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英山鄉 楮坪鄉 宅中鄉 黃柏鄉 東源鄉 乍洋鄉 城郊鄉 富溪鎮 雙城鎮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
車牌號碼:閩J | 行政代碼:350926 | |
隸屬政區: 寧德 | 行政級別:縣 |
郵編:355300 代碼:350926 區號:0593 拼音:Zherong Xian
柘榮縣位于福建省東北部,介于北緯27°05′-27°19′,東經119°43′-120°04′之間,與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霞浦縣、浙江省泰順縣交界。全縣總面積544.0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10.0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5萬人。通行閩東方言柘榮話。是全省人口最少,面積最小的一個縣,全縣轄城郊鄉、乍洋鄉、東源鄉、黃柏鄉、宅中鄉、楮坪鄉、英山鄉等7鄉和雙城鎮、富溪鎮2鎮,共112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境內山嶺眾多,盆谷交錯,地形復雜,為太姥山脈的主體部分,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00-1000米之間,城關海拔668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濕潤,氣溫立體分布明顯雨量充沛,冬長夏短,霜雪凍害較嚴重的特征。
歷史沿革
縣名似以柘樹成洋得名。據《讀史方輿紀要》:“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
宋為長溪縣靈霍鄉柘洋里,元為福寧州柘洋上里,明正統六年間(1441)設柘洋巡檢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撤,乾隆四年(1739)復置(清改置蘆門巡檢司)。民國初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1933年為霞浦縣第四區。1934年農歷二月建立霞浦縣上面柘洋區蘇維埃政府,五月成立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置柘洋特種區,1945年設柘榮縣。1949年6月15日解放,屬福安專區。1956年撤,并入福安縣。1961年復置柘榮縣,1970年又撤,分別劃歸福安、福鼎縣。1975年再恢復,屬寧德地區、現寧德市。
地理狀況
1、地勢地形和土壤資源狀況
該縣境內峰巒起伏,地勢呈東高西低。山地面積514.85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93.1%,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境內土壤以紅黃壤為主,呈偏酸性,可開發山地面積大。
2、氣候特征
(1)氣溫:由于境內各地海拔相差較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各地平均氣溫在13-18℃之間,一月平均氣溫5.6℃,絕對低溫-9.8℃(1983年12月31日31日)。七月平均氣溫25.1℃、35℃以上的酷暑極少見。年總積溫5000-6500℃,年平均穩定通過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無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氣溫低于0℃的日數28天。
(2)降水:該縣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總量的16.5%,其特點是雨日多,雨量少,強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點是雨區廣,雨量多,濕度大,雨時長而穩定;7-9月臺風雷陣雨季,占41.3%,其特點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強度大,雨量變化大,極不穩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
(3)蒸發和溫度:由于該縣氣候不高,且山地云霧多,蒸發量不大,屬潮濕狀況,年平均絕對溫度15.7百帕,10月至翌年1月屬干季,蒸發量大,氣候較干燥。
(4)日照:年平均日照時數1634.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