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發布時間:2022-2-10 10:9
據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不久前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構建有活力、有創新力的制度環境,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平臺經濟是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貫通國民經濟循環各環節、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推動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我國平臺經濟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要著眼長遠、兼顧當前,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營造創新環境,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在筆者看來,上述《意見》的印發,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一個內涵豐富,因勢利導,力度空前的“頂層設計”,以此為遵循和抓手,建規立制,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平臺經濟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服務,實現多贏,不僅意義重大,而且正當其時。
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蓬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對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以及增加就業等,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成為引領經濟增長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但同時,一些弊端也逐漸顯現。如電商平臺逼迫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實施“大數據殺熟”,等等,既引發了人們對于平臺壟斷影響公平競爭和損害消費者自由選擇權的思考,也給監管帶來了新的課題。只有因勢利導,去偽存真,趨利避害,聚焦平臺經濟領域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對癥下藥,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營造鼓勵創新、促進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才能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定好規矩,加強監管,做好服務。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技術帶動的商業模式,很多互聯網經濟出現的問題,不但在中國是新的,在世界上也是新的。因此對于這種新商業模式,需要規矩先行,既要完善法律法規,也要加強數據產權制度建設,強化平臺企業數據安全責任和各市場主體權益保護機制,讓其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這樣才能讓平臺經濟不會走樣跑偏。同時要做好服務,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和引導平臺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夯實底層技術根基,加速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鼓勵消費領域平臺企業挖掘市場潛力,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另一方面,市場主體要嚴守規矩,落實責任,好自為之。可以說,平臺經濟能否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主體是否能夠遵守平臺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目前來看,平臺經濟領域出現的不少問題,大都是一些大的平臺企業不守規矩,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帶來的。這要求,越是大的平臺,越應加強自律,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大小市場主體都有平等發展、創新出彩的機會。這是平臺立身之本,也是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說到底,平臺經濟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部分,其發展事關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事關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平臺經濟規范持續健康發展,不是遏制平臺經濟發展,而是為了讓平臺經濟發展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平臺經濟只有實現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才能走遠走穩,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