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2-11-18 15:7 編輯:方方
聯合國于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27屆會議(COP27),COP是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氣候相關年度會議。在11月11日舉辦的中國角企業日活動中,《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正式發布。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零碳園區憑借綠色規劃設計、綠色建造、綠色運營三大亮點,成為27個案例中唯一入選的物流行業案例,為行業及客戶供應鏈減排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路徑,為實現國家“雙碳”戰略貢獻綠色力量。
《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在COP27中國角發布
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
從雪山開始的綠色思考
“多年前我在攀登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時,發現原本應該常年有積雪覆蓋的山頂卻沒有雪的蹤影,讓我深有觸動,”萬科集團創始人、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回憶說,“當時我就意識到應對氣候變化,每個人都不能置身其外,我也應該承擔起責任。”
在王石看來,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給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帶來了嚴重影響,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綠色低碳轉型的目的,也是解決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王石的帶領下,萬科集團很快開始進行綠色低碳轉型,2009年,萬科案例被推薦給當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王石作為中國企業代表首次參加了在哥本哈根舉行的大會,從此開始了他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不解之緣。
秉承萬科集團的“綠色基因”,萬緯物流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理念,經過7年發展探索,由萬緯打造的零碳物流園區首次亮相國際舞臺。
零碳園區的綠色實踐
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
萬緯物流上海奉賢臨港園區(以下簡稱“臨港園區”),地處上海市臨港自貿區,園區面積約為 3.7 萬平方米,倉庫總容量為 19583 板,裝卸作業平臺 37 個,為高標干倉與高標冷庫的混合園區,包含3棟倉庫和1棟綜合樓。
臨港園區主要從三個維度實現節能減碳。一是綠色規劃設計,通過選址來縮短卸貨、入庫時間,并將《萬緯綠色冷庫產品標準》納入設計底線要求,設計安裝高性能機電系統,人體感應 LED 節能燈具、屋頂分布式光伏應用和高效節水器具,營造綠色建筑。二是圍繞污染控制、資源節約、廢棄物管理等方面開展綠色建造。三是綠色運營,按照國家能效標準選用高效變壓器、空調、水泵、風機等設備,合理利用夜間“谷價”,熱氟融霜代替電融霜,同時在卸貨口增加門簾和充氣門封來實現節能降耗。
臨港園區倉庫屋面的分布式光伏
值得一提的是,臨港園區通過在所有倉庫屋面架設分布式光伏系統,形成與以往園區完全不同的電源結構,光伏發電量可適度抵消建筑物綜合運行能耗。在園區分布式光伏系統設備生命周期內,其節約的能源相當于標準煤近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超200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超1200噸,減少粉塵排放超2.3萬噸。
可復制、可持續的綠色經驗
由于冷鏈倉儲物流以冷庫為載體,大規模采用高能耗設備設施并大量使用制冷劑,成為倉儲物流行業中主要的碳排放源。推動整體行業實現綠色減碳,要求企業探索出一條清晰、可復制的解決路徑。
此次臨港園區的零碳實踐,在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方面獲得了多方認可。據《2022企業氣候行動案例集》評審專家點評:“臨港園區項目減排路徑清晰,將綠色低碳深度納入倉儲物流的規劃設計、工程設計及園區運營中,為物流業及其客戶的供應鏈減排提供了一體化的綠色供應鏈實踐路徑,可復制性強,便于業內推廣。”
此前,臨港園區也已獲得一系列國際綠色建筑認證機構的認可,如德國萊茵 TüV 大中華區攜手英國建筑研究院頒發的首個國內物流園區凈零碳建筑認證項目,并獲得 LEED V4 BD+C Warehouse and Distribution Centers(倉庫與配送中心) 鉑金級預認證。
據了解,萬緯物流正在推動更多綠色建筑項目,截止2022年11月,萬緯物流累計已有490萬平方米綠色認證面積,其中59個為綠色三星認證項目,6個LEED鉑金級認證,2個LEED金級認證。未來萬緯還將繼續推動綠色全覆蓋,確保所有新建冷庫100%通過綠色倉庫認證,新建冷庫分布式光伏100%覆蓋,推動項目實現近“零碳”目標。
為推動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今年以來,萬緯物流還積極與行業伙伴、協會、咨詢機構等多方機構協力合作,陸續參與了JLL仲量聯行《綠色倉儲,共贏來——ESG對中國物流地產的影響》白皮書編寫,參編團體標準《零碳物流園區創建與評價技術規范》《冷庫低碳評價指標》。由萬緯物流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41243-2022《綠色倉儲與配送要求及評估》已于2022年3月9日發布,2022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綠色低碳的未來,始于今天的每一小步。萬緯物流將持續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與各方伙伴一起推進碳中和進程,攜手共創綠色低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