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松柏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1]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錢家莊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2]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于家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3]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北山前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4]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東白廟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5]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西白廟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6]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墻夼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7]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張家峪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8]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李家峪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09]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香店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0]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前烏金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1]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后烏金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2]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王家洼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3]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婁家洼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4]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房家洼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5]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三關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6]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前長城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7]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后長城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8]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駝石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19]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陳家峪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0]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李家店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1]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張榜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2]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王家口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3]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竇家臺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4]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賀家店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5]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韓家口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6]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潘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7]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小潘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8]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劉家南山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29]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陸家溝村村民委員村[371121203230]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鞠家西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1]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前葦場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2]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后葦場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3]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金牛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4]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宣王溝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5]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靴石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6]
-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鄉毛家河村村民委員會[371121203237]
長途區號:0633 | 郵政編碼:276800 | |
車牌號碼:魯L | 行政代碼:3711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五蓮縣 | 行政級別:鄉 |
五蓮縣松柏鄉位于縣城東 12公里,座落在魯東南第一高峰——馬耳山南麓。境內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具有濃厚的政治、文化與歷史底蘊。1946年,五蓮縣委、縣府分別誕生于該鄉王家口子村和東白廟村;全省第一黨報《大眾日報》報社也在該鄉起源。風景秀麗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九仙山風景區就在松柏境內,齊長城、孫臏書院等歷史文化遺跡名聲遠揚。全鄉轄31個行政村,1.47萬口人,總面積7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3%。鄉駐地北有中型水庫一座,常年蓄水量1200萬立方米以上,水資源豐富。呂街路與334省道呈十字狀縱橫穿越,恰處青島至臨沂和日照至諸城的交匯點,也是進出旅游勝地五蓮山和九仙山的必經門戶,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優勢明顯。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松柏鄉大力實施“工業強鄉、招商興鄉和生態建鄉”三大戰略,不斷加快全鄉工業化和生態化進程,現已培育起機電配件系列產品加工與綠色食品生產兩大基地。2004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5元,全鄉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生態型農業健康蓬勃。具有 300余年的果品栽培歷史,小櫻桃原產地劉家南山村享有“江北櫻桃第一村”之稱。早自七十年代,該鄉竇家臺子村盛產的小國光蘋果,因酸甜多汁、脆硬適中被定為國家級接待專供水果。大潘莊村生產的板栗以其個大、質糯、味甜和豐產、耐貯運等優良商品性狀而聞名。1980年,經省農業廳專家鑒定后,被命為“五蓮明栗”品牌。經多年的持續發展,全鄉現有蘋果、板栗、櫻桃等干鮮果面積2萬畝,是全縣重點培育的生態食品生產基地,擁有紅富士蘋果和板栗兩個綠色食品品牌,年產量達8000噸,占全縣果品總產量的1/3,素有“果品之鄉”、“櫻桃之鄉”的美譽。近年來與山東農業大學聯合開發的富硒系列產品更是深受消費者青睞,綠色食品富硒蘋果暢銷北京、濟南、大連、青島等十幾個國內大中城市。
多樣型工業持續穩定。產品主要有制動器、制動泵、真空助力器、車廂、駕駛室、裝飾件、方向機、前橋等二百余個品種的農用車、汽車配件及建材、出口包裝、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目前,全鄉機械加工企業已發展到 30家,從業人員4000余人,年營業收入近10億元,形成了以機電配件系列加工產品為主的研發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