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 發布時間:2022-3-10 9:26
本報訊 記者齊旭報道:2月23日,記者從工信部召開的重點行業協會座談會上了解到,2022年1月汽車工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產銷分別完成242.2萬輛和253.1萬輛,在去年同期高基數的背景下,同比增長1.4%和0.9%,為穩定工業經濟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保持較高水平增長是一大亮點,產銷較去年分別增長1.3倍和1.4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持續增長,達19.2%;另一大亮點是汽車出口保持迅猛增長勢頭,今年1月我國汽車出口23.1萬輛,同比增長87.7%,中國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葉盛基表示,汽車行業平穩增長離不開重點企業采取的相關穩增長舉措。一是暢通供應鏈,確保第一季度供給穩定,重點企業超前謀劃供應資源,做實采購規劃,強化生產計劃平準性。二是圍繞汽車增長點,加大新興領域投入力度,加強研發、商企、營銷的互動,做到精準開發、周期縮短,推動加快研發落地速度。三是穩定市場規模,持續推動品牌向上發展,企業針對目標群體,積板籌備多款新車上市,強化營銷服務體系。四是積極推動海外發展,企業在穩步增加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積極布局和開拓海外市場,制定國際化業務規劃。五是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在構建全新的整零生態,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方面行業內重點企業主動作為。
對于2022年汽車行業發展趨勢,葉盛基指出,從第一季度來看,汽車制造業增加值保持正增長的概率較大。一是在各地政府積極出臺穩增長相關政策,支撐市場相對穩定,二是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繼續緩解,三是部分乘用車企業對于2022年市場預期較好,從而設定較高的目標。從全年來看,預計2022年隨著供給端逐步改善,汽車市場需求有望得到較快恢復,因而產銷表現有望好于上年。
“但還應看到,目前行業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供應依然緊張、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大、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產能利用率不均衡、疫情散發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市場需求不足風險大等問題值得關注!比~盛基表示,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緩解速度還較慢,意法、英飛凌、瑞薩等行業主要芯片廠商普遍供應不足。目前電池產能結構呈現出一定失衡,上游材料短缺,存在運輸瓶頸。
“為此,建議國家層面繼續加大芯片保供力度、為新能源汽車繼續創造良好環境、保障原材料價格穩定、促進動力電池供應鏈安全平穩,以確保汽車工業持續穩定運行。”葉盛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