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黔陶社區[520111208001]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黔陶村委會[520111208201]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關口村委會[520111208202]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谷灑村委會[520111208203]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半坡村委會[520111208204]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馬場村委會[520111208205]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騎龍村委會[520111208206]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趙司村委會[520111208207]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025 | |
車牌號碼:貴A | 行政代碼:52011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花溪區 | 行政級別:鄉 |
黔陶布依族苗族鄉(QianTao buyizumiaozuxiang) 位于花溪區東南部,東西寬11公里,南北長12.6公里,地理座標為106043’—106050’,北緯26017’—26024’,東與龍里縣民主鄉相鄰,南與高坡鄉和惠水縣大壩鄉接壤,西與青巖鎮相連,北與孟關鄉和龍里縣水場鄉毗鄰,地勢東高西低,山巒重疊,起伏較大,東面、東北面為山地,中部、西部和西北部為綏丘陵地,南部為河流沖積地。土地總面積為7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8466.3畝,其中:田5630.55畝,旱地2835.75畝,林地面積為76115畝,森林覆蓋率為達49.33%,草地面積為25049畝。境內有居民2458戶,9184人,其中:農業人口2184戶,8353人,非農業人口274戶,831人,少數民族為4099人,占全鄉總人口的44.6%。鄉政府駐地人口有449戶,1374人。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08元。管轄黔陶、關口、谷灑、半坡、馬場、騎龍、趙司7個村民委員會和黔陶街道居委,共有35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33個自然村寨。黔陶鄉域原屬明朝白納長官司所轄,明天啟四年(1624年),屬白納長官司副司所轄,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載撤白納長官司,隸屬貴陽府直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黔陶鎮,隸屬貴陽縣第五區,民國二十一年(1942年)黔陶鎮改為黔陶鄉,解放初期,貴筑縣設立四區,黔陶鄉隸屬青巖區所轄,1961年7月新建黔陶公社,1966年2月合并為聯社,屬青巖聯社所轄,1967年2月恢復鎮、公社建制,1984年3月改為鄉建制,1985年9月建立民族鄉。黔陶鄉地處蒙江水系,珠江流域,有馬場河馬場河6公里和老榜河3公里穿越而過,鄉交通便利,有青甲線、冷黔線、豬騎線柏油公路17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村級公路為35.5公里,電力能源充足,有馬場變電站和趙司變電站,可供電力為6300千瓦和110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有硅礦、硅砂、煤、陶土、大理石等,森林茂盛,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平均年氣溫15℃,無霜期28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140毫升。平均海拔為1350米,海拔最高為1655.9米,最低1030米。全鄉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農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中的香細菜為主。該鄉在2002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5699萬元,第一產業產值為1755萬元,第二產業產值為5689萬元,第三產業產值為8256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80.4萬元,總支出為241.4萬元。境內有初級中學1所,教職工37人,學生481人,公民辦小學7所,教職工89人,學生98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幼兒園1所,教師3人,學生50人;設有衛生院1所,職工7人,村衛生室7個,衛生人員7人,糧站1個,信用社1個,精神文明活動中心1棟。村村建有籃球場、電視閉路小系統或與貴陽有線電視并網,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五個村開通程控電話,裝機130門,已飲用自來水的村民小組有23個。整個鄉村容寨貌大改觀,90%的村寨建有水泥主干道,新樓房逐步代替舊房屋,集鎮內飲食店、零售店大街小巷均有。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已形成老榜河、桐埜書屋為中心的四點一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