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5-6-9 11:8
● 本報記者 熊彥莎
夏季來臨,文旅訂單增多,暑假家政服務預訂熱度上升,體育賽事為今夏消費增添新熱點。
當下,服務消費已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增量來源,在穩增長、惠民生、促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6月3日,商務部啟動2025年“服務消費季”活動,著力推動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培育“旅游+”“美食+”“體育+”“演藝+”“會展+”“數字+”“IP+”“冰雪+”“列車+”“電影+”等融合消費場景。
專家表示,下階段,應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
直播間里“囤”山海
今年“618”,在直播間“囤”旅游商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飛豬“618”購物節數據顯示,主題樂園游、郵輪游等文旅商品銷量翻倍增長,飛豬官方直播間引導的成交額同比去年翻了三番有余。
主題樂園游和郵輪游緣何受青睞?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韓元軍認為,集合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品,更能滿足游客對品質化游玩體驗的追求。此外,暑期親子游、主題文化游需求較大,創新能力較強的主題類景區可以提供充沛的文化體驗,競爭力較強。
在供給層面,場景聯動、IP賦能已成為文旅服務創新的發力點。海昌海洋公園近期發布公告稱,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祥源控股集團。海昌的海洋主題公園將與祥源的山岳景區、低空觀光業務深度融合,形成“從云端到海底”的全場景消費閉環。7月5日,上海樂高樂園將開園迎客,目前在旅游平臺的搜索量已大幅增長,IP熱度帶動樂園“未開先火”。
基于暑期親子游的需求,郵輪旅行也在定向升級。6月5日,愛達郵輪宣布,將聯合上影元在旗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開啟“哪吒鬧海”夏日主題航季,推出沉浸式的中國動畫互動體驗,開啟海上國潮文化之旅。
此外,電影暑期檔已蓄勢待發。國家電影局6月6日舉辦2025暑期檔電影片單發布會,超過60部中外影片定檔2025暑期檔。會上還發布了“中國電影消費年”系列活動,將在暑期推出一系列電影消費惠民舉措。
“暑期檔歷來在全年電影票房中占比30%左右,端午檔出色的票房數據也為暑期檔預熱提供有力支撐,今年暑期檔票房有望實現明顯的同比改善。”中泰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康雅雯分析。
在需求層面,地方政府正針對性推出消費券,因地制宜發展文旅消費。云南省5月底開始發放“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彩云系列消費券”,涵蓋住宿、餐飲、電影等領域,發券總規模超10億元。
家政供需兩升級
“暑假快到了,有暑期帶娃需求的客戶咨詢量明顯增多。”北京市西城區一家“阿姨來了”的門店負責人楊女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用工形式更靈活的小時工很受客戶歡迎,一般3小時的服務就可以涵蓋接送孩子、買菜做飯等服務。
平臺型企業和家政企業正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服務模式,提升供需對接效率。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618”開場1小時,京東家政、自營家電清洗服務、自營洗衣服務成交額同比增長100%。楊女士說,“阿姨來了”采用線上小程序資料篩選、線上面試等形式,幫助客戶快速篩選合適的阿姨,通過數據系統能快速了解員工的工作安排,及時為員工匹配新訂單。
家政服務是提振服務消費的新增長點。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擴大優質家政服務供給,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
提高家政服務品質,還需著眼于哪些關鍵點?
一方面,家政服務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副所長俞華表示,目前家政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偏低,(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而家政市場對于具備基礎醫療知識的家庭護理員、育嬰師等專門人才的需求大,需要建立更健全的人才培育體系。
另一方面,家政服務需求逐漸覆蓋全生活場景。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韓巍說,隨著90后、00后年輕人逐漸成為家政服務消費的主力,家政服務業態需求正從傳統的烹飪、保潔、照護等傳統業態向覆蓋全部生活場景的方向轉變,家庭生活咨詢、親子關系指導、寵物照料等服務需求度較高。應大力開發家政服務行業領域新職業,將市場新的技能需求納入職業標準體系。
賽事引燃“體育+”
被稱為“蘇超”的首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是近期最熱門的體育IP,也是江蘇多個城市因地制宜發展文旅的有力杠桿。常州推出的“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帶動本地蘿卜干品牌線上銷量翻倍;鹽城推出的“觀鳥+觀賽”套餐,預訂量超過2萬單。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副院長王兆紅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每單位體育消費支出可產生7.8倍的關聯產業收益。
體育興,文旅興,產業興,投資機會從賽場延伸,體育器材等板塊受益。金陵體育6月6日發布公告稱,“蘇超”聯賽有部分場地使用了公司的足球比賽器材;共創草坪6月7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股票價格于5月30日至6月6日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關注到近期“蘇超”受到市場關注的熱度較高。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各地增加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更多“體育+”項目已在路上。山東省6月6日宣布,2025年計劃舉辦國家級以上賽事200場,5000人以上馬拉松50場、千人以上大型賽事500場,還將鼓勵各市建設汽車自駕、航空、戶外營地及滑雪場、水上運動訓練中心等,豐富戶外運動賽事設施供給。上海近期推出體育消費資源整合平臺,依托上海交易集團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將賽事資源開放給商業地產、旅游平臺、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為賽事主體尋找資源支持。
體育賽事的“票根經濟”如何更好帶動消費?王兆紅建議,中小型體育賽事應大力引導社會力量辦賽事,推動辦賽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運營市場化。大型體育賽事IP要強化科技賦能,提升賽事觀賞性和互動性;加強跨界合作,通過打造賽事衍生商品、系列周邊活動形成跨界聯動;創新賽事參與方式,推出賽事紀錄片等,擴展IP的粉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