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劃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百色市 > 田東縣

更新時間:2021-02-20

田東縣介紹


行政區劃:作登瑤族鄉 坡塘鄉 那拔鎮 義圩鎮 朔良鎮 江城鎮 印茶鎮 思林鎮 禱午鎮 林逢鎮 布兵鎮 祥周鎮 平馬鎮
長途區號:0776郵政編碼:533000
車牌號碼:桂L行政代碼:451022
隸屬政區: 百色行政級別:縣

  田東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境域版圖頗似一只巨大的芒果,恰與被命名為“中國芒果之鄉”巧合,物華天成。
  田東出土舊石器手斧田東境域是東亞早期人類遷徙史上一個重要的驛站。田東縣檀河高嶺坡舊石器遺址是“廣西百色舊石器”的主要發掘地,發掘出的舊石器,尤其是4件“百色手斧”,經中美專家考證,確定為80萬年前的舊石器,有力地證明了東亞早期人類與西方具有同樣的智慧和認知能力,使存在于世界學術界長達50年之久的“莫維斯理論”從根本上動搖。研究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2001年,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田東是鄧小平、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右江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1929年10月,鄧小平、張云逸在恩。ń裉飽|,下同)領導和指揮廣西警備第4大隊及農民自衛軍發動“恩隆暴動”,打響了百色起義的第一槍。同年12月,在恩隆縣平馬鎮經正書院建立“右江工農民主政府”,恩隆縣成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廣西最早成立的工農民主政府。1996年,“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田東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唐代是西南諸番國通邕州商道的必經之路;宋代在橫山寨(今田東)建立的橫山博易場,是南宋國征集戰馬的重要場所,也是著名茶馬交易重鎮。貫穿境域東西的南昆鐵路、南昆高速公路(在建)、324國道、右江航道,是云貴川渝等省市連接廣西、廣東的交通要道。田東至巴馬、田東至天等的三級油路及田東至靖西的二級公路、田東至德保鐵路(在建),巴馬百林至田東林逢三級油路在建橫貫縣境南北。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十年來,田東縣積極圍繞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特色農產品發展工業,培育壯大了石化、電力、煤炭、制糖、造紙、建材等工業企業,田東香蕉、芒果、香米、香豬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迅速發展壯大。打造出“達力”牌瓦楞紙、“右江”牌水泥、“東星”牌砂糖、“增年”牌山茶油、“田東桂七香芒”等一批廣西名牌產品和廣西優質產品!疤飽|香米”被自治區優質稻米評定委員會評為“廣西一級優質米”!霸瞿辍迸剖秤蒙讲栌瓦M入美國市場,“達力”牌瓦楞紙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金牌,產品免檢直接出口泰國。2005年,三次產業比重為32:45.1:22.9,工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接近98%。是年,田東縣榮獲全區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縣域綜合實力躍居全區第13位。
  二、行政區劃
  田東縣轄6鎮7鄉,總人口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64萬人,全縣有壯、漢、瑤、苗等19個民族,其中壯族329117人,占總人口的85.2%,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三、歷史沿革
  秦前,今田東縣地屬百越(粵)地。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今田東縣地分屬桂林郡及象郡。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故秦桂林郡為郁林郡,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屬郁林郡增食縣地。延至西晉時期為止。
  東晉建武二年(313年),在郁林郡內析置晉興郡,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晉興郡增翊縣地。南北朝時期仍因之。
  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廢晉興郡置晉興縣,十八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先后屬晉興縣、宣化縣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宣化縣為武緣、橫山、晉興、朗寧4縣,橫山縣治所在今田東縣地,是本區域建縣之始。隸邕州朗寧郡,開元年間(713-741年)唐王朝在今桂西地區置田州,轄都救(在今平果縣)、橫山(在今田東縣)、武。ㄔ诮裉镪柨h、百色市)、惠佳(在今百色市)、如賴(在今田林縣)5縣,治所于都救縣。天寶元年改田州為橫山郡,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橫山郡地。乾元元年(758年)橫山郡復改名田州,并撤銷橫山縣,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田州地。貞元二十一年(805年)田州廢置,后復置。
  唐代,除在今田東縣地設置橫山縣外,還設置侯州(在今作登瑤族鄉),功饒州(在今思林鎮)2個羈縻州。
  宋代,在今田東縣地設田州、功饒州、侯唐州、婪鳳州、上隆州、向武州和上林土縣等土州、土縣,并設置軍事行政單位橫山寨。
  元代,廢橫山寨,在桂西地區設田州路、來安路、鎮安路等三路軍民總管府,均屬湖廣行中書省。其中田州路治所設于今田東縣祥周鄉祥周村舊州屯。共轄果化州、向武州、安定州、奉議州、上隆州、功饒州、懷德州、思恩州、婪鳳州、兼州、下隆州、田州、歸德州、武龍州、歸順州、歸辰州等16個州和羅彼、郍帶、唐興、強山、威德、永寧、都陽、古帶、南海、上林、武林、順安、華陽等13個縣。其轄境包括今平果、田東、田陽、右江等縣區及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在此期間在今田東縣境內新設置的州縣有下隆州、富勞縣和武林縣。
  明代,田州土州、向武土州治所先后遷往今田陽縣和天等縣,上隆州因土司遷往大藤峽而廢置,宏治年間,下隆州改為土巡檢司。至明末,在今田東縣地保留治所的州縣只有上林土縣。
