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須水鎮 石佛鎮 溝趙鄉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
車牌號碼:豫A | 行政代碼:410102 | |
隸屬政區: 鄭州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郵編:450007 代碼:410102 區號:0371 拼音:Zhongyuan Qu
中原區位于鄭州市區西部,是鄭州市最早的建成區之一。面積97.1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24平方千米(當地政府網站)。總人口54萬人(2002年)。總人口55.5萬(當地政府網站)。(注:《簡冊》面積數據為195平方千米。數據不同可能是包不包括鄭州高新區在內)
行政區劃
中原區轄10個街道、2個鎮、1個鄉:林山寨街道、建設路街道、棉紡路街道、秦嶺路街道、桐柏路街道、三官廟街道、綠東村街道、汝河路街道、中原西路街道、航海西路街道、須水鎮、石佛鎮、溝趙鄉。其中,石佛鎮、溝趙鄉委托鄭州高新區管委會管理。
林山寨街道 代碼:410102001
2006年,轄12個社區:郵電院社區、碧沙崗社區、互助路社區、伊河路社區、文化宮路社區、穎河路社區、工業高專社區、一中社區、工程學院社區、技工學校社區、百花社區、林山寨社區。
建設路街道 代碼:410102002
2006年,轄7個社區:省五建社區、前進路社區、中心醫院社區、計劃路社區、紡校社區、學院社區、市場街社區。
棉紡路街道 代碼:410102003
2006年,轄3個社區:三廠社區、四廠社區、五廠社區。
秦嶺路街道 代碼:410102004
2006年,轄5個社區:一廠社區、六廠棉紡西路社區、六廠前街社區、建西社區、電新街社區。
桐柏路街道 代碼:410102005
2006年,轄15個社區:西站東社區、西站西社區、河南送變電社區、西十里鋪南社區、煤倉街社區、鄭工集團社區、西十里鋪北社區、電廠路社區、鋁業公司社區、機械化施工公社區、電廠南路社區、中原制藥廠社區、化工廠社區、嵩岳社區、開元社區。
三官廟街道 代碼:410102006
2006年,轄13個社區:伏牛路北社區、三官廟社區、共和新街社區、鄭上路社區、工農路社區、省紡機社區、鄭煤機社區、華山路社區、中原中路一社區、中原中路二社區、電業新村社區、西環路社區、湖光苑社區。
綠東村街道 代碼:410102007
2006年,轄6個社區:二砂社區、 電纜廠社區、綠原社區、伏牛南社區、桐柏路社區、華西社區。
汝河路街道 代碼:410102008
2006年,轄9個社區:金京花苑社區、淮河路電力社區、汝河路市社區、汝河小區社區、桐淮社區、淮西社區、航海西路社區、華淮社區、金苑小區社區。
航海西路街道 代碼:410102009
2006年,轄10個村委會:小崗劉村、馮灣村、段莊村、道李村、郭廠村、石羊寺村、閆垌村、密垌村、后河盧村、李江溝村。
中原西路街道 代碼:410102010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朱屯村、周新莊村、南陳伍寨村、冉屯村、羅莊村、后牛莊村、北陳伍寨村、洛達廟村、崗坡村、董砦村、林山寨新村、旮旯王村、三官廟村、牛砦村。
須水鎮 代碼:410102100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須水村、孫莊村、鐵爐村、天王寺村、小李莊村、丁莊村、付莊村、三十里鋪村、廟王村、白寨村、馬莊村、三王莊村、桐樹王村、址劉村、刁溝村、大李村、常莊村、西崗村、趙坡村、柿園村、二砂村、趙仙垌村。
石佛鎮 代碼:410102160
2006年,轄17個村委會:陳莊村、大里村、秦莊村、洼劉村、瓦屋李村、南流村、老倆河村、歡河村、北里村、岳崗村、石佛村、關莊村、蘭砦村、葛寨村、百爐屯村、孫莊村、五龍口村;高新區。
溝趙鄉 代碼:410102360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堂李村、榆林村、郭村村、莊王村、西連河村、東連河村、溝趙村、大謝村、東史馬村、丁樓村、師新莊村、棗陳村、崗崔村、朱砦村、任砦村、牛砦村、水牛張村、祥營村、張五砦村、 趙村村、賈莊村、郭莊村。
歷史沿革
解放前,中原區城區范圍南部歸屬鄭縣第二區(齊禮鄉),北部歸屬鄭縣第四區(五權鄉)。
1948年10月22日,鄭州市解放。中共鄭州市工委廢除了舊的鎮、保、甲組織形式,于10月27日前后成立鄭州市第一、二、三區。一區為現管城回族區,二區為現二七區,三區就是中原區的前身。市委派設中共三區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區民主政府,轄15個街公所。
1949年12月撤銷三區工委、民主政府,區街政權由區公安分局及其派出所代替。1951年9月,成立中共鄭州市三區委員會、區人民政府。翌年12月,組建喬家門、小趙寨、二馬路、銘功路、蜜蜂張5個街政府。1954年8月,增設崗位杜街政府。1955年2月將街政府改為街道辦事處,10月將三區人民政府改為建設區人民委員會。1955年、1956年分別增設建設路、三官廟街道辦事處。1958年8月,城市人民公社化,建設區改稱建設區人民公社,下轄街道辦事處改名為人民公社。1960年5月,改為中原人民公社,下轄7個分社。
1961年8月,城市恢復區、街建置,中原人民公社改為中原區人民委員會,時轄建設路、三官廟等6個街道辦事處,一個農業公社。1962年5月增設秦嶺路街道辦事處。1968年2月,成立中原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4月,成立中原區人民政府。1985年11月,增設汝河路街道辦事處。
1987年3月,鄭州市進行區劃調整,撤銷郊區、金海區,將須水、光趙、石佛、大崗劉鄉劃歸中原區管轄。調整后,中原區轄8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
2000年,中原區轄8個街道、2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78400人,其中:林山寨街道 79095人、建設路街道 31242人、棉紡路街道 37768人、秦嶺路街道 27033人、桐柏路街道 68813人、三官廟街道 47628人、綠東村街道 55469人、汝河路街道 58009人、須水鎮 67460人、石佛鎮 44250人、溝趙鄉 41616人、大崗劉鄉 18206人、中原鄉 1811人。
2003年9月,將石佛鎮、溝趙鄉交由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代管。鄭州高新區面積由18.6平方千米擴展到67.7平方千米。
2004年,中原區轄8個街道、1個鎮、2個鄉。
2005年中原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大崗劉鄉,設立航海西路街道辦事處。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原區轄10個街道、2個鎮、1個鄉:汝河路街道、棉紡路街道、綠東村街道、秦嶺路街道、建設路街道、林山寨、三官廟街道街道、桐柏路街道、中原西路街道、航海西路街道(新增);須水鎮、石佛鎮;溝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