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集西頭村委會[37112211220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陵陽街村委會[37112211220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孫家莊村委會[371122112202]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厲家莊村委會[371122112203]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大寺村委會[371122112204]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北場村委會[371122112205]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湖村村委會[371122112206]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大河北村委會[371122112207]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小寺村委會[371122112208]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小埠堤村委會[371122112209]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大埠堤村委會[37112211221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接家莊村委會[37112211221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李村村委會[371122112212]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楊家址坊村委會[371122112213]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方家址坊村委會[371122112214]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劉家址坊村委會[371122112215]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古佛寺村委會[371122112216]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劉家河口村委會[371122112217]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岳家莊科村委會[371122112218]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何家疃村委會[371122112219]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陳家疃村委會[37112211222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劉家疃村委會[37112211222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袁家疃村委會[371122112222]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官河口村委會[371122112223]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小官河口村委會[371122112224]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杭頭村委會[371122112225]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借莊村委會[371122112226]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于家村村委會[371122112227]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東汪頭村委會[371122112228]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汪頭村委會[371122112229]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沙流村委會[37112211223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東沙流村委會[37112211223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朱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2]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張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3]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姚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4]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井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5]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孫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6]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趙家葛湖村委會[371122112237]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厲家屋子村委會[371122112238]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孔家官莊村委會[371122112239]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項家官莊村委會[37112211224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莊家河水村委會[37112211224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陳家河水村委會[371122112242]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小放鶴村委會[371122112243]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大放鶴村委會[371122112244]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勃欏溝村委會[371122112245]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東上莊村委會[371122112246]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上莊村委會[371122112247]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東山河村委會[371122112248]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西山河村委會[371122112249]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上袁家官莊村委會[371122112250]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下袁家官莊村委會[371122112251]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黃嶺南頭村委會[371122112252]
長途區號:0633 | 郵政編碼:276800 | |
車牌號碼:魯L | 行政代碼:3711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莒縣 | 行政級別:鎮 |
" 山東省莒縣陵陽鎮,位于縣城東5公里,東臨日照港60公里,南距兗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8公里,北至膠濟鐵路10公里,西至206國道3公里,境內335省道、225國道交匯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這里就是商賈云集之地。陵陽鎮現有53個行政村,4萬人口,對空面積54.66平方公里,3.6萬畝耕地。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億元,同比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80元,人均增收384元。
陵陽鎮水土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璀璨,人文環境優雅,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沭河、鶴河兩大河流,大放鶴、黃嶺南頭兩座中型水庫,名勝古跡20余處。陵陽河遺址出土國內罕見的釀酒器具和大口尊的象形文字,被中國考古界專家公認為漢字雛形,將漢字歷史上推到公元前50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鎮黨委政府走“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地基連農戶”的路子,發展品牌農業,注冊了“陵陽河”牌瓜菜商標,申報了西瓜、西紅柿、西葫蘆、大姜、綠蘆筍五種產品的A級綠色食品認證,建起了,“莒縣萬畝A級綠色瓜菜出口創匯基地”、“省農機化創新示范園”、“山東省科普示范基地”、“日照市西瓜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以及西瓜、西葫蘆、綠蘆筍、大姜、大蔥、大白菜等標準化生產示范片,全鎮以大棚瓜菜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到2.8萬畝,總收入9600多萬元,僅此一項人均純收入達2000元。在市場開拓方面,組建起注冊資金50萬元的莒縣瓜菜營銷有限公司,新建面積1300平方米的市場交易綜合服務大樓和2300平方米的市場沿街商業樓,市場交易額過億元,該鎮產品銷售遍及全國,是魯東南最大的瓜菜生產、批發、加工集散地,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陵陽河” 牌綠色西瓜、西紅柿、西葫蘆、大姜、綠蘆筍五個品種連續兩年被農業部和省農科院抽檢認定為合格產品。2002年該鎮被省財政廳、農業廳確立為省級農業“雙增工程”示范鄉鎮。為服務瓜農,該鎮組織成立了莒縣西瓜協會,為瓜農提供技術、品種、購銷服務,該協會2004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民間組織”;2004年10月被省民政廳評為“全省十佳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