  清初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置情況與明末同。光緒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歸流,在今田東地置恩隆縣,隸百色直隸廳。治所初議設于燕洞圩(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后更定于平馬圩(縣署于光緒五年正式在平馬成立)。轄境為原土田州之上田、上恩、下恩、上隆、下隆5里及篆里之一、二、三都。光緒三年至四年,恩隆縣又先后把上田里二都之海圖、混圖和個逢圖的那佛、那坡、隴桑3村劃歸奉議州,至此,恩隆縣境東至下恩里六羊村(今屬都安縣),最南至右江北岸,西至上隆里坤圩(今屬田陽縣),北至篆里發旺村(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西距160公里,南北距92.5公里,轄境包括今平馬鎮、祥周鎮、林逢鎮的右江北岸各村,朔良鎮、那拔鎮、義圩鎮的全部,思林鎮的一部分,還包括今田陽、巴馬、都安、平果等縣的一部分地區。
  民國元年(1912年),百色直隸廳改為百色府。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屬恩隆縣,其余分屬上林土縣、向武土州、奉議縣。恩隆縣、上林土縣均隸百色府。
  民國2年裁百色府,設田南道,恩隆縣、上林土縣歸田南道管轄。
  民國4年,都安縣建立,恩隆縣將縣屬大化區地劃歸都安縣。
  民國6年,撤銷向武土州,設向都縣,今印茶鎮、江城鎮地歸向都縣管轄。
  民國7年,上林土縣改土歸流,以上林土縣全境及恩隆縣屬之下恩里之一、二都,上田里之養半圖及下旺土司全境,并置思林縣。縣治設于馱用圩(今思林街)。境域包括今思林鎮、林逢鎮的部分村屯及平果縣部分地區,東至宇生村(今屬平果縣),南至坡塘村(今屬田東縣),西至潭福村(今屬田東縣),北至東選村(今田東縣境)。東西距24公里,南北距100公里,總面積為1006平方公里,折合1503250市畝。
  至此,恩隆縣境域最東為江南鄉賞梅村(今屬平果縣),最南仍為右江北岸,最西為鵝橋鄉坤和村(今屬田陽縣),最北是巴品鄉福祿村(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總面積為5547平方公里,折合8320875市畝。一直延至撤銷恩隆縣建立田東縣為止。
  民國23年,根據省政府通過的《田南整理縣界案》,撤銷思林縣,恩隆縣更名為田東縣。原思林縣屬的保城、竹梅、養秀3鄉撥屬田東縣,會旺、海城、平治、中山、樂育、古玫、鳳梧、玉環8個鄉撥屬平治縣。原恩隆縣崇恩區的大同(除禱午街)、景德、鎮江、江南4鄉撥歸平治縣,立品區的羅賢、靈岐、仁德、羌桂、洪都、巴品8鄉和隆義區的燕樂、鳳橋、鵝橋3個鄉撥屬萬岡縣。原奉議縣之侖圩鄉、慕桃鄉和仁安鄉的大部分、馬平鄉、檀河鄉、作登鄉、巴立鄉、大欖鄉則劃屬田東縣。當時,田東縣最東的是養秀鄉之百馬村和真良村,最南的是巴立鄉馱瓜村,最西是大欖鄉之隴內村、隴陵村。最北的是云集鄉之塘黎村、朝陽村?偯娣e為2692平方公里。
  解放后,田東縣的治所不變。境域有所變化。
  1950年5月,田東縣人民政府把接管舊政權的21鄉(鎮)編為7個區,撤銷鄉(鎮),保留村(街)。
  1951年8月,廣西省政府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萬岡縣。原屬萬岡縣的第五區(那桃區)、第六區(羌圩區)及燕洞、龍威、賴滿、龍田、洪晚、新黎、紫冒、巖廷8個村劃歸田東縣。
  1952年11月,為適應土地改革后發展生產的需要,全縣將村改為鄉。
  1953年,原鎮都縣甘茶區及雙燕、那雅、豐馬3個鄉撥歸田東。至此,全縣共轄11區1鎮,142個鄉。
  1955年,田陽第六區新層鄉馱洪屯劃歸田東縣保利鄉管轄。
  1956年10月,巴馬瑤族自治縣成立,田東縣又將那桃、羌圩2區及班龍區的燕洞、龍威、賴滿、龍田、洪晚、新黎、紫帽、巖廷8個鄉劃歸巴馬縣,同時撤銷班龍區。同年,平果縣黎明區平孟鄉將第一、五、六、七片劃歸田東縣。是年10月以后,田東縣共轄1鎮(平馬)、8區(合恒、祥周、朔良、林逢、思林、作登、那拔、印茶)。
  1958年11月,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在8區1鎮的基礎上建立8個人民公社,各人民公社組織管理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代替區(鎮)公所成為基層行政單位,下轄生產大隊(街)。原平馬鎮和合恒區并為和平人民公社,原祥周區為飛躍人民公社,原朔良區為先鋒人民公社,原林逢區為超英人民公社,原思林區為火箭人民公社,原作登區為高峰人民公社,原那拔區為萬能人民公社,原印茶區為上游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和平人民公社分為平馬鎮公社和合恒公社(1960年10月,合恒公社改稱百林公社亦稱巴林公社),先鋒人民公社改稱朔良公社。同年8月,飛躍人民公社改稱祥周公社,超英人民公社改稱林逢公社,火箭人民公社改稱思林公社,高峰人民公社改稱作登公社,萬能人民公社改稱那拔公社,上游人民公社改稱印茶公社。全縣轄9個公社。
  1961年,平果縣將海城公社的百教、巴朝、巴六3個大隊撥屬田東縣。同年6月,平馬公社恢復鎮建制,組成平馬鎮政府,其余8個公社分成24個小公社,全縣轄1鎮24社。
  1962年,平果縣又把果化區果恒公社的可恒、重善兩個大隊劃歸田東縣。至此,田東縣的管轄范圍穩定至今。同年7月,原24個小公社合并,全縣設8個區公所和1個鎮公所,全縣轄8區1鎮。
  1966年9月,各區公所改稱為公社管理委員會,平馬鎮公所改稱平馬鎮人民政府,全縣區以下的生產大隊改稱公社。轄8個公社和1個鎮。公社以下恢復生產大隊名稱。
  1968年3月,各區(鎮)革命委員會成立,取代各區公社管委會和鎮人民政府職權。
  1980年10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平馬鎮管理委員會和各公社管理委員會,全縣轄8社1鎮。
  1984年12月,根據上級關于政社分開的精神,原8社1鎮撤銷,設11個鄉2個鎮。各生產大隊改編為村,基本上每個生產大隊編為一個村,亦有個別生產大隊編為兩個村。村設村民委員會,為群眾自治組織。1987年將1984年所設的村民委員會改為村公所,作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另以自然村為單位或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村民委員會。1995年撤銷村公所,改設村民委員會。原以自然村為單位或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的村民委員會全部取消。
  1996~2004年,田東縣行政區劃基本穩定。期間,祥周、林逢、朔良、江城、禱午、布兵、印茶、那拔、義圩等9個鄉先后撤鄉建鎮,平馬鎮將原街道委員會改為社區委員會。
  2005年,撤銷布兵鎮、禱午鎮、坡塘鄉三個建制鄉鎮,分別并入祥周鎮、林逢鎮、思林鎮。是年末,全縣下轄平馬鎮、祥周鎮、林逢鎮、思林鎮、作登瑤族鄉、印茶鎮、朔良鎮、義圩鎮、那拔鎮等9鎮1鄉。
  田東縣縣名由來,說法有二:一是因縣治處古田州州治(在今祥周鎮祥周村舊州屯)東部,故名“田東”;二是因縣治處田南道道治(百色)之東,故名“田東”。
  四、自然地理
