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0-9 9:3
10月8日,美國商務部表示,將商湯科技、科大訊飛、大華科技、海康威視等28家中國企業列入美國貿易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與其展開合作。
對此,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眾多企業也在第一時間發出聲明。科大訊飛在聲明中表示:科大訊飛擁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科大訊飛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同時科大訊飛還表示,針對此情況,其將向美國有關政府部門進行積極申訴。
這一舉動無疑是美國打著貿易旗號,對中國高科技領域進行打壓與遏制。面對這種情況,網友不禁善意地調侃到:美國這是給中國企業打了一個全球廣告,“實體清單”也妥妥的是一個世界Top20榜單啊。
更有網友猜測到,中方貿易代表將于本周赴美進行貿易談判,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美國將眾多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無疑是其在給中方施壓,為自己談判增加籌碼。
然而,正如網友調侃所言:面對美國“無厘頭”的舉動,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冷靜下來分析美國一系列限制對中方企業的影響,就會發現效果其實是微乎其微。
核心技術決定話語權,據科大訊飛財報顯示,2019上半年報報告期內,科大訊飛研發投入12.4億元,同比增長32.15%。科大訊飛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圖像理解等核心技術,皆來源于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重要的是,科大訊飛對當前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消費者產品,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
在業務上,科大訊飛海外業務重點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國家,其在美國僅有一家子公司,2018年全年來源于美國的收入僅占總收入的0.01%。
所以,無論是從技術維度,還是從市場占比來考慮,美國頒布的新版實體清單并不會給科大訊飛的經營帶來重大影響。更何況,科大訊飛身后還有大批“用人民幣為他投票”的忠實用戶。
科技沒有捷徑,貿易摩擦中也沒有贏家。中國企業憑實力說話,正如網友而言,他們不需要被“特殊關照”,未來的企業競爭應當提倡公平、公正,而非以經濟之名進行別有目的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