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鐘鳴社區[340721102001]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水龍村委會[340721102200]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金山村委會[340721102201]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金鳳村委會[340721102202]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水村村委會[340721102203]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九榔村委會[340721102204]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牡東村委會[340721102205]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獅峰村委會[340721102206]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新聯村委會[340721102207]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馬中村委會[340721102208]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長龍村委會[340721102209]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金橋村委會[340721102210]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清泉村委會[340721102211]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金龍村委會[340721102212]
- 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泉欄村委會[340721102213]
長途區號:0562 | 郵政編碼:244000 | |
車牌號碼:皖G | 行政代碼:3407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銅陵縣 | 行政級別:鎮 |
鐘鳴地處皖江南畔,銅陵的東部,東南與蕪湖、繁昌、南陵交界,北面與無為縣隔江而望,總面積154平方公里,轄24個村,1個社區,總人口4.7萬人。全鎮地域廣袤,物藏豐富,是銅陵八寶盛產之地。近年來,隨著沿江快道、沿江高速、銅南公路、銅宣高速等國家重要交通干線的建成,鐘鳴區位優勢日益顯觀。
鐘鳴物華天寶,人文薈萃,自古以“擊鐘而鳴,百里有聲”而得其名。唐宋時此地便是商賈云集,市貿繁榮,素有“九井十三街”著稱。古鎮歷史載有千年,至今“老街遺韻”古風猶存,歷史人文源遠流長。境內清涼寺、西明寺梵剎鐘聲、佛歷久遠。其“出木井”、“葉金佛”、“九郎廟”、“姑嫂石”傳說神奇遺趣。北宋林學家陳翥墓園和育桐著書址,早年被安徽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陵縣志》曰:其公(陳翥)常以“召山叟、讓場師”,墾山數畝,“幾數百株”,撰著了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桐譜》。
鐘鳴自然神秀,山水旖旎,以獅子山、馬仁山、水龍山、牡丹山、金山等奇麗風光,構成銅陵東部生態旅游的重要部分。尤其金榔區域生態環境宜人,自然資源豐富奇特,其千年紫藤、公孫神韻、桂花王、杉木王等景觀譽傳皖江。這里的古木、秀水、林幽、洞奧宛若置身于獨具江南魅力的“世外桃源”。
鐘鳴不僅以奇山秀水著稱,還是一方紅色革命老區?箲饡r期,新四軍三支隊曾進駐本鎮,譚震林、項英等重要人物曾在此活動!巴钅闲姓䦟T公署”、“大江銀行”等一批抗戰機構,曾駐落于本域內。三條沖里流傳的許多“獵戶隊”英勇抗戰故事,為鐘鳴這片神圣土地增添了濃厚的傳奇色彩。
近年來,鐘鳴鎮立足于資源和區位優勢,強抓機遇,堅持以人為本,牢樹科學發展觀,圍繞可持續發展和構建自然和諧的目標,強化實施“工業強鎮”、“旅游興鎮”、“商貿富鎮”的戰略,大力創辦紡織、服裝、電子、鑄造四大支柱產業,著力開發獅子山、水龍山、牡丹山、太陽沖等景區的“農家樂”旅游,全力支持集鎮商貿和個私經濟的壯大,使之全鎮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社會欣欣向榮,經濟總量與日俱增,基礎建設日臻完善。1994年被列為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6年列為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列為安徽省中心建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