  田東縣位于廣西西部,百色市東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帶。地處東經106°53'~107°26',北緯23°16'~24°01'。東靠平果縣,南接德保、天等縣,西連田陽縣,北鄰巴馬縣。全縣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折合422.4萬畝,占廣西總面積的1.2%。耕地面積39.3萬畝,其中水田19.68萬。果園地16萬畝,林地167萬畝,牧草地62萬畝,水域面積3.25萬畝,山地347萬畝,未利用荒地116萬畝(其中難以利用荒地87.7萬畝),人均耕地1.02畝。
  田東縣居北回歸線上,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年均氣溫21.9℃,年光熱輻射平均114.34千卡/平方厘米,少霜無雪,無霜期長達362天,年均降雨量1167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69小時,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境內右江河谷是百色地區糧、蔗、芒果和香蕉的生產基地。
  五、交通建設
  田東縣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隘,過去受歷史、地理和自然條件因素的影響,全縣10個鄉鎮除平馬、祥周、林逢、思林沿右江河四鎮交通較為便利之外,南北部土石山區6個鄉鎮交通條件均十分落后。1996年以來,田東縣交通部門緊緊抓住國家發改委定點幫扶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地方公路等級,先后修建了田東侖圩至巴馬縣扶貧三級公路、田東縣至天等縣三級公路、田東縣城過境一級公路、田東祥周至德保二級公路、巴馬平田至田東江城三級公路平田至田東巖鋸段等幾條等級公路,同時田東縣還全力推進鄉鄉通油路建設項目,先后修建禱午至巖鋸、禱午至朔良、思林至坡塘等9條通鄉公路,至2003年底,田東縣已在百色市率先實現“鄉鄉通油路”。這些工程項目的建設,使全縣10個鄉(鎮)全部通達四級以上公路,解決了20多萬余群眾的交通難問題,使全縣的公路等級結構日趨優化,路網日益完善,極大的改善了田東縣的交通基礎條件。
  2004年以來,田東縣又將交通建設的重點轉移到農村公路建設上來。2004年開工建設革命老區農村公路13條,總里程為102.14公里;開工建設農村公路通達項目10條59公里。2005年開工建設革命老區農村公路16條,總里程156.8公里。2005年又陸續開工建設農村公路通達項目43條340公里。進一步完善了田東的交通網絡,促進了該縣域經濟的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按照“路、站、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田東縣已規劃好農村客運站點建設,以縣城為中心,今年著力建好思林、新洲、作登、印茶、江城、朔良、義圩七個鄉鎮汽車站。鄉鎮汽車站建成后,將推廣經濟實用車型,合理安排線路,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讓農民群眾坐上方便車、放心車。
  到2006年6月,田東縣有公路總里程 751.72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0.78公里,二級公路64公里,三級油路142.3公路、四級路534.64公里。全縣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極大的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田東縣交通管理部門正在大力推進農村公路通暢建設項目,預計到2007年年底,田東縣80%以上的村將實現村村通油路。
  田東縣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規劃建設重點:
  一是繼續配合國家規劃實施國道主干線、西部通道等廣西重要經濟干線,形成該區公路主骨架;
  二是加強與周邊縣市的交通聯系,構建公路、內河航運橫貫東西、縱通南北、通江達海出縣出邊大通道格局;
  三是加強路網改造,進一步溝通城鄉交流,為壯大縣域經濟,推進城鎮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交通條件;
  四是以方便群眾出行,做好運輸站場建設;
  五是搞好右江航道田東段整治;
  六是改善運輸方式,適應形勢發展做好港口建設。
  建設規劃:
  (一)田東縣通往鄰縣的干線都建成二級公路,即是田東至巴馬65公里(含支線:么西至那拔4公里),田東至天等46公里,田東至作登23公里,巖鋸至平田61公里,以及通鄉三級油路思林至江城49公里,那拔那練至朔良三級公路25公里,作登至江城29公里,通鄰縣鄉鎮的四級公路12條117公里,鄉與鄉連網(環縣)四級油路5條105公里,通村四級油路95條682公里。整個公路投資約13.20億元,通過實施這些公路項目,該縣2010年底公路密度將達37.8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以主樞紐港為重點,規劃建設魚梁航運樞紐工程,建設規模裝機4.8萬千瓦電站及1000噸級船閘各一座,渠化航道68公里,按三級航道標準整治航道257公里,估算投資15.9億元(該項目已由西江公司來實施)。
 。ㄈ┩ㄟ^改善水路航道通行條件,加大對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目標:
  1、田東縣祥周鎮港口綜合物流中心,港口占地面積約達40公頃,年通過能力150萬噸的規模,設泊位5個(1個1000噸級泊位、2個500噸級泊位及2個250噸級泊位)。
  2、合恒大橋北岸碼頭,占地面積35公頃,年通過能力150萬噸,設泊位4個(1個1000噸級泊位、1個500噸級泊位、2個250噸級泊位)。思林鎮散貨碼頭通過能力80萬噸的散貨碼頭,設泊位3個(1個500噸級泊位、2個250噸級泊位),占地面積20公頃。
  4、便民碼頭10個。
 。ㄋ模┮怨愤\輸主樞紐為重點,加快推進該縣客流、物流中心和鄉鎮客運站的建設。建設目標:在城北開發區按國家交通部頒布的一級汽車客運站和一級汽車貨運站(場)標準建設城北汽車站,建設規模為25000平方米;以及義圩鎮、思林鎮、朔良鎮、印茶鎮、江城鎮、作登鄉四級客運站各一個。
  六、城鄉建設
  1996~2005年,田東縣先后實施舊城改造工程、百里文明河谷建設工程、城鎮化建設大會戰及農村小康示范村建設等,縣城總體規劃修編通過上級審批。部分鄉鎮城鎮總體規劃已完成編制。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人民廣場建成使用,市政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縣城及鄉鎮集鎮街道美化、綠化、亮化進一步提升,全縣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縣城及鄉鎮小城鎮的承載功能和輻射能力明顯增強,城市活力不斷提升,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速度加快。1996年,全縣城鎮人口9.8萬人,城鎮化率25.3%;2000年,全縣城鎮人口11.1萬人,城鎮化率28.6%;2005年,全縣城鎮人口11.9萬人,城鎮化率30.2%?h城區面積由1996年的6平方公里增到2005年的9平方公里,人口由6萬人增至9萬人。
