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5-7-14 9:34
“看一下支付”“是智能助手,更是生活搭子”……近段時間,靈伴科技、小米、大朋VR等廠商不斷推出新品AI眼鏡,且在功能和適用場景上不斷迭代。業界認為,AI眼鏡有望成為AI應用的重要載體,隨著軟硬件不斷升級以及生態瓶頸的突破,未來3至5年有望迎來產量突破的拐點。
新品頻發
6月17日,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靈伴科技”)聯合支付寶上線全球首個智能眼鏡支付方案。靈伴科技研制的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內置支付寶“看一下支付”功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幫助用戶便捷支付。
據悉,未來雙方還將進一步拓展更多便民生活服務。例如,駕車駛離停車場時快速“看一下”即可繳費;語音快速完成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等生活繳費;以及語音打車、點餐等出行相關支付場景,還可隨時將用戶的購買需求加入日程提醒。
Rokid Glasses是靈伴科技與藍思科技聯合開發的AI+AR眼鏡,近期正式下線并上市。“智能眼鏡支付只是未來智能支付生態的一個開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智能眼鏡有望成為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支付終端。”靈伴科技聯合創始人向文杰表示。
記者注意到,近來,AI眼鏡新品頻發,且在功能和適用場景上不斷迭代。在提詞、拍攝、物體識別、實時翻譯、導航、健康監測等功能基礎上紛紛增加支付、直播等功能,以期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6月26日,在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小米首款AI眼鏡,起售價1999元。雷軍表示,小米AI眼鏡是“隨身的AI入口”。這款機身40克的AI眼鏡除了支持拍攝、視頻通話、直播、耳機、語音問答導航外,也具備掃碼支付等功能。
6月30日,樂相科技有限公司(大朋VR)預發布全新智能穿戴產品——DPVR AI Glasses,其被定義為“是智能助手,更是生活搭子”。DPVR AI Glasses基于百度智能云平臺,整合了最新一代DeepSeek大模型技術打造智能交互能力。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148.7萬臺,同比增長82.3%。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49.4萬臺,同比增長116.1%。
產業鏈擴圍
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121.1%,其中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出貨量預計216.5萬臺,同比增長178.4%;AR/VR設備出貨量預計74.2萬臺,同比增長38.1%。
“AI眼鏡有望成為AI應用的重要載體,看好消費電子行業新一輪AI創新周期的機會,AR眼鏡有望成為智能眼鏡終極形態。”國金證券在研報中建議,持續關注AI眼鏡板塊,核心關注產業鏈組裝代工、芯片、光學顯示環節。
事實上,在AI眼鏡新品不斷推出的背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布局上下游產業鏈。
博士眼鏡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公司已與業內頭部智能眼鏡廠商星紀魅族、雷鳥創新、XREAL、界環、李未可等智能眼鏡品牌達成業務合作。
沃特股份表示,公司特種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備智能眼鏡結構件和精密電子部件,以滿足客戶眼鏡輕量化和精密化需求。
豪鵬科技透露,公司始終專注于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的研發與產品制造,在AI智能穿戴領域已形成完善布局,產品覆蓋AI/AR/VR眼鏡、AI耳機等多類AI+智能終端,并與眾多頭部品牌客戶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
卓勝微表示,公司的射頻前端芯片和模組、WIFI連接模組、藍牙前端模組等產品可應用于A1眼鏡等智能穿戴領域。
星宸科技也表示,公司有智能眼鏡客戶下半年將推出終端產品。目前公司和各類智能眼鏡廠商處于合作推進階段。
瓶頸待突破
業界認為,雖然AI眼鏡行業增速顯著,但真正的普及仍需突破續航、交互和生態瓶頸。未來3至5年,隨著芯片優化、云端協同及差異化場景落地,AI眼鏡有望迎來消費拐點。
“AI拍攝眼鏡已經是進入大眾視野的消費級產品,全球銷量尚未大幅突破,國內未能放量的核心原因是軟硬件能力匹配不足、核心玩家產品仍在研發。”信達證券在研報中稱。
信達證券同時強調,智能眼鏡是一個頭部公司紛紛入場的生意,未來軟硬件能力提升、AI交互能力提升具備較高的確定性。當前階段,產品做減法反而有利于快速打開垂類市場。
IDC中國市場分析師葉青清認為,2025年對于中國AR/VR市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市場在連續兩年的持續下滑后,在輕量級眼鏡的發展下終于迎來新的增長窗口。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廠商格局瞬息萬變,如何在關鍵時期做好前瞻性的產品規劃、緊跟市場變化調整策略,將是AR/VR廠商能否在初期拿下關鍵市場份額的決勝因素。
IDC在分析報告中稱,智能眼鏡市場將更多向傳統眼鏡渠道拓展,AR/VR眼鏡市場主力將轉向輕量級眼鏡,專業級眼鏡將深耕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