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1-1-18 9:7
中新網宜昌1月15日電 (郭曉瑩 董曉斌)記者15日從湖北省宜昌市“兩會”獲悉,該市正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區域性交通物流中心,計劃到2025年建成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總體建成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上游航道改善,航運量快速增長。2019年三峽樞紐通過量達1.48億噸,2020年達1.38億噸,仍無法滿足物流需求。
為緩解三峽通航壓力,使貨物暢行長江上下,國家批準實施三峽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依托東西聯結、南北交匯和三峽工程所在地等獨特區位優勢,宜昌在長江以南新建三峽樞紐茅坪港疏港鐵路、翻壩運輸管道;在長江以北新建翻壩高速公路,并沿江布局茅坪港、宜都港、白洋港、枝城港等6座港口,構筑完善的鐵水公管多式聯運轉運體系,統籌解決三峽大壩、葛洲壩通航瓶頸問題。
截至目前,宜昌樞紐主體設施“白洋茅坪雙園”項目總體建成,三峽江南翻壩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公路即將通車,江南翻壩鐵路、江南成品油翻壩管道、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等項目加快推進。
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家勝表示,2021年,宜昌將加快建設江南成品油翻壩管道、當遠鐵路等項目;確保茅坪港二期、秭歸LNG加注站等項目投入使用;實施清江、香溪河航道提升等級工程,加快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宜昌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朝暉透露,“十四五”期間,宜昌將完善翻壩轉運體系,加快構建輻射長江經濟帶的三峽現代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長江三峽樞紐“大分流、小轉運”水鐵公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爭創以枝城、姚家港作業區為支撐的多式聯運示范,探索依托陸海新通道的多式聯運路徑,并完善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多式聯運體系,構筑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