  七、礦產資源
  1.礦產資源分布及儲量概況
  田東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知礦產有28種,已探明儲量有18種,分為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及水氣礦產四大類。目前能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占轄區的主導地位;主要有:煤礦、石油、膨潤土、石灰巖、水泥配料砂巖等礦種。金屬礦產除鋁土礦、錳礦具備一定儲量規模外,其余多數是礦點,規模小或開發利用條件不佳,如金礦、磷、銻礦等,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質量情況見附表。
  2.主要礦產分布及質量情況
  2.1.煤礦 田東縣煤礦保有基礎儲量5084.7萬噸,資源儲量2.7億噸。主要由新州探區、田東探區、那讀探區和保群探區組成,分布于田東縣中部之右江河谷一帶褐煤;曳21.5-36.10%(中灰~無灰),含硫0.76-2.00%(低硫~中硫),彈筒發熱量11.5-20.679MJ/kg。
  2.2.石油 田東縣保有資源儲量(含與田陽縣接壤范圍內)834.6萬噸,遠景儲量1500萬噸。礦區范圍主要自田東平馬鎮的上法、子寅至祥周鎮的侖圩、壙寨、花茶到田陽縣的三雷一帶。
  石灰巖礦 主要分布于平馬鎮南邊和作登、布兵、印茶、思林等鄉鎮范圍內,資源量大,初步探明儲量:C2級5738.3萬噸,遠景儲量為12900萬噸。其中已探明平馬鎮游昌龍須河水泥用灰巖保有儲量555.7萬噸的小型礦床。Ca055.77%.Mg00。44%。
  2.3.膨潤土礦 累計探明3600萬噸,保有基礎儲量3599萬噸,遠景儲量4000萬噸,屬中型礦床,主要礦區有新州礦段、百林一伏平礦段、東平礦段。由淺部的鈣基型和深部的鈉基型兩種膨潤土組成,屬優質礦床。蒙脫石含量72.5689%,膠質價6.26ml/g,膨脹部數12.23ml/g,脫色率556.787%。
  鋁土礦 保有基礎儲量580.5萬噸,資源儲量1173.3萬噸。分布于思林鎮隴蘭鋁土礦區內平馬鎮游昌鋁土礦區,其中堆積型礦石426萬噸,沉積型一水鋁土礦區石為744萬噸。礦石質量:Al2O345.04-65.02%,SiO27.45-9.13%,Fe2O316.55-28.50%,AL/Si6.04-8.56,以隴蘭鋁土礦區的礦質量最好, Al2O3達65.02%,AL/Si達8.56。
  2.4.錳礦 資源儲量623.43萬噸,含P0.127%,Mn33.26%分布于江城鎮一帶和義圩鎮,其中江城鎮龍懷礦段98萬噸(C+D級)、江城礦段400萬噸(C+D)級、那舍礦段120萬噸(C+D級)。義圩錳礦保有資源儲量5.43萬噸。
  2.5.其他礦產 探明水泥配料粘土泥砂巖中型礦床一個,其他零星礦產有:鐵礦、金礦、鈦鐵礦、磷礦、銻礦、硅石、滑石、石膏、白云石等礦種多為礦點。
  3.礦產分布區帶
  根據田東縣礦床(點)的分布特點,可大致分成以下三個礦產分布區帶:
  3.1中帶:能源和非金屬礦產分布區,主要分布于祥同、平馬、林逢、思林等四鎮轄區右江河谷范圍內有煤、石油、膨潤土、石灰巖、粘土等中、小型礦床。
  3.2南帶:有色、黑色金屬和建材礦產分布區,包括那拔、義圩、逆良等鄉鎮,探明有金礦、鐵礦、鈦鐵礦、錳礦、輝綠巖石材和現已發現并正在勘查的銻礦、滑石、硅石等各類礦產地。
  4.優勢礦種
  根據區、市、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以及田東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田東縣優勢礦種的開發前景以及礦產品深加工潛力較大,現分述如下:
  4.1.鋁土礦 田東縣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鋁土礦,屬于堆積型鋁土礦,礦床具有礦層埋藏淺、品位好、礦層穩定之特點,礦區地質工作程度為普查。礦石主要用于加工氧化鋁和電解鋁,礦床成因及特征與平果鋁的鋁土礦一致,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現有儲量和礦石質量足以用于開發加工工業磨料(剛玉)等工業用礦。
  4.2.錳礦 田東縣錳礦資源較為豐富,低品位(Mn23-28%),氧化錳礦石年產量在15萬噸以上,高品位(Mn30-45%)氧化錳礦年產量約5萬噸?h域內錳礦采礦權設置為6個。田東縣硅錳合金加工起步晚,規模小,資源儲量和礦石生產量足以保證硅錳合金、金屬錳、硫酸錳等工業項目的實施。
  4.3.膨潤土 田東縣是廣西優質膨潤土礦的主要產區,礦石主要類型為鈉基質膨潤土礦,目前已設置有三個采礦權。膨潤土原礦年產量約20萬噸。縣內膨潤土礦的深加工處于起步階段,以生產膨潤土礦粉為主,礦產開發和礦產品深加工均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八、水電資源
  田東縣河流均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西江一級支流郁江上游——右江流經縣境中部,西江干流紅水河的一級支流靈岐河流經縣境北部。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包括上游面積)的河流有右江一級支流龍須河、古榕江,紅水河一級支流靈岐河。全縣水能資源蘊藏量為21.2萬千瓦,現已經開發的水力資源有3.34萬千瓦。
  (一)、靈岐河 靈岐河是紅水河的一級支流,是本縣北部山區的主要河流。發源于巴馬縣所略鄉福鄉村水庫,流經田陽縣玉鳳鎮,入田東縣那拔、朔良兩鎮后,流出巴馬縣那桃、羌圩兩鄉鎮注入紅水河。流域面積1686平方公里,縣內流域面積811平方公里,河流長90.1公里,自然落差177.5米,河床比降1.96%,最大流量1650立方米/秒,平均流量24.1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31立方米/秒。靈岐河田東縣段規劃六級開發:現已開發福星電站,裝機容量2×200KW,于1982年竣工投產。待開發的電站有:那拔河水庫工程,裝機容量8760KW;那拔鎮的甲埋電站,裝機400KW;義圩鎮的沙東電站,裝機容量400KW;位于朔良鎮甲芬村的靈岐河一級電站,裝機容量3×500KW;位于朔良鎮那色屯的靈岐河二級電站,裝機容量3×630KW。
  1.那拔河水庫工程
  1.1.概況 田東縣那拔河水庫工程是一項跨流域工程,壩首位于田東縣那拔鎮那老屯上游800米處,距那拔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縣城42公里。它是利用紅水河一級支流——靈岐河上游支流那拔河攔壩蓄水的,在此建一座壩后電站。而主要電站——引水式電站則位于離壩首約20公里的祥周鎮侖圩村,該電站的尾水及主要灌區屬于右江流域。
  壩首及壩后電站距縣城42公里,離田東至巴馬二級公路有5.1公里,已通三級柏油路4公里,還有1公里屬村村通公路建設大會戰的村級公路,交通便利。
  1.2.主要建筑物 檔水工程:攔河壩分溢流壩段和非溢流壩段,為獎砌石結構。溢流壩長34m,堰頂高程344.6,壩高39m;非溢流壩段長210,壩頂高程354.46m,平均壩高29m?偢汕L2.km,其中暗涵4.5km,隧洞8.26km,明渠7.24km,灌溉用的東干渠全長32km,引水流量1.5m3/s;灌溉用的西干渠全長9.5km,引水流量4.5m3/s,均采用漿砌石襯砌。
