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發布時間:2021-11-29 9:25
本報訊 記者張一迪報道:11月17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商湯科技、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發布新一代通用視覺技術體系“書生”(INTERN),旨在系統化解決當下人工智能視覺領域中存在的任務通用、場景泛化和數據效率等一系列瓶頸問題。
“書生”,是一個代表通過不斷學習、積累,進而獲得各方面才能的形象。可以看出,將該體系命名為“書生”是希望它可以像讀書人一樣孜孜不倦地學習、不斷地積累,最終能夠在通用視覺領域達到融會貫通的水平,實現靈活高效的模型部署。
據介紹,“書生”由七大模塊組成,包括3個基礎設施模塊、4個訓練階段模塊,由“基礎能力”培養開始,逐步向“專家能力”“通用能力”攻關,最終達到具備“遷移能力”的水平。商湯科技研究院院長王曉剛表示:“書生”通用視覺技術體系是基于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的一次新技術路徑探索。
商湯一直致力于通用視覺領域的技術探索與應用場景的落地。在今年7月舉辦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在演講時正式介紹了商湯打造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該裝置由算力層、平臺層、算法層三部分架構組成。商湯AI大裝置旨在通過它對海量數據進行拆解和碰撞,深入挖掘潛在價值,從而打破認知和應用的邊界。
從落地應用上來說,商湯希望通過AI底層基礎設施,驅動城市中的商圈、園區、街道等各類場景,實現虛擬與現實的智能化連接,推動物理世界的全面數字化轉型,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來解決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長尾問題。例如,在面對自然災害、城市警情等時,從發現、報警、執行到結案,都可以用人機交互的方式實現一站式解決。
商湯在做的是,將現實世界產生的問題,導入到虛擬世界中,通過人工智能手段達到快速、高效、全面的解決能力。商湯AI大裝置就好比是一座“技術基站”,“書生”是在此基礎上,面向通用視覺領域而生的技術分支,將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自動駕駛等多領域場景中,發揮泛化能力,解決大量小數據、零數據等樣本缺失的細分和長尾場景需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