市古稱宣風,宋太平興國六年(981)由上高縣劃歸新縣(今宜豐縣)管轄。民國19年(1930)7月,鄉境屬宜豐第四區,24年(1935),設四個保聯,禹溪、石崖灘、十都、蓼市場設過保聯辦公處。民國28年(1939),保聯改名鄉。民國30年(1941),鄉境合并為宣化鄉(轄13保)和風德鄉(轄12保,另有水上保1個)。1950年,鄉境分設毗岡、浪源、禹溪、星溪、凌江、石市、夏講、車溪等鄉。以后幾經撤并,至1958年,上述各鄉合并為先鋒鄉并成立人民公社,實行鄉社合一,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1961年9月,先鋒公社分為蓼市、石市兩公社,分別轄18個和25個大隊。1968年,蓼市公社割出蓼市街、火溪、檀塘、荷塘予上高縣管轄。1969年撤銷蓼市公社,其地分別并入石市、芳溪兩公社。
石市地處丘陵和錦江河谷平原地帶,錦河橫貫全鎮境內沃土干頃,農業以水稻為主,是宜豐的重要糧倉,近年全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已形成了蛋鴨、生豬、楊樹、水產養殖、夏布農業五大特色支柱產業,據2005年底統計全鎮蛋鴨養殖1500戶,年飼養蛋鴨120萬羽,日產鮮蛋100萬枚,生豬飼養量達到8萬頭,楊樹載種面積達到6400多畝,人均12株,年鮮魚起水量2000多噸。年外銷夏布達到20萬匹,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石市夏布、皮蛋,遠銷國內外,素享盛名,茶油、苧麻、柑桔、紅心梨、節節酒等聲名遠楊。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全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個私經濟,全鎮工業企業已達87家,個體工商戶325戶,逐步形成了鉭鈮加工、竹木加工、礦產品加工、食品加工四大工業支柱,2005年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37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33億元,工業產值3.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