  該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發電、供水、養魚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屬中型水庫。灌溉祥周、平馬、林逢三鎮23個村325個自然屯,灌溉面積9.28萬畝;供城鎮居民、機關單位及廠礦干部職工及三鎮農戶共14.07萬人,日供水量3.52萬噸;發電裝機裝機容量8760KW,年發電量6322.76萬度;養魚200萬尾。
  1.3.投資估算:本工程估算總投資26093.7萬元,其中水工建筑工程投資18773.17萬元,機電設備投資4017.42萬元,其他工程費用3303.11萬元。工程計劃三年建成。
  1.4.工程效益:
 、俟喔刃б妫汗喔人6萬畝,早地3.9萬畝,水費價水田45元/畝,早地15元/畝。共計年收入313.5萬元。
 、诠喔仍鍪招б妫核6萬畝,早地.9萬畝,每年增產糧食9075噸,甘蔗65000噸,果類9800噸,香蕉22500噸,蔬菜45000噸,合計增收效益3132.4萬元。
 、郯l電效益:年發電量6322.76萬度,電能損耗(包括廠用電)取9%,實際上網電量5753.71萬度,按上網價0.23元/度計算,年發電收入1323.35萬元。 ④養魚效益:年產魚100萬公斤,按售價1.6元/公斤計算,年收入160萬元。
 、莨┧б妫耗旯┧畷r1284.8萬噸,按售價0.2元/噸計算,年收入256.96萬元。
  合計年總收入:5184.21萬元。
  2.靈岐河一級電站
  靈岐河一級電站位于靈岐河中游,為河床式水電站,壩址位于田東縣朔良鎮甲芬村上游500米處,電站距朔良為14.8km(直線距),距田東縣縣城為38.5km(直線距),電站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以發電為主,裝機容量為1500KW,保證出力為450K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652.65度。其樞紐主要建筑物有漿砌石壩工程、引水系統工程、發電廠廠房工程、升壓站工程、35KW送電線路工程等。
  一級電站概算總投資1032.12萬元,單位千瓦投資6553元。本工程裝機容量為1500KW,多處平均發電量652.65萬度,扣除10%的電損后,年售電量為587。39萬度,售電電價按0.23元/度計,年銷售收入為135.10萬元。
  3.靈岐河二級電站
  靈岐河二級電站位于靈岐河中游,也是河床式水電站,位于田東縣朔良鎮那色屯上游200米處,距朔良分別為12km(直線距),距田東縣縣城為37km(直線距),電站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801平方公里,以發電為主,裝機容量為1890KW,保證出力為612K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823.28度。其樞紐主要建筑物有漿砌石壩工程、引水系統工程、發電廠廠房工程、升壓站工程、35KV送電線路工程等。
  電站概算總投資1032.5萬元,單位千瓦投資6342元。本工程裝機容量為189.KW,多處平均發電量823.28萬度,扣除10%的電損后,年售電量為740.95萬度,售電電價按0.23元/度計,年銷售收入為170.42萬元。
  (二)、古榕江
  2.1.概況 古榕江流域田東段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東南部,地處東經106°53'~ 107°26',北緯23°16'~ 24°26′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右江一級支流之一發源于天等縣西四(地名)的城嶺巖溶地區。于天等縣向都伏流至田東縣百盛屯附近溢也明流經江城鎮的大諾、桑 洞、那蒙、江城、供固、果柳、云林7個村、坡塘鄉的那都、同海兩村和思林鎮壓的英竹、東隆兩村共三個鄉鎮11個村,在田東縣思林鎮東隆村達隴屯附近從右江右側匯入右江。流域集雨面積1123km2,河流長度111km,河道平均坡降6.7%,總落差305.8m,河面寬30~100m;田東縣流域面積645km2,河流長度71km,自然落差298m,多年平均流量16.9m3/s。天等縣交界處至田東縣那蒙村大排水壩。
  本流域人口較密集,隨著村村通公路建設大會戰的完成,流域兩岸村屯已經全部有公路連接,資源豐富,特別是處于田東縣的流域上游,儲藏著豐富的錳礦。流域兩岸的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適合種植水稻,是田東縣江城、坡塘的主要產地。
  通過對古溶江河流的自然地理條件、地質、水文、河流泥沙等多方面的勘察,對該流域 的社會經濟情況進行調查,對古溶江的水能、落差等進行計算,并選取多方案進行比較,得出本規劃的梯級開發方案如下:
  古溶江分為六級開發,從古溶江在右江的入口開始往上依次為:同梅電站(在建)、那苗電站(設計中)、百龍電站(規劃中)、果柳電站(已投產)、桑洞二站(規劃中)、桑洞電站(70年代投產)。
  2.2.桑洞二電站
  桑洞二站位于古溶江上游,為引水式電站,壩址位于田東縣江城鎮桑洞村附近,電站距江城7.8km(直線距),距田東縣縣城為50.5km(直線距),電站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191平方公里,以發電為主,裝機容量為600KW,保證出力為330K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30萬度。其樞紐主要建筑物有漿砌石砌石壩工程、引水系統工程、發電廠廠房工程、升壓站工程、35KV送電線路工程等。
  桑洞二站概算總投資2107.12萬元,單位千瓦投資35117元。本工程裝機容量為600KW,多年平均發電量330萬度,扣除10%的電損后,年售電量為297萬度,售電電價按0.23元/度計,年銷售收入為68.31萬元
  3.百龍電站
  百龍電站位于古深江中游,也是引水式電站,位于田東縣江城鎮云林村附近,距江城4km(直線距),距田東縣縣城為45km(直線距),電站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533平方公里,以發電為主,裝機容量為2000KW,保證出力為1025K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982萬度。其樞紐主要建筑物有漿砌石壩工程、引水系統工程、發電廠廠房工程、升壓站工程、35KV送電線路工程等。
  電站概算總投資4005.93萬元,單位千瓦投資20030元/本工程裝機容量為2000KW,多年平均發電量982萬度,扣除10%的電損后,年售電量為884萬度,售電電價按0.23元/度計,年銷售收入為203萬元。
  九、林業資源
  田東縣土地總面積為421.7萬畝。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為203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為138萬畝(含新造林),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8%:灌木林地面積56萬畝,占27%;無林地9萬畝,占5%。在森林和灌木林中,用材林面積為86萬畝,占森林和灌木林44%;經濟林面積為32萬畝,占17%;防護林面積61萬畝,占3l%:其它(含薪炭林、特用林)15萬畝,占8%。全縣活立木蓄積量15l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為45%。林業生產總值3850萬元。
