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南頭村委會[610522202200]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坡頭村委會[610522202201]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東馬村委會[610522202202]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東里村委會[610522202203]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上北頭村委會[610522202204]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下北頭村委會[610522202205]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萬家嶺村委會[610522202206]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留果村委會[610522202207]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下汾井村委會[610522202208]
- 陜西省潼關縣南頭鄉上汾井村委會[610522202209]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
車牌號碼:陜E | 行政代碼:6105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潼關縣 | 行政級別:鄉 |
南頭鄉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位于陜西省潼關縣境東北部,因其形狀酷似牛頭而被稱作牛頭塬。東與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相連,北與山西省芮城隔黃河相對,有“雞鳴聞三省之稱”。地勢北高南低,東西最長10公里,南北最寬7.5公里,總面積28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5個自然村,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141人,耕地面積25000畝。
南頭鄉物華天寶,土地肥沃,民間文化底蘊深厚,村民民風純樸,人杰地靈,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生產小麥、玉米為主的農業大鄉,素有“金陡糧倉”之稱,境內水利設施完備,有十井八站和兩座水庫灌溉著千畝良田。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公交客運遍及各村,潼南公路穿腹而過,連接310低速國道與西靈高速公路,帶動交通運輸業迅猛發展,年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留果大蔥歷史悠久,遠銷渭南、西安、威陽、四川、湖北、河南等省市,年創收上百萬元,留果大蔥已成力南頭人民脫貧致富的“金條條”。南頭鄉人民勤勞善良,每年為國家踴躍交售國糧,農業稅征收在全縣總是率先完成,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通報表彰。
近年來,南頭鄉黨委、政府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爭項目,強基礎;重種養,調結構;靠科技,抓示范’’的發展思路,圍繞中心抓關鍵,凝聚人心求發展,使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林果業、蔬菜業,擴大油葵、大豆、大蔥等經濟作物以及藥材、花椒的種植面積,加大退耕還林工作力度,使全鄉萬畝荒溝、荒坡披上了綠裝,為全面建設生態鄉奠定了良好基礎。在種植業方面,百畝沙紅桃、百畝柿園、百畝仁用杏、百畝黃花菜、千畝冬棗等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留果村大蔥歡迎各地客商前來洽談收購。在畜牧業方面,全鄉生豬存欄1055頭,牛存攔1464頭,羊存欄805只。其中養殖豬廠2個,大型現代養牛場一個,全鄉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為農民致富奠定了基礎。三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總投資300萬元,擴大灌溉面積8000畝,基本形成了“渠相連、路相通、樹成行,田成方、旱能灌、農機行”的農業生產新格局,為南頭農業振興和經濟發展莫定了堅實基礎。2003年底,全鄉農牧業總產值完成1389萬元,勞務收入達110萬元,糧食產量4000噸,棉花產量15噸,油料產量270噸,造林面積完成4110畝,財政收入完成4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62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5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