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7-6-19 8:7
近年來,我國努力拓展與周圍鄰國的貿易往來,取得了顯著成果。并在今年“一帶一路”邁出了對外合作的新步伐,四年來逐漸從倡議轉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開啟了中緬合作的新篇章。中緬邊境貿易也在持續爆發增長,通過口岸的物流貨運車輛也在逐年增加,在緬甸這顆新星亞太國家升起的同時,也吸引了物流行業,外貿公司的目光。
經濟與貿易部消息,2017至2018財年,頭2個月(4月到6月)的時間內,我國16個邊境貿易口岸,邊境貿易總額達9億美元左右,同比增加9500萬美元。其中,出口5.3億美元,進口3.7億美元,貨運車輛出入達到了新的高峰。據悉,貿易總額中,中-緬邊境貿易口岸,貿易額最高,達到了7億多美元,泰-緬邊貿額則為1.5億多美元。中國仍是我國陸路貿易(邊貿)主要合作國。
今財年頭2個月內,邊貿額增長的口岸分別為,木姐、勒皆(洋人街)、及妙瓦底。這三個邊境貿易口岸,邊貿額總計增長了9500多萬美元,清水河、景棟和梯其口岸貿易額則下滑。今財年頭2個月,全國貿易額為37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14億美元,進口貿易額23億美元。
然而經濟的增長不僅帶動了曾哥國家和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帶動了物流行業的增長,但在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規范和智慧物流是實現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重要載體,物流城的建設和先進的的管理體系將會成為各大外貿公司進入緬甸市場的鼎力助手,因此星亞太物流在緬甸的物流城提供了物流和相關的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快遞服務等多個產業領域,業務輻射到整個緬甸區域。由于中國快遞的快速增長,中國物流貨運模式也成為世界物流的標桿之一,中國標準也在慢慢進入市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17年“中國電商物流與快遞從業人員調查”結果。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國物流崗位從業人員數為5012萬人,比上年增長0.6%。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這一數字預示著物流行業已經成為人員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從分行業情況看,我國物流專業人才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末,我國物流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數為1008萬人,比上年增長4.7%,增速高于城鎮就業人員1.5個百分點;從事物流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為2794萬人,比上年增長0.2%;工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法人單位的物流崗位從業人員為1211萬人,比上年下降1.6%。蔡進稱,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整個快遞行業職業認同感較高,快遞人員有工作成就感,也有獲得感,他們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尊重。不過,從調查數據也可以看出,快遞人員業余生活貧乏單調,這一點要引起關注和重視。未來應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投入,讓物流快遞行業更加專業化、智能化。