  1.油茶
  油茶屬山茶科,葉子革質,根系發達,有適應性廣,產量高受益期長的特點,喜歡溫暖濕潤氣候。油茶是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油茶的籽仁可用來榨油,茶油色清味香,品質好,營養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3%,含亞油酸7-10%。茶油可食用,茶果殼可制栲膠,茶麩可制肥料等。
  油茶是田東縣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已有近百年種植歷史,茶油是田東縣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也是外銷商品。現在栽種的品種有本地中果油茶和軟枝油,含油率高,油質好,出油率達25-30%。主要分布在義圩鎮、朔良鎮、那拔鎮、林逢鎮。全縣現有油茶面積12萬畝,已投產面積為8萬畝,最高畝產茶仔可達125公斤。全縣千均畝產茶仔50公斤,年產茶仔400萬公斤,按出油率25%計,年可產油量100萬公斤,按現在市場價格每公斤15元計,年產值1500萬元。目前,整個百色市油茶種植面積達120萬畝,已投產面積為60萬畝,年產油茶籽6000萬公斤,年產茶油1500萬公斤。周邊的河池市現有油茶種植面積60萬畝,已投產面積為35萬畝,年產油茶籽1750萬公斤,年產茶油438萬公斤。
  田東縣中北部山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林地較多,全縣現有宜種植面積16萬畝,其中退耕地10萬畝,宜林荒地6萬畝,發展油茶生產:的潛力較人。在現有油茶面積12萬畝基礎上,計劃再新擴種9萬畝,使個縣2010年油茶種植而積達20萬畝。目前在義圩鎮建有固定苗圃一個,年產油茶苗50萬株,年種植油茶5000畝。種植規模達20萬畝后,全縣年產油茶籽1000萬公斤,年產茶汕250萬公斤。
  田東縣地處右江河谷,南與河池市面上巴馬縣交界,水路、公路、鐵路貫穿其中,交通便利,電力充足,汕茶資源豐富,現可供客商投資開發的項目有:油茶深加工項目。
  2.竹子
  竹子用途廣泛,即可材用、竹工藝、造紙和纖維原料、藥用、食用竹筍等,其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途廣、經濟效益顯著。 —般竹子造林第三年后,即可連年砍伐利用(毛竹需5—10年)。一株高10米的竹子,從出筍到成竹只需1個多月時間。技術措施得當,管護好的叢生筍用竹,第三年竹筍產量可達800公斤/畝,可產竹材2-4噸。
  田東縣地處廣西西部右江盆地,氣候屬典型的南亞熱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9~C,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蒸發量109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3%。豐富的水資源為本縣發展竹子生產提供有利的條件。
  田東縣土地總面積421.7萬畝,現有竹子種植面積4.5萬畝。根據田東縣林業局對適宜營造竹林基地的林地資源調查結果:全縣適宜種植竹子的林地總面積37914.6公頃,其中宜林荒山荒地8087.1公頃,低產:林地14741公頃,退耕地造林地12862.7公頃,可造林石山地1060.5公頃,四旁可造林地1163.3公頃。
  3.速生桉
  桉樹用途廣泛,既是優良的紙槳材,也是優質的建筑、裝修用材和家具材,桉樹實木加工利用的經濟效益比紙槳加工利用提高十倍以上;桉樹的大然分布從熱帶直至溫帶地區,可選擇樹種多達800多種,既有適應熱帶地區的栽培樹種,也有適應較寒冷地區的牛長迅速的樹種。桉樹要槳紙板一體化產業將成為林業產業體系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桉樹人工林向中大徑材培育和桉木材加工業向實木加工利用產業發展,是華南地區桉樹產:業發展趨勢。一般速牛桉造林后撫育3次,第5年可砍伐第一代林,預計每畝出材6立方米,按每立:方米400元計,每畝總收入2400元,除去每畝投入成本(包括采伐、運費等)1200元,畝純利潤1200元?撤サ凇邕趾蠖@^續經營第二代萌芽林。
  田東縣地處廣西西部右江盆地,土地資源豐富,公路、鐵路、水路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氣候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9℃,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蒸發量109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3%。氣候、土質均適宜發展桉樹種植。田東縣土地總面積421.7萬畝,現有—桉樹面積8.2萬畝。經林業部門調查,尚有25萬畝林地適宜發展速生桉,“十一五”期末發展到30萬畝。
  4.板栗
  田東縣地處廣西西部,右江河谷腹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9~C,平均降雨量1200 mm。土地肥沃,立地條件適宜發展各種亞熱帶植物。
  田東縣板栗種植歷史悠久,據縣志記載,上個世紀初就有板栗種植,成為當時農民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新品種的推廣,田東縣的板栗生產進入高峰期。目前已發展形成12萬畝的種植規模,主要品種以九家種、油栗為主!笆晃濉逼谀⿲l展到20萬畝,使之成為該縣一項支柱產業。
  板栗是我國優良的木本糧食樹種,營養卡富,種仁含有脂肪7.4%,蛋白質10.7%,糖和淀粉70.1%,纖維2.9%,灰分2.4%。可炒食、鮮食和加工成板栗糊、板栗罐頭等—系列產品。目前田東縣年板栗鮮果產量3600噸,預計“十一五”期末年平均產量超10000噸。
  5、八角
  八角是廣西特有的經濟林樹種,用途廣泛,是調味和醫藥原料,板枝、葉和果含茴香油,可提煉做工業原料。
  八角喜生長在濕潤、冬暖夏涼的山地。適宜在北緯22-23‘、海拔300—1000米、肥沃酸性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的山地。在土質深厚、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地方生長最好。田東現有八角面積1萬畝,主要用于蒸茴香汕,年香油產量4萬公。
  田東縣地處廣西西部右江盆地,氣候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地肥沃,年平均氣溫21.9~C,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蒸發量10901ron。立地條件十分適宜發展八角種植。全縣適宜種植八角的面積有6萬畝,主要分布在林逢、朔良、義圩、那拔等鄉鎮。
  田東縣是通往百色市各縣(區)主要交通干線,許多農產品都經田東縣外運。百色是八角的生產區,全市八角種植面積達93萬畝,年產干果6975萬公斤,為在田東縣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市場原料。
