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6-8-9 8:37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村互聯網營銷也逐漸火熱起來。我國農村消費升級的趨勢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電商品牌看中了農村這塊大蛋糕,紛紛進駐農村,開啟新型農村營銷。
各大電商品牌瞄準農村電商市場
阿里巴巴于2014年發布"千村萬縣"計劃,打造農村淘寶,在3年至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農村服務站。2015年,京東商城推出農村電商戰略,打造自己的縣級服務中心,并發展其下的鄉村推廣員覆蓋至10萬個重點行政村,以幫助農戶"觸網"。
2015年農村淘寶已與包括TCL、海爾、美的、海信、華帝、長虹、康佳、萬和、老板廚衛、惠而浦、格蘭仕等品牌在內的11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首批農村淘寶大家電品牌合伙人。據悉,未來還將有更多品牌入駐農村淘寶,強勢進軍農村市場。
同樣,蘇寧也再次啟動以舊換新補貼,補貼品類將拓展到含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廚衛、手機、數碼、電腦在內的8個品類。
發展農村電商,有利于構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有助于帶動農民增收、倒逼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互聯網+”讓一切變得皆有可能。以往需要多個環節才能實現的農產品交易,如今只需要一個終端設備就能銷往世界各地。特別是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一批批市場主體紛紛進軍農村電子商務領域,電商發展已深深融入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并給發展中的農村帶來了新的活力。
農村電商市場火爆,行業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分析報告》顯示,目前,農村電商發展勢頭迅猛,但也面臨著諸如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新型供應鏈組織者尚不成熟以及農戶參與的主動性不夠等問題,這些還需要政府給予進一步的政策扶持與幫助。
除此之外,農村電商還面臨著三大難題:
問題一:物流已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在農村,道路倉儲等基礎設施滯后,農村基層服務意識也同樣滯后。要實現對較為分散的農村人口的配送,就需要搭建更多的物流集散中心,而這帶來的將是倉儲、人力成本的增加。
問題二:農村傳播渠道單一。不能利用電視、廣播、地鐵、公交甚至近幾年社會化媒體的粉絲群等多渠道去傳播,而現如今的傳播渠道也僅是刷墻海報、小傳單等等。
問題三:現如今農村大量青年人進城務工,農村電商人才流失嚴重,老弱婦孺留守很難保持持續的電商購買力。大型電商平臺在進行區域布局、發展時無疑將需要更多的一線員工深入次一級的市縣鄉鎮,甚至農村,造成了人力成本的增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就是農村電商人才的匱乏,不僅農村電商企業遭遇著人才匱乏的困境,政府和行業協會也缺乏指導區域農村電商發展的專業人才。
農村電商正處于政策紅利釋放期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創新農產品通方式,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去年5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中提到,要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之后又相繼出臺《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等多個重磅文件,力挺農業電商發展。
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對于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青年創業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農村電商開拓的機會,把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才留在農村、服務農村,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