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1-4-16 18:25 編輯:方方
以互聯網技術為肇端,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已滾滾20余年,從PC互聯到移動互聯,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中國已邁入數字經濟的新時代。一面是消費互聯網存量市場的深耕比拼,一面是產業互聯網新藍海的入局探索。產業互聯網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成為十四五工作的一大重點,各大巨頭紛紛入局“互聯網+”和“工業4.0”,數字化對于各行各業持續賦能。供應鏈是產業的“生命線”,物流體系是經濟發展的“血脈”,連接制造端和需求端的核心環節。在最近提出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國家明確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強化流通體系支撐作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伴隨政策紅利,現代化的物流體系建設中5G、AI、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正成為行業的“加速器”,推動傳統物流行業的智慧轉型,也發展了一批立足物流產業互聯網的創新型企業,獅橋運力正在其中。
01
立足行業痛點,數字化技術驅動產業轉型
經歷疫情考驗,以“B2C”為主的快遞物流讓我們看到中國物流的飛躍式發展,但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需求卻遠未滿足。從快遞物流到產業供應鏈物流,當下的物流行業集中度非常低,社會運力沒有被充分利用和調動,主要存在幾大“痛點”:痛點一,運力調度難,靈活度低,導致時效差、效率低下。因為個體運輸的“各自為陣”,形成信息壁壘,無法對于運輸路線進行精細化規劃,影響運輸時效性和整體效率。痛點二,物流成本缺乏科學計算和規劃控制。一方面,物流成本與線路規劃和運力調度息息相關,運力的不合理利用大大增加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個體運營司機主要靠熟人接生意,在運路匹配、運力調度方面缺乏體系化的支持,且存在定價混亂問題。對于物流全鏈條產生的成本缺乏科學化預期,導致毛利率低下。痛點三,是傳統貨運模式下,現金流就是生死線,賬期制約運輸行業上下游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痛點四,車輛管理、運輸管理難以實際施行,司機可能出現疲勞駕駛、危險駕駛等行為,不僅關乎司機、車輛的安全問題,貨物安全性也難得到保障。這些問題在傳統物流的框架下已很難去解決和提升,正需技術的加持。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應運而生。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整合單車運輸數據與運力資源,建立運力系統,以海量數據構建運輸大數據平臺;另一方面,在運力調度和管理上引入人工智能,用不眠不休、反應迅速的數字大腦,形成對海量車輛進行線路規劃、運維判斷的柔性、靈活的智能系統。在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上,立足預警與管控,用互聯網的產品思維建立現代化的預警機制,風險管控和信用機制上建立完善體系;在產業生態建設方面,通過產業數字化得以整合數據,聯通產業鏈上下游,物流數據成為供應鏈數據的一部分,納入整個供應鏈系統,對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穩定的訂單、現金流和金融支持。
02
深耕行業需求,搭建智慧物流全方位解決方案
獅橋智慧物流平臺以大數據、AI技術為核心,打破運輸行業各環節的數據鴻溝,服務于貨主企業、中小型物流公司和個體司機,通過平臺技術及流量核心方式為不同客群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在車隊管理方面,針對物流行業進項票獲取難、運輸全過程把控難、車輛調度難等核心痛點,獅橋智慧物流平臺以數字化助力網絡貨運業務,通過“五流合一”規避行業內白條入賬風險,通過車輛調配有效補足運力提供SAAS化TMS管理系統,實現運輸過程全方位的信息整合,促進客戶物流運輸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在“車后服務”方面,針對網絡貨運增值業務,獅橋通過全方位的支持,在油品、ETC、維修保養、保險等運輸各環節和領域提供一體化的數字化結算服務,建立便捷的線上支付機制,全流程監控費用使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獅橋運力榮獲“2020年度網絡貨運平臺優秀服務商”
近日,在2020(第三屆)中國物流服務平臺發展年會暨網絡貨運高峰論壇上,獅橋運力榮獲“2020年度網絡貨運平臺優秀服務商”獎項。截至2021年3月31日,獅橋運力累計為2萬+物流貨主提供服務,可調度30萬+社會運力,覆蓋全國2.7萬+條線路。03
展望未來,智慧物流將成為新的萬億級風口
面對時代賦予的新形式、新業態,獅橋將在物流產業互聯網領域進一步深化。“2021年,獅橋將發力物流產業互聯網,借勢互聯網科技、金融科技的力量,打造具有獅橋特色的公路運輸行業物流產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化解決司機車主和物流貨主‘車-錢-貨-票’的行業痛點。”立足技術驅動,建立創新機制和創新平臺;深耕產品與服務,保持對業務的跟蹤,切實推進降本、提質、增效;對行業覆蓋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延展,切實提升服務能力。在獅橋運力看來,隨著數字化在各行各業滲透率的持續提升,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成為物流行業的新基建,不斷滲入行業應用。2020年是網絡貨運元年,2021年將成為物流產業互聯網元年。產業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驅動與物流產業必將深度融合,智慧物流的應用領域不斷深化,形成一個縱橫多維度的產業生態。智慧物流的鏈條也將進一步延展,觸達供應鏈金融、智能駕駛等各個環節。身處風口,智慧物流正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