  6.酸梅
  酸梅屬薔微科,落葉小喬木。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繁殖容易。可供生食或加工為蜜餞、酸梅酒,經熏制成烏梅可入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
  酸梅是田東縣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在田東縣種植已有較長的歷史。近年來,酸梅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果品價值逐年提高,經濟效益好,因此,發展酸梅生產具有廣闊的前景。現栽種的品種主要有果梅,主要分布在義圩、朔良、那拔、林逢四鎮。據統計,全縣現有酸梅面積2萬畝,平均畝產500公斤,年產鮮果1000萬公斤,按現行巾場價每公斤1.2元計,年產值1200萬元。
  田東縣土山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林地較多,發展酸梅生產潛力大。“十—五”期木計劃新擴種l萬畝,個縣酸梅種植面積達3萬畝。
  田東縣地處右江河谷,水路、公路、鐵路貫穿其中,交通便利,電力充足,酸梅資源豐富,F可供客商投資開發的項目有:酸梅深加工項目。熱忱歡迎各界有志之士前來洽談投資開發種植、加工,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林業土地資源 田東縣小龍苗圃場位于田東縣城西,南寧至百色二級公路旁,距縣城中心3公里。屬事業單位,企業管理,財政差額撥款,F有職工32人,其中在職職工17(其中干部6人,工人11人),退休職工15人,F有辦公室12間(每間32平方米),倉庫12間(每間2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門面12間(二級公路旁,每間32平方米),宿舍樓一棟9套。該場總面積有1000畝,其中總場面積200畝,馬鞍山片800畝。田東縣小龍苗圃場主要經濟來源:縣財政差額撥款(縣財政按全場職:正工資總額的20%撥款)和門面出租費,年收入約15萬元,主要用于管理人員和退休干部的生活費。為解決職工生活,該場實行土地承包,將總場200畝地承包職工經營。
  田東縣小龍苗圃場地理位置優越,二級公路貫穿其中,水、電、路便利,是客商投資開發最理想場所,可供開發市場、房地產、工業區。投資方式:獨資、合資。田東縣小龍苗圃場熱情歡迎各界客商前來投資開發。
  十、經濟建設
  10.1.工業發展
  十年來,田東縣積極圍繞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特色農產品發展工業,培育壯大了石化、電力、煤炭、制糖、造紙、建材等工業企業,田東香蕉、芒果、香米、香豬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迅速發展壯大。打造出“達力”牌瓦楞紙、“右江”牌水泥、“東星”牌砂糖、“增年”牌山茶油、“田東桂七香芒”等一批廣西名牌產品和廣西優質產品。
  10.2.石化工業園
  廣西田東石化工業園區位于百色市右江河谷中部的田東縣祥周鎮南面,距祥周鎮3公里,距田東縣城10公里。園區北起祥周大橋及右江沿岸,南至南寧-昆明高速公路,東至祥周鎮百渡村那慕屯,西至田東-德保二級公路。園區總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
  10.3農業發展
  田東縣氣候適宜,特產豐富。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豐富,雨熱同季,是個巨大的天然溫室。主產水稻、甘蔗、芒果、香蕉、蔬菜、木薯、板栗、茶油、香豬、生姜等,是全國芒果之鄉、國家糖料生產基地縣、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廣西第二大香蕉種植基地縣和廣西主要的南菜北運生產基地縣之一。
  十一、旅游服務
  田東縣位于廣西西部,地處右江盆地中心。全縣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轄9鎮1鄉167個村(街、社區),人口39.38萬人,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田東地理位置獨特,資源優勢鮮明,工業要素齊全,農業特產豐富,自古以來為西南通道樞紐,是茶馬古道東線起點站和西南重要的商埠。如今已形成煤炭、電力、石化、制糖、建材、造紙六大支柱產業。“八香”特色農業產品(香芒、香米、香蕉、香油、香豬、香鴨、香酒、香料)馳名中外。
  田東,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歷史而又神奇的紅土地。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踏上右江地區第一步、打響百色起義第一槍的地方,是右江工農民主政府所在地,田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四季常青。在這河川峰嶺之間,有著許多奇特的景觀和歷史遺跡,北部有蓮花山、棋盤灘,南有八仙山、龍須河和200萬年前古人類遺址,星羅棋布的景點構成了田東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
  幾年來,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田東縣加強對旅游工作的領導,加大對旅游開發的投入,旅游景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橫山古寨旅游景區完成首期開發,紅色旅游系列景點得到進一步完善,福星棋盤灘景區正在啟動保護性開發。田東將以美麗的山水奇觀、神秘的古遺址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吸引八方賓朋。
  田東縣區位優勢,交通便利,旅游環境條件優越。田東擁有數家星級水平酒店,標間床位達500多個,擁有容納500人同時就餐的酒店達到4家。娛樂、購物場所各具特色。目前,全縣正開展“處處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教育活動,力創輕松愉快、和諧安全的旅游環境。
  十二、科教文衛
  12.1.職業教育發展
  近年來,田東縣職業教育在改革創新中得到恢復與發展。田東縣職業學校作為全縣職業教育的領頭軍,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的作用,面向市場、面向農村創新辦學,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每年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大幅度增長。
  12.2.文 化
  田東是壯族“嘹歌”的發祥地。唱嘹歌、演壯劇、師公戲、邕劇、粵劇、彩調及舞龍舞獅等民間文化活動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田東縣文化事業發展較快,縣城建有文化娛樂中心、圖書館、文化館、有線電視臺等文化娛樂場館,各鄉(鎮)建有文化站、有線電視站等,有“田東時空”,“田東網空”,“田東信息港”等文化娛樂交流網站 。
  12.3.體 育
  田東縣體育場館現有400米標準田徑場一個,燈光球場一個,游泳池一個,共有12個體育協會。全縣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成績顯著,全民健身活動進一步普及。每年都舉行春節環城跑、舞獅拜年、龍舟賽、釣魚、中國象棋賽、拔河、保齡球、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中老年門球賽、中老年健身操等群眾性體育比賽。
  簡介版本2
  田東縣秦時屬名象郡。唐朝(公元622年)屬邕州朗寧郡橫山縣,清代(1875年)設置恩隆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置田東縣至今。縣政府設在平馬鎮。 田東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1929年,鄧小平領導的工農武裝在田東打響了第一槍,在田東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人民政府,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經之地。
  田東縣是一九二九年鄧小平領導和發動百色起義打響第一槍的地方,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經之地,風景秀麗,民風諄樸。田東縣各族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開發和觀光旅游。
  田東縣位于廣西西南部右江河谷中心地帶。地處東經106°53’-107°26’,北緯23°16’-24°16’。東靠平果縣,南接德保、天等縣,西連田陽縣,北鄰巴馬縣。
  全縣總面積2806平方公里,折合422.4萬畝,占廣西總面積的1.2%。耕地面積39.3萬畝,其中水田19.68萬。果園地16萬畝,林地167萬畝,牧草地62萬畝,水域面積3.25萬畝,山地347萬畝,未利用荒地116萬畝(其中難以利用荒地87.7萬畝),人均耕地1.02畝。
  田東縣居北回歸線上,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年均氣溫21.9ºC,大于或等于是10ºC的積溫7762ºC,持續天數343.5天,無霜期362天,年均降雨量1167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69小時,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境內右江河谷是百色地區糧、蔗、芒果和香蕉的生產基地。
  土特產品資源
  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及其他經濟作物。林木有樺木、大葉櫟、酸棗、荷木、松木、杉木等。水果主要有芒果、香蕉、柑、橙、酸梅、木瓜、檸檬等。96年獲全國“芒果之鄉”稱號。經濟樹種主要有油茶、油桐、板栗等。畜牧水產主要有豬、牛、羊、馬、雞、鴨、鵝及魚類。主要特產有“七里香豬”。所產的金銀花、黃精、何首烏等中草藥飲譽八桂。
  2002年,田東縣轄6鎮7鄉,總人口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64萬人,全縣有壯、漢、瑤、苗等19個民族,其中壯族329117人,占總人口的85.2%,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田東資源
  已探明田東境內的礦藏主要有石油、褐煤、鋁土、褐鐵、金、錳、銻磷、鈦鐵、輝綠巖、白云巖、硅石、滑石、石膏、膨潤土、水晶等30多種礦產。其中膨潤土是廣西已探明的兩大礦之一,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含蒙脫石70—95%,可露天開采;錳礦儲量在600萬噸以上,被國家冶金部定為優質錳礦;輝綠巖儲量1億噸以上,煤的儲量大4億噸,白云巖儲量4000萬噸。
  田東旅游
  縣境內有敢養巖洞、龍須河風景區、江城八仙山、棋盤灘、響水古營盤、橫山寨遺址、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等,其中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是國家級旅游景點。
  城市建設:田東縣城位于廣西右江河谷城鎮群中心腹地,縣城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8.3萬人,城區內各項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完善,市政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林業資源:田東縣土地總面積421.7萬畝。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03萬畝,全縣活立木蓄積量151萬立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為45%。林業生產總值3850萬元。 
  礦產資源:田東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知礦產有28種,已探明儲量有18種,分為能源礦產、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及水氣礦產四大類。目前能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占轄區的主導地位;主要有:煤礦、石油、膨潤土、石灰巖、水泥配料砂巖等礦種!
  基礎設施:田東縣城至南寧機場、百色(田陽)機場分別為175公里和23公里;陸路東西向有南昆鐵路、324國道和在建的南昆高速公路,田東在百色市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和開通縣城過境公路,形成了"一小時經濟圈"!
  區位優勢:田東縣位于廣西西南部,隸屬百色市,西鄰云南,北靠貴州、四川;南隔德保、靖西兩縣與東盟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等相鄰!
  服務優勢:為方便外來投資者,田東縣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外來投資者投資的企業,從前期立項、審批、規劃、建設到投產,投資者只需提交完備的材料,由有關部門代辦所有審批手續。
全國城市行政區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利津县| 永昌县| 云林县| 桂林市| 射阳县| 陆河县| 文山县| 芮城县| 奉新县| 元谋县| 体育| 葵青区| 凤翔县| 贡觉县| 团风县| 达州市| 威远县| 富阳市| 文水县| 余庆县| 陵川县| 汉源县| 双城市| 涿鹿县| 长垣县| 上思县| 吴旗县| 乳山市| 喀喇| 富裕县| 北海市| 景德镇市| 砚山县| 清流县| 铁岭县| 保亭| 修水县| 台中县